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是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作用机制。一是完善定期报告制度,积极主动自纠自查。扶贫干部主动汇报工作,进行自纠自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已经发生的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加强对工作失误错误的反思和总结,认真分析错误成因,最大限度避免犯重复性错误。铜仁市印江县采取的每周自查、每月上报工作推进情况、每季度开展交叉督查的形式值得推广。
二是构建立体化考核监督体系,强化常态管理监督。既要有纵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考核,又要有横向扶贫干部之间的相互评价。在考核监督中,坚持保护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的鲜明导向,把谈话提醒、函询诫勉等管理监督手段用在前面。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力推行“互联网+”考核模式,建立完善动态性常态化一线跟踪考核机制,推动考核监督方式从年终考核为主向日常考核、定期考核、专项巡视、阶段督查并重转变,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动态掌握实际情况,尤其在指标完成过程中是否经常下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解决贫困群众困难问题,以及推进重点工作、完成重大任务、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具体表现,在日常考核中摸清实情、画准“肖像”。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建立末位淘汰制,发挥负向激励作用。实行淘汰机制必须慎重,要根据基层党政干部的现实情况,在不破坏其对政府组织的向心力和归属感的基础上,在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上,有选择地进行,立足教育、改造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与此同时,做到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相互挂钩,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有效机制。
【注释】
[1]人民论坛网:《脱贫攻坚工作犯“拖延症”“急躁症”“懒惰症”,究竟咋回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382060633052881&wfr=spider&for=pc,2018年10月26日。
[2]施维:《脱贫攻坚,谨防“疲劳综合征”》,http://www.sohu.com/a/214884712_619 077,2018年1月5日。
[3]陈元中:《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阈下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构建》,《长白学刊》2018年第3期。
[4]闫义夫、徐成芳:《容错纠错机制在改革创新中的功能、建构及其完善——以内蒙古地区政策文本为例》,《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5]文君:《容错纠错,营造干部敢作善成的氛围》,http://www.sohu.com/a/252430480_99890391,2018年9月7日。
[6]恩格斯:《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闫义夫、徐成芳:《容错纠错机制在改革创新中的功能、建构及其完善——以内蒙古地区政策文本为例》,《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www.xing528.com)
[8]农文成:《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专访贵州省委改革办主任李裴》,http://wemedia.ifeng.com/73089233/wemedia.shtml,2018年8月10日。
[9]“两委一队三个人”:村党支部、村委会,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第一书记。
[10]王琳:《用“硬尺度”量出好干部》,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8/0614/c117092-30057680.html,2018年6月14日。
[11]闫辰:《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员领导干部正向激励与容错纠错机制建设:逻辑与路径》,《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12]孙博:《容错纠错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第8期。
[13]贾岚:《论党内精神关怀》,《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
[14]李侑峰、韦小玲:《新形势下“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理论建设》2017年第3期。
[15]兰奎、王洪辉:《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效能提升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W市为例》,《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