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的社会扶贫起源于1985年。自1985年开始,贵州省第一批大学生、省直机关工作人员下乡扶贫,也有一些其他省份帮扶,1986年开始开展定点扶贫。贵州省社会扶贫的雏形源于1994年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与毕节地区各县市建立了定点支边扶贫制度。到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指定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四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省,标志着贵州省正式开始社会扶贫。贵州省在社会扶贫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以最大的亮点——党建扶贫为代表,同时也包含定点扶贫、东西扶贫、企业帮扶、社会组织帮扶等多种社会扶贫方式,且各种社会扶贫形式发挥了自身特有的人才、资金、资源以及组织等优势,形成社会扶贫合力,并取得显著效果。[3]
20世纪80年代,贵州省首创了党建扶贫模式。党建扶贫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在初期阶段,贵州省党建扶贫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的党组织带领村民采取各种措施缓解人地矛盾,提升农业生产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缓解农村贫困问题。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时期,党组织成为扶贫脱贫的中坚力量。贵州省在2011—2020年新一轮党建扶贫工作中,提出“四帮四促”工作,并明确94家省直单位对全省88个县(市、区、特困地区)进行整体挂钩联系帮扶,一定3年,不脱贫、不脱钩。同时派出“四帮四促”工作小组,督察督办、协调处理扶贫开发中的重要问题。2013年,贵州省委加大“干部驻村”工作力度,紧密结合全省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按照5人一组的标准共选派3万人,成队建制组成工作组,选定6000个村集中帮扶,工作组吃住、工作全部在村。2015年,贵州省“因村派人精准”,在全省范围内选派第一书记,覆盖所有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贵州省在以往“党建+扶贫”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推进党建扶贫。[4]
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对社会扶贫的要求,构建起企业扶贫、社会组织扶贫、中央定点帮扶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四位一体”的立体式社会扶贫格局,并形成了民营企业“包县”、企业与社会组织合作通过产业项目振兴农村内生动力和社会机能的“智力众筹用社会团结促进脱贫”的模式和以“扶智”为特色的社会组织扶贫模式等多种具有特色的扶贫模式,推动贵州省贫困区域逐步脱贫,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5](www.xing528.com)
到2018年,贵州社会扶贫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取得显著成效。第一,中直单位对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全覆盖。38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贵州省5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个东部发达城市对口帮扶贵州8个市(州);36名在职省领导定点联系帮扶37个贫困县和极贫乡镇。第二,推进全省同步小康干部驻村工作。228家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全省84个县,每年选派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帮扶,已经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同时,贵阳市在原有结对帮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外帮扶力度。第三,开展国有企业结对帮扶贫困县整县脱贫行动。2015年,21家国有企业结对帮扶20个扶贫开发任务重的贫困县,实现了14个深度贫困县国有企业结对帮扶全覆盖。第四,引导和动员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开展“民营企业对口帮扶整县脱贫行动”,通过引进项目形成扶贫效益。开展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行动,实现4091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4221个贫困村,投入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35.6亿元、公益项目资金37.3亿元。第五,通过“扶贫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活动。自2014年开始,贵州省连续牵头策划与组织了四次“扶贫日”贵州省系列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捐赠与认捐活动,共筹集资金以及物资折款共计75.53亿元。第六,利用网络动员支持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参与扶贫活动。从2017年底,贵州省在全省推广和应用“中国社会扶贫网”,通过互联网,促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贫困群众实现点对点的精准帮扶。[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