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到中国出口贸易集中于制造业领域,本研究针对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成本进行国际比较,选取了中国引资和出口的周边主要竞争对手作为比较对象,具体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越南六个国家。表7.6中国及其周边出口竞争国家的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比较(续表)注:“—”表示数据缺失,增长率为几何平均增长率,越南的期间增幅为2000—2010年间的增幅。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

单位劳动力成本(unit labor cost,ULC)为每单位产出的平均劳动成本,是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动情况,通常被用来反映一个经济体的成本竞争力[8],根据魏浩和郭也(2013)的研究,具体公式为:

式(7.1)中,LCH为小时劳动力成本,OH为小时劳动生产率。由于

其中,TLC为总劳动力成本,GDP为增加值总额,WN为年均工作小时数,故式(7.1)可转换为:

即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等于总劳动力成本与增加值总额的比值。(www.xing528.com)

考虑到中国出口贸易集中于制造业领域,本研究针对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成本进行国际比较,选取了中国引资和出口的周边主要竞争对手作为比较对象,具体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越南六个国家。本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95—2010年共16年的数据,总劳动力成本选取历年《国际工业统计年鉴》的制造业工资总额数据,制造业增加值数据来自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其中,由于《国际工业统计年鉴》中国1995—2005年制造业工资总额数据缺失,本研究根据制造业从业人口与制造业平均工资计算,前者数据来自相关年份《国际工业统计年鉴》,后者来自国际劳工组织官方统计数据库;菲律宾制造业总额则依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计算。比较结果详见表7.6。

表7.6 中国及其周边出口竞争国家的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比较

(续表)

注:“—”表示数据缺失,增长率为几何平均增长率,越南的期间增幅为2000—2010年间的增幅。
资料来源:UNIDO历年《国际工业统计年鉴》,ILO数据库,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1995年为0.147,1996—2000年间呈微弱下降趋势,2000年后开始持续上升,至2010年已达0.242,1995—2010年期间增幅高达64.4%。与周边国家相比,1995年中国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除越南数据缺失之外,其他五国中只有印度尼西亚制造业ULC低于中国,中国制造业ULC分别仅为印度的3/4、斯里兰卡的2/3、菲律宾的5/9、马来西亚的1/2;2000年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逐渐减弱,2003年中国和印度制造业ULC持平,2004年中国的数据开始高于印度,2005年超过了斯里兰卡,至2010年中国制造业ULC已仅低于越南一个国家,分别为印度的1.58倍、印度尼西亚的2.69倍、斯里兰卡的2.55倍、菲律宾的1.01倍、马来西亚的1.08倍及越南的3/4。从增长速度和增幅来看,中国在各期间增长率均高于其他国家,1995—2010年增幅也最大。而除越南外,周边国家2010年的劳动力成本均低于其1995年的水平,即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上升。由此可见,与周边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对越南一个国家还存在一定优势,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越南,且越南的劳动力成本在2009年开始呈现负增长,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相对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