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课的研究对象,是各国之间商品交换的原理,即为什么要交换商品,解决WHY的问题,而国际贸易实务研究的内容跟国际贸易理论不完全一样。应该说,它跟国际贸易理论一样,研究的是商品交换,但并不研究商品交换的前因后果,而是研究该怎么样进行商品交换这个微观活动,即解决HOW的问题,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探讨的对象,相对而言要更具象、更细腻一些。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包括该过程经历的环节、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应遵循的法律和惯例等行为规范。具体来说:
(1)环节,包括出口和进口的业务程序,出口的时候先备货还是先拿钱,先报关还是先报检,先投保还是先托运;进口的时候是先检验还是先提货,先开信用证还是等货到了经过检验没有问题了再开信用证。
(2)技能,是指怎样安排工作会提高工作效率,并规避业务里面的常见问题。最典型的是合同条款的制定和信用证的审核两项技能。比如,如何订立合同条款,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货物数量不足如何处理,不能按期装运如何处理等问题。
(3)法律和惯例,是指从长期的国际贸易业务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最能便捷地让两国人员进行沟通、最能体现公平性的一些行为准则。当然,行为准则有很多,但我们要熟悉的只是我国签字认可了的国际贸易行为规则和我国的外贸法。(www.xing528.com)
为什么研究的是商品交换,而非技术和服务的交换?这就是一个“国际贸易中的标的问题”,而贸易的标的就要涉及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分类问题。
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仅指货物的进出口。1986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谈判中,根据当时国际贸易的实际和未来国际经济来往的趋势,将对外贸易的定义扩展为货物、技术、服务贸易三项内容。技术贸易,包括专利商标、专有技术、技术服务。服务贸易,包括来自12个行业的商品交换,或者4种行为的商品交换。
虽然当代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呈上升趋势,但是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际上,货物贸易仍然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部分,仍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此外,有关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做法,不少是沿袭货物贸易的基本做法,从货物买卖中借鉴而来。所以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做法,仍然是每一个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实践和研究的工作人员所必须掌握的,这也是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有关知识的捷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