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评价目标在于,借助评价模型,理解隐含创新驿站实施各层次政策理论,沟通各方利益相关者,从目标群体的所有变化中分离出政策实施所带来的真实影响,评估中国创新驿站政策有效性,资源投入价值实现程度、政策实施效率、政策发展可持续性。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评价目标在于,借助评价模型,理解隐含创新驿站实施各层次政策理论,沟通各方利益相关者,从目标群体的所有变化中分离出政策实施所带来的真实影响,评估中国创新驿站政策有效性,资源投入价值实现程度、政策实施效率、政策发展可持续性。综合考虑外部因素及不同政策在目标群体上的累积效应,从系统层面上进行政策协同效应评估,提出政策完善的建议和未来政策规划调整方向。

(一)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构建过程中,应注重以下5条基本原则。

1.政策目标和评价目的相一致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要注重政策目标和评价目的相一致。政策目标是以中国创新驿站发展事实为依据,对中国创新驿站发展目标、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评价目的性是指模型构建是以政策目标为依据,并通过模型设计和评价指导政策实施和发展。因而,模型评价要注重政策目标的客观性,要从测量标准和方法到最终结果评定,都符合客观实际,从而将评价和指导相结合,从不同角度探讨因果关系,明确努力方向,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政策方案。

2.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

中国创新驿站在一定时空内,其各组成要素和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具有暂时性特征,存在着解构与重新建构的结构化过程。因而,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构建要注重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即从横向与纵向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的高度,理解和把握中国创新驿站政策的体系框架、产生过程、变迁特点、基本性质、社会价值以及未来走向,从而有效反映其发展趋势和潜力,揭示其内在规律。

3.整体性和层次性相统一

中国创新驿站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在系统层面上体现出独特的涌现性。但是,要想实现其整体性首先就要牢牢把握好其层次性。因而,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构建要注重创新驿站要素间关系的建立过程是由特定的具体因果关系决定的,是可理解的。即从生成的角度来强调层次产生的可理解性,在综合分析政策实施过程相关性基础上,多角度、全方位实现评价的主体、内容、方式、对象和标准的多元化,从而有效保证创新驿站系统的科学性。

4.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统一

中国创新驿站的进化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层次性,但是中国创新驿站的演化却始终体现其整体性特征。因而,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构建要注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评价要全面但更应区分主次,即在适时性全面监控基础上,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系统过程中的突出因素,通过关键点监控,检测目标偏移情况,掌握系统状态,了解执行情况。

5.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统一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构建中应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一方面,通过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方法,在大量历史事件和成功创新服务案例材料基础上,根据创新驿站具有的属性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矛盾转化,从创新驿站的内在规定性角度探讨创新驿站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着重于更准确地定性,立足于现实资料数据基础上,模型应融合经验测量、统计分析等方法,从而增加评价的准确、科学和合理性。

(二)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的基本要素

作为一种图解化的系统评价方法,逻辑评价模型依据所分析具体政策特点,从表面上看,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逻辑链的每个部分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因而,归纳和总结中国创新驿站实施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认为,较完整的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是由核心要素组成,集中于解释政策实施所涉及的关键要素,按目标、目的、投入、活动和产出等多层次归纳政策实施纲要,明晰其中因果关系。

1.目标

通常是指高层次的目标,即政策实施对国家、地区、公共部门投资机构发展整体目标可能产生影响和协同作用。中国创新驿站的终极目标是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等创新领域内政策要求,主旨就在于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目的

通常是指政策实施的直接原因,即为什么要实施该项政策,即一般以政策的受益目标群体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为指向。中国创新驿站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引导创新要素合理配置,从而向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解决中小企业、区域和产业的创新需求,促进和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3.理论或假定

逻辑模型是在相关政策背景下,以理论和经验为基础,分析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政策理论是指导逻辑评价模型逻辑矩阵建立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假定则主要说明保证政策得以顺利和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并需要在主观层面上承认其真实性。就创新驿站而言,假定则包括认为国家、区域、地方政策和资源是旨在有效联合,支撑创新驿站发展服务的,特定站点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会获得组织内成员的广泛认同和效仿等。(www.xing528.com)

4.政策目标受众

通常指政策实施所直接涉及的利益群体,是连接政策目标和政策结果、政策投入和政策产出的中间环节。就创新驿站而言,其目标受众主要包括创新驿站政策实施组织,以及终端用户,如满足技术需求的企业或提供技术供给的企业、大学、研究中心等。

5.投入

投入即使用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经费以及其他为确保政策正常实施所需要的基本保障,同时,需求相关信息也是政策开展或计划实施的必需资源。创新驿站投入要素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基本元素,主要包括创新型科技人员、研发基础设施、研发资金以及管理水平等,离开其中任何一种要素,创新驿站的技术创新活动都不可能进行。

6.活动

一般指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的行动或进行的工作,主要包括政策实施流程、技术、工具等,旨在通过活动来调动和组织政策资源,进而实现预期结果。创新驿站政策活动是计划、组织和协调实现技术创新服务,把握创新时机,使得信息、知识、人力、物质等诸要素加以有机地组织、协调,实现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以提高创新驿站技术创新服务效率为指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创新驿站创新服务的成败。

7.产出

产出指政策方案实施后,向目标受益者提供的、有形的、可衡量的、直接的产品、服务或政策活动结果等。创新驿站政策活动产出以区域站点发展规模和数量、走访企业数量、挖掘企业需求数量、创新服务协议数量、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等为表征指标,产出部分并不能透露任何有关政策质量的信息,其旨在于测量、解释、判断政策方案成就,为绩效评价提供参考,是导引中国创新驿站发展路径转换的基础。

8.结果或影响

结果或影响是指由政策实施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预期的或未预料到的、正面和负面的、基本的和继发产生的改变,包括个人、机构、社区、系统或整个社会的政策效果,是明晰政策潜力的基础。具体而言,创新驿站所获得的短期结果是指,由产出直接导致或密切关联的目标受众,在创新认知、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的转变,即政策目标受众通过政策活动的习得。创新驿站所获得的中期影响是指,整个组织的行为、实践、决策等方面的转变,即在观念或认识等方面转变后组织所采取行动方式的转变。创新驿站所获得远期影响是指目标受众或组织在行为方式发生转变后,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远期影响。

9.风险

风险主要指政策实施的特定时空内,损失所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中的风险因素按风险发生的原因而言,主要是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包括中小企业对技术转化需求不足、意识不强;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创新合作机会需求不足;各地区制度和管理背景不同限制政策实行和利用最佳实践的能力等。

10.环境

通常指投入、产出和结果所发生的大背景,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正是与外部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创新驿站特有的规定性。创新驿站与环境之间的正向作用、反向作用以及相互作用,所涉及的并不是环境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因而,创新逻辑评价模型中更加关注特定环境或相关政策之间的耦合协同效应,对创新驿站可持续发展效能的影响。

(三)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政策构建主要分为5步。第1步,多渠道搜集中国创新驿站政策相关信息。以多数据源反复信息搜集为特征的文献回顾旨在保证中国创新驿站政策实施的准确性,提高解决类似创新政策问题的成功概率。第2步,清晰定义政策需要,洞悉创新驿站政策践行环境旨在增加政策评价模型弹性,提高中国创新驿站政策实施的稳定性。第3步,分析隐含的政策管理理论和政策评价理论,甄别模型各组成模块以及各层次政策评价指标和方法,旨在实现中国创新驿站政策调整和检测的可行性。第4步,跟踪政策实施结果和影响,旨在保证中国创新驿站政策实施效果的可证性。第5步,周期性反馈政策整体效用,旨在提供中国创新驿站政策实施证据和发展依据,保证可持续的政策循环。

(四)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的关键模块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中主要存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方向的相互联系。其中,垂直方向因果关系是指,在保证政策实施所需资源基础上,模型从上至下可分为4个层次,第1层次是如果获得一定资源,就可以完成规划的政策实施活动;第2层次是如果政策活动可以顺利展开,就有希望获得预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第3层次是如果政策产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确保外部条件能够落实,则能取得预期的具体目标;第4层次政策具体目标的实现对区域乃至整个社会更高层次宏观发展战略的贡献度。另外,水平方向因果关系主要通过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政策效率、政策效益和政策效能。与逻辑评价模型中的各层次相对应,从左至右可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是指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所构成,分析创新驿站战略和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第2层次是从政策活动角度分析,在满足政策活动实施前提条件基础上,开展政策活动,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所构成设计创新服务活动的有效性;第3层次是指立足于整体社会变革角度,在所形成的整体逻辑分析矩阵基础上,运用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分析政策发展的可持续性。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中的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相互联系联系形成模型的4个关键模块。第1个关键模块是政策目标评价,即评价中国创新驿站政策在推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方向;第2个关键模块是创新服务评价,即评价创新驿站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服务对创新需求的响应性;第3个关键模块是管理效用评价,即评价中国创新驿站站点效用,旨在识别提高站点工作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机会和管理方法;第4个关键模块是政策发展环境评价,即综合考察中国创新驿站政策发展环境,旨在探明中国创新驿站政策发展的可持续性。

图3-5 创新驿站逻辑评价模型的基本假设和逻辑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