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水—碳”耦合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耦合研究。总体而言,由于不涉及人为“能源”要素的参与,区域“水—碳”耦合主要以自然过程的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及水体碳排放研究为主,微观尺度多采用自然科学的通量监测及实验分析的方法,而宏观尺度主要是通过采样数据或估测模型来开展研究。
区域“水—碳”耦合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耦合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是地球陆地表层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生物物理过程。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等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方法对全球或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进行了研究[8-11],比如针对森林[11-12]、农田[13]、山区[14]以及人工林[15]等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案例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变化是理解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关键,这对于了解植物生产力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内陆水体碳排放通量及其变化特征分析。国外学者基于水体采样数据或相关研究的参数对全球内陆水体的碳(或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核算分析[16],重点是针对内陆水库的研究[17],结果发现,水体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中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内陆水域碳排放的4%[18]。国内学者也开展了对水库[19-20]、城市河流[21]等水体碳排放通量及季节变化特征的监测研究。总体而言,由于不涉及人为“能源”要素的参与,区域“水—碳”耦合主要以自然过程的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及水体碳排放研究为主,微观尺度多采用自然科学的通量监测及实验分析的方法,而宏观尺度主要是通过采样数据或估测模型来开展研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