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的管理效用分析

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的管理效用分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效用是指各创新驿站站点提供促进技术转移供需对接服务过程中,达成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目标的程度,是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效率、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创新驿站站点是依托平台按照中国创新驿站有关的运行规则和工作流程开展技术转移及相关服务的工作单位,并进一步划分为国家、区域、基层3级站点。

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的管理效用分析

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效用是指各创新驿站站点提供促进技术转移供需对接服务过程中,达成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目标的程度,是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效率、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益的集中体现。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效用变化直接取决于其构成诸要素变化,具体地,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效用主要由创新驿站站点管理体制效用、创新驿站站点管理过程效用、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方式效用以及创新驿站站点管理制度效用4部分构成。

(一)创新驿站管理体制效用分析

创新驿站站点管理体制效用即指创新驿站站点在促进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转移效率、降低技术转移风险过程中,因其组织管理实现形式所获得的优势和资源,体现创新驿站站点自身推进创新发展的社会使命。创新驿站站点管理体制是创新驿站政策执行的组织和管理实现形式,是依据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所形成的领导组织管理制度,其表征创新驿站各层次站点在集权和分权基础上的责权利体系。

根据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的相关界定,创新驿站站点管理体制具体是指,创新驿站站点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理事会,其由国家及地方科技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创新驿站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主要通过提供必要的政策、经费和相应条件为中国创新驿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4]。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理事会设立中国创新驿站秘书处,其作为执行机构由国家及地方科技行政部门、平台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执行平台理事会的相关决定,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技术信息的相互协同。秘书处设办公室,委托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承担办公室部分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包括内部工作系统建设和管理,站点选拔、协调、监督、管理和考核,专项资金的管理,舆论的宣传和推广,组织国外相关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工作在内的中国创新驿站建设、运行和管理。中国创新驿站站点是依托平台按照中国创新驿站有关的运行规则和工作流程开展技术转移及相关服务的工作单位,并进一步划分为国家、区域、基层3级站点。其中,国务院科技行政部门相关机构负责组建国家站点——中国创新驿站总站,区域站点和基层站点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1家区域站点,下设若干基层站点。地方和行业科技行政部门将中国创新驿站站点的管理工作纳入当地以及本行业科技发展计划,并为中国创新驿站站点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支持[5]

创新驿站站点管理体制深层次目标即服务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创新驿站站点管理体制效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行政程序、协调沟通、反馈监督3方面因素影响,具体地,行政程序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创新驿站站点的规范约束效应上,科学、合理、明确的行政程序可有效杜绝时间和资源浪费,增加行政信息透明度,改善信息不对称现象;协调沟通影响主要体现在创新驿站秘书处、各层级创新驿站站点之间纵向沟通上,以及同级站点之间横向协调配合上,高效的站点协调沟通可形成集群优势,提升资源利用率;反馈监督影响主要体现在各基层创新驿站站点根据本地区实际出发,结合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弹性采取技术转移供需对接手段和措施,并将其成功经验反馈至上级站点或创新驿站秘书处,以便形成创新驿站知识库,以成功实践案例在创新驿站网络中的传播为技术转移服务深入开展提供借鉴,同时,监督主要由中国创新驿站办公室负责总体监督工作,各站点全面服从和配合,并通过站点内部监督和站点相互监督对站点提供服务质量承担责任,从而促进上级站点更有效地发挥职能,通过组织评选授予创新驿站站点先进称号或荣誉称号,赋予创新驿站站点不同的社会政治地位,从而增强整体创新驿站网络的活力和创造性。

(二)创新驿站管理过程效用分析

创新驿站站点管理过程效用是指创新驿站站点实现技术转移供需对接过程中,以站点内高效协调和管理为目标,通过改造或改进站点管理过程形式所获得的服务生产效用,是创新驿站站点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过程的效用集合。

现阶段创新驿站站点组织主要在创新驿站秘书处指导下,直接受制于通过创新驿站站点准入评审后的站点依托机构,接受其对站点人员、设备、资金等服务过程要素的组织和领导。例如,上海创新驿站站点依托于上海技术交易所,技交所通过组织精干力量学习调研欧盟创新驿站技术转移和合作计划,通过与青浦区科委的正式合作启动“青浦创新驿站”试点工作,并帮助完善所在区技术转移网络子平台建设,并在总结前两阶段工作基础上,成立专门组织协调小组,抽调技术人员,调集物资设备,建立适用数据库,进一步强化创新驿站站点的组织实施。可以说,青浦创新驿站依托于上海技交所使站点建立之初就获得天然的政治优势和技术转移资源,直接影响创新驿站站点资源配置力度[6]。另外,中国创新驿站办公室主要依托于内部工作系统负责各级站点日常控制、激励和监督,中国创新驿站内部工作系统主要依托于13个方面的数据存档、管理和交流,为日常管理提供必要支持。具体的内部工作系统功能例如:站点基本资料管理、主要存档各准入站点资历和规模;信息发布管理,主要用于审核和管理站点发布的包括人才资源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技术供给信息、技术需求信息、科技动态信息、站点活动信息、站点培训信息等9类信息资源;协同服务管理,旨在管理由于某个技术需求站点之间协同服务发起、回复和结束全过程;统计分析管理,主要实现站点对所发布信息的统计和查询,并以图形化显示,实现站点信息管理可视化;考核管理,主要支持秘书处发起的考核要求的统计和回馈,此外还包括信誉评估管理、案例管理、盟员会员管理、主题组管理等。

创新驿站站点管理过程效用取决于站点管理过程每个环节,进而最终直接影响站点管理效用整体实现和提高。具体地,创新驿站站点计划和组织过程通过调节资源冲突、突出重点工作、强化服务进程,实现站点创新服务程序化、有序化;领导过程诱发信息资源合理流动,通过对站点人员施加影响,提升创新服务工作的和谐度,保证创新服务工作沿预定轨道顺利实施;激励过程贯穿于站点管理过程始终,是保证技术经纪人有效促进技术转移供需对接活动实现的关键,激励过程通过提升技术经纪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创新服务积极性,激发创新服务人员工作潜能,提升创新服务人员工作热情,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技术转移效率提升;控制过程通过站点服务资源使用情况,站点服务工具利用情况,站点总体协作情况以及站点技术经纪人服务行为等方面监控,制定站点建设标杆,管理站点服务导向,明确站点整改方向,从而始终保证创新驿站站点技术转移供需对接活动的高水平和高效率。

(三)创新驿站管理方式效用分析(www.xing528.com)

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方式效用是指为实现创新驿站站点创新服务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联性、一致性和有序性,促使创新服务协调一致,形成站点竞争优势,所实行的创新服务整体运作程序和方法所产生的综合效用。

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方式是创新驿站站点从促进技术转移供需对接的创新服务实践出发所形成的技术转移项目导向型管理方式。创新驿站技术转移项目导向型管理方式是以技术转移服务项目管理为出发点,设计创新驿站站点创新服务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以及创新服务生产过程要素投入组合。创新驿站站点项目导向型管理方式特定性直接影响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效用实现和提高。现行技术转移项目导向型创新驿站服务过程见图6-2,具体地,步骤1客户走访与调研。以此步骤为第一步骤旨在了解与获取客户的服务要求;步骤2判断所获得信息是否真实。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以判断所得信息是否真实有效。若信息不实,则直接结束。若信息真实有效,则进入步骤3;步骤3服务要求评审。对于判定真实有效的要求,各站点应重视对待。并对客户的实际要求与自身的能力予以比对,即进入步骤4;步骤4判定该客户要求,站点能否自主解决。经过比对后,若判定可以自主解决,直接进入步骤13,否则,进入步骤5;步骤5发布信息。对于经判定不能自主解决的服务要求,各站点应按照标准格式进行信息发布,即进入步骤6;步骤6是否对站点以外的机构公开。该步骤由站点自行决定,如果认为该信息可以对站点以外的机构(包括社会大众)开放,则登录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将信息录入至平台数据库。如出于客户要求,技术保密等考虑,则进入步骤7;步骤7在驿站内部工作系统发布。各站点进行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信息的发布,并保证所发布技术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保证所发布技术信息有明确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以保障站点之间沟通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步骤8是否申请协同。如不申请协同合作,则直接进入步骤10;如若申请协同合作,则进入步骤9;步骤9申请协同。站点有协同合作的需求时,将协同服务单状态置于“协同发起”状态,收到需求的站点需在3个(含)工作日内填写反馈信息并及时回复,在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后,将协同服务单状态置于“协同中”状态;当发起站点判定协同合作完成后,将协同服务单状态置于“协同完成”状态。之后即进入步骤10;步骤10等待反馈;步骤11找到合作站点。若在站点预期时间内未能等到合适的反馈,则直接结束并删除发布信息,关闭协同申请;如若找到合作站点,则进入步骤12;步骤12站点之间签署合作协议。各站点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该步骤签订的合作协议是站点之间的框架性协议;步骤13明确服务方式,包括根据客户需求的差异以及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完成供需对接;以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技术转移与技术商业化服务;步骤14与客户签订合同,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合同的起草、合同的审批与签署以及合同存档;步骤15记录与总结。每完成一个项目,应登录内部工作系统,填写相关表单,如若认为具有推广价值,选择作为案例上报办公室[7]

在管理方式上,创新驿站站点具有面向技术转移供需对接项目导向型的现代项目管理范式特征,并且技术转移项目也多通过站点协同和主题组等临时团队完成,可以说,创新驿站站点采用的是基于技术转移供需对接活动的管理方式,因而,影响其管理方式效用的因素就主要集中在活动控制点上。具体地,控制点1是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信息质量,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技术供需数据库中信息质量是创新驿站站点活动的基础和根基;控制点2站点之间协同合作,站点之间协同合作是创新驿站组织优势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实现技术得以跨地区、跨区域、跨行业技术转移的根本依托;控制点3技术转移项目合同管理,创新驿站站点是技术转移责任主体之一,依法审批、合法缔约、管理规范是防止技术转移项目发生纠纷,处理投诉与意见,承担后果与责任的根本依据;控制点4主题组合作,主题组是站点围绕某一特定领域发起成立的临时团队,以创新服务的独特性和模糊一次性为基本特征,不确定程度较高,信息缺口较大。尽管如此,主题组合作却也使创新驿站站点技术转移供需对接服务更具针对性,可有效组织相关资源,成为相关创新成果拓展市场的有力手段,大大增强技术转移供需对接的可能性。

(四)创新驿站管理制度效用分析

创新驿站站点管理制度效用是站点管理系统运行机理在支持技术转移供需对接过程中的整体效用,其主要表征创新驿站站点管理规章、管理办法、管理条例等正式管理制度,以及集成站点成员的行为方式、道德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的站点组织文化对管理效用的影响。

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正式制度是指规定站点技术转移供需对接活动框架以及管理基本面,调节站点管理人员、专家、技术经纪人等站点内人员行为的规范和制度。创新驿站站点是面向技术转移活动,促进供需对接的重要组织,需要着眼于创新发展实践,依托于有效站点管理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适应创新环境变化,紧跟创新变化步伐,实现站点管理效用提高。现行创新驿站站点管理制度主要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创新驿站秘书处制定的创新驿站站点管理总章程,如中国创新驿站《试点工作方案》《站点管理方法》《站点工作手册》以及《站点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等[8]。另一部分则为站点依托管理机构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例如,上海创新驿站先后制定的“3章3表1书”制度,即《上海技术交易所2008绩效考核暂行办法》《上海技术交易所“创新驿站”工程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以及旨在促进各部门加强协调的《工作协调,利益共享方法》。

图6-2 技术转移项目导向型创新驿站服务流程图

“3表”为《上海技术交易所“创新驿站”工程建设任务分配表》《项目对接统计表》《项目完成情况统计表》以及《年度部门任务书》[9]。此外,创新驿站站点积极推进站点组织文化建设,推进网络信誉评分,并积极推进由火炬中心牵头,建立运管中心,以商业化运营模式为核心的创新驿站品牌建设。

制度因素在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驿站站点管理制度效用与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具体地,创新驿站站点管理制度效用与站点管理者、领导者以及站点成员素质密切相关,创新驿站站点管理者对站点效用影响集中地体现在管理者整合资源能力、技术转移专业知识能力、创新环境应变能力等方面。以合理的站点管理者人力资本结构为基础的高素质站点管理专家队伍,通过有效影响站点创新服务行为、服务理念、服务结构以及内部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站点技术经纪人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决定了其工作的自觉程度以及专业度,进而直接影响管理条例制定和管理机制调整时机的选择,并最终影响站点管理效用;创新驿站站点管理制度效用与站点信息管理和沟通有效程度密切相关,创新驿站站点主要依赖于内部工作系统以及站点人员培训实现站点内部信息沟通,正如Ledford等(1995)指出员工培训与员工行为显著相关,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共同影响员工组织价值观的形成[10],可以说,创新驿站站点人员培训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创新驿站站点管理制度效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