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土—能—碳”耦合作用系统主要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压力因素等的影响(图6)。
图6 区域“水—土—能—碳”耦合作用的影响机制
(1)自然因素:要素条件和环境变迁。自然要素条件决定了区域水、土、能等各项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分布格局,要素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区域资源的供给及其组合关系;环境变迁可能会改变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分布格局、土地适宜性或生态系统格局,这些都会造成区域“水—土—能—碳”耦合作用关系的改变。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经济因素是区域“水—土—能—碳”耦合作用的决定性因素。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水、土、能资源消耗的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决定了“水—土—能—碳”耦合作用的基本空间格局和要素组合关系;而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则决定了区域资源耦合作用效率和碳排放效率。(www.xing528.com)
(3)社会因素:政府政策、社会影响和公众态度。政府通过区域产业布局、水土资源开发与规划管理、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政策、生态建设等对“水—土—能—碳”耦合作用系统产生影响;社会影响和公众态度主要是通过社会、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来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土—能—碳”耦合作用系统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4)压力因素:主要是指气候变化与人口增长[83]。人口增长会导致水、土、能资源需求的增长,并进一步加大区域自然环境的压力;另外,气候变化也会改变区域“水—土—能—碳”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比如气候变化通过改变水循环影响水力发电、城市及工农业生活用水;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化会导致农业生产的水资源短缺,从而需要更多的能源来保证水源的供应;极端气候事件会破坏水—能基础设施,影响区域水、能资源的正常供应[4]。这些都会在长时期内影响区域“水—土—能—碳”系统的结构和承载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