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相关产业发展质量:清洁交通的重要动力

提升相关产业发展质量:清洁交通的重要动力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方面,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发展绿色交通来增加经济增长点,还力图借此帮助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推动相关行业转型升级是中国政府发展清洁交通的一个重要考虑。以电动汽车发展为例,中国政府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考虑是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不过,修建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系统除了有利于环保外,还能拉动投资、促进就业,这些便是中国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原因。

提升相关产业发展质量:清洁交通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是绿色辩证法。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不是相互对立的,不是说治理污染就一定要牺牲经济,或者反过来发展经济就一定要牺牲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做到五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绿色辩证法的角度出发,中国政府对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清洁化的考虑是多方面的。从理论角度看,治理空气污染以及其他类型的污染是减少人们身体健康遭遇的威胁,能够争取到的是消极意义上的利益,即减少民众健康、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利益损失。通过发展电动交通运输工具、天然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石油安全的系数,减少中国石油消费的风险。这方面中国政府能够争取到的也是一种消极意义的利益,即减少安全利益的损失。

不难理解,如果做一件事,既能在某些方面减少损失(即争取到消极意义上的收益),还能在其他方面争取到积极意义上的收益(即增加经济等获益),就可以说实现了一举两得或多得,而这件事就更有可能取得成功,长期持续下去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事实上,中国政府推进绿色交通,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外,的确有更多积极意义上的考虑。在经济方面,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发展绿色交通来增加经济增长点,还力图借此帮助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推动相关行业转型升级是中国政府发展清洁交通的一个重要考虑。以电动汽车发展为例,中国政府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考虑是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中国汽车行业已发展多年。2009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21],之后的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是,中国汽车业“大而不强”是社会共识。民族汽车品牌技术落后、所占市场份额低、产品档次低等现象都是汽车工业“大而不强”的表现。2014年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察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指出,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22]。由于中国、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汽车强国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技术和经验差距比在传统燃油车方面的差距要小很多,我国的确有更大机会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向强国的过渡。(www.xing528.com)

除了要努力在汽车制造业逐渐实现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之外,中国在制造业的其他许多领域也有相同抱负。其中大幅提升制造业的雄心壮志便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蓝图中得到较为集中的体现。

《中国制造2025》提到将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时要求支持另一种清洁交通运输工具[6]——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它提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3]。”

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国制造2025》还高度重视高速电气化铁路这一清洁能源利用方式的发展。它不仅着眼于高铁事业在国内的发展,也对高铁“走出去”、在世界铁路建设市场中逐渐扩大市场有所期待。报告中提到,应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23]

此外,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修建和运营技术已经很成熟。虽然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总体上不在高科技的范围内。不过,修建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系统除了有利于环保外,还能拉动投资、促进就业,这些便是中国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