为准确地反映项目的社会效果,社会评价指标应把社会性指标(如教育、健康、技能开发、信息透明和社会性别等)和经济性指标(如收入增加、新增就业机会、生产率提高和收入分配等)综合在一起,作为分析项目社会影响及效果的辅助工具。
(一)社会评价指标的分类
社会评价指标按照指标值的取得方式及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按照其衡量的内容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
1.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客观指标反映客观的社会现象,适用于衡量项目带来的结构变化。例如,客观指标衡量贫困时,使用的是官方贫困线以下的家庭数量、人均净收入或人均粮食生产量等可能从客观上获得的数字。主观指标适用于衡量对个人的影响,即他们的福利现状和期望,以及对各种影响的满意程度。
2.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
核心指标是指能够直接衡量项目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衡量受项目影响人群的收入(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储蓄和信用等)和就业状况,社会服务和当地的文化状况,以及项目地区的具体目标人群对项目的看法等内容的重要指标。辅助指标是特定行业的,或与特定项目目标或具体情况相关的其他一般性指标。
(二)社会评价指标的特征
对于不同的项目,社会评价具体采用的指标可能不同,但所有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项目社会评价指标应该是可量化计算的。
(2)所依据的信息资料必须是可以得到的,并且能够获得可靠的信息资料。
(3)指标数据的收集和测算必须是经济上可以承受的,收集数据及分析计算这些指标所花费的代价及时间应在已确定的预算中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4)指标应能用来反映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趋势,并且是根据特定时间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测算的。
(5)评价人员应对弱势群体反应灵敏,能显示和衡量与弱势群体社会状况改善有关的评价指标,并且通过这些指标数据易于观察这些变化和趋势。
(6)评价人员必须对受项目影响的社会经济状态的变化反应灵敏,从而能正确反映现实。
(7)所采用的指标必须是易于为大家所理解并能被使用者所接受的。
(8)指标体系应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特征,既能反映正面影响,又能反映负面影响。
(三)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
社会评价应以各项社会政策(如就业政策、分配政策、扶贫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为基础,针对项目对国家与地方各项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与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其主要评价指标多而繁杂,在选择社会评价指标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项目应有所差别。表8-5给出了一些社会评价指标,在实际运用时可视具体情况有所取舍。
表8-5 社会评价指标举例
(四)交通项目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步骤
根据社会评价的内容,可以将社会评价划分为四大类24个方面,并具体划分为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两大类,如图8-3所示。
图8-3 交通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以上指标,应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进行描述和评价。
1.社会评价的定量指标
(1)节省运输在途时间的效果。由于交通项目建设所带来的旅行速度提高或运距缩短带来的旅客和货物运输时间缩短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这在经济评价中已按货币量进行计算。在做社会经济效益或影响评价时,这一经济价值可以作为一种项目实施对社会的净贡献,只计算旅客或货物在途时间节约的小时数以及减少等待时间的小时数。结果可用平均往返一次所节约的时间来表示,也可按这个建设项目每年带来的时间节约来表示。(www.xing528.com)
(2)增加就业的效果。交通项目的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都会为社会增加相应的就业机会。
就业人数=建设期就业人数+营运期就业人数
就业收入=就业人数×人均年收入
(3)提高交通安全的效果。交通项目的安全效果是指项目投入运营后使运网事故减少,交通安全性提高,从而使社会由于事故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减少,为旅客、企事业和国家带来的收益,具体表现为人员伤亡的减少和财产损失及人员家庭痛苦的减少。
减少经济损失=年度交通量×平均行驶里程×平均事故率×事故降低率
(4)对运网结构的影响效果。交通项目的建设增加了通行能力或交通运输通道能力,往往也可以改善区域交通运输网的结构,缓和拥挤,从而提高运网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费用而产生效益。但与此同时,也有可能引起运量转移、能力利用不足或其他损失。另外,如果交通项目收费制定不当或修建时机不合适,也可能使交通项目本身产生通行能力利用不足、道路资源浪费的问题。对于这些得失,均应从全社会角度予以考虑。
(5)减少交通拥挤度的效果
(6)资源利用开发的效果。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般都要占用土地和消耗资源,但同时又可以促进项目腹地各种资源如矿产、农副土特产品和人力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对社会的影响都应按有项目和无项目对比情况做出评价。
(7)促进对外开放的效果。一般而言,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外贸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应指出的是,此项效果一般是由包括交通运输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所作贡献共同组成的,其效果定量表现为
(8)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国内外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由于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要素的集中和高强度投入,以及相关消费的增加,交通项目会对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能够催化、拉动各种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效益,甚至引起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这种综合影响效益表现为
应注意的是,从国民经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新增的国民收入并非全部由交通项目投资产生,同样也应是商品生产过程或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交通运输是其中的要素之一,并且,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作用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测算项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或效益时,如果不能在各部门之间详细分摊,则可以作定性描述,以免高估其影响力。
2.项目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定性指标
除了定量的社会经济影响指标外,交通项目引起的许多社会经济影响,只能以定性的方法来描述其有益和有害的程度,并给以恰当的描述,纳入项目的综合评价体系内,才能全面地评价项目得失,做出正确的决策。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对区域的影响作用之一在于改善区域经济结构。这是因为当交通运输的供给能力不足时,区域与外部的经济联系以及跨地区的经济活动会受到限制。区域经济往往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结构呈现畸形发展,资源得不到开发或充分利用,经济增长缓慢或徘徊在某一水平上,同时导致人口就业率低。一旦新的交通运输项目付诸实施,显著改善了对外交通条件,为区域对外经济联系提供了基本保障,就会使得潜在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新的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将随之兴起,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对于这种效果,应根据区域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的规划做出详细具体的描述,并用统计数据加以分析说明。
(2)促进地区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化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以及运营管理过程需要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力量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一个现代化的交通系统的建设往往凝聚着一大批科学技术成果,例如高速公路、现代化航空港、高速铁路等先进交通设施的建设无不带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并从侧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同时,交通项目的实施又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并且能够提高相关的各项技术水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交通行业及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目的。
(3)国土开发的效果。影响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交通发达程度是一个主要因素。例如,对于深入边远地区的扶贫公路项目来说,这一社会影响尤为重要。
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可能引起生产力的变化和人口分布的变化。交通项目的建设将会促进资源的开发,吸引新产业的集聚,影响产业布局以及人口居住区分布的变化,将起到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人口合理分布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减少生活水平的差距。
(4)环境影响。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是评价的重点之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大气、噪声、扬尘的影响;对植被、物种的影响;对水源、水质的影响;对地质地貌的影响,以及对景观和历史遗迹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