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际尺度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优化

区际尺度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优化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该方式无法给予落后地区一定的发展空间,对于排放需求强烈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若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时的排放量为基准,可用排放权根本无法满足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需求,无异于自断发展之路,因而在区际尺度分配中应用有限。

区际尺度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优化

巴黎气候大会前后各国都提出了各自的INDCs(表4)。如何将一国的碳排放权科学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区域(如省、市等),对各国乃至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根据分配对象的不同,现有区际尺度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大致分为三类:①绝对减排量的区际分解;②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区际分解;③碳排放强度约束下总量增量的区际分解[69]

表4 部分经济体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

注:数据来源于https://www4.unfccc.int/sites/submissions/indc/Submission%20Pages/submissions.aspx。

1.绝对减排量的区际分解

绝对减排量的区际分解是指将碳减排区域的责任量化为明确的减排额度,其优势在于减排额度固定且明确,易于操作与追踪。表4中大部分发达国家的INDCs均遵循绝对减排的思路。然而,该方式无法给予落后地区一定的发展空间,对于排放需求强烈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若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时的排放量为基准,可用排放权根本无法满足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需求,无异于自断发展之路,因而在区际尺度分配中应用有限。(www.xing528.com)

2.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区际分解

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区际分解是指对减排区域的碳强度目标或其下降值做出直接规定。例如,Yi等[70]基于无偏好、能力优先、责任优先和潜力优先4种决策偏好,将中国2020年碳强度下降目标分解到各省区;Zhang等[71]按照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优劣解距离法对中国2020年的碳强度下降目标进行省际分配。该方式由于需要在碳排放强度与总量间进行换算,且GDP增速存在区际差异,导致部分区域碳排放总量持续大幅上升,难以实现对增量和增速的双重控制。

3.碳排放强度约束下总量增量的区际分解

鉴于前两类方案的不足,一些学者采用碳排放强度约束下的总量增量分解方式进行碳排放权分配研究。与绝对量减排不同,该方式注重对碳排放增速和增量的双重控制。例如,Jiang等[72]根据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构建了省区公平与效率权衡模型,据此对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权进行了分配;于潇等[73]根据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预测了2020年中国省际碳排放权的分配情景;Zhou等[74]构建了碳排放配额分配指标体系,依据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核算2020年的全国碳排放总量,对不同情景和方案下各省区的碳排放权进行了模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