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经验:三变改革中的优化之路

创新经验:三变改革中的优化之路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变”改革政策下的土地流转过程是将新型经济组织中的资源性资产有效盘活,进行股份化的量化,促进股权结构调整和股权市场交易。

创新经验:三变改革中的优化之路

贵州农村“三变”改革在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完善的运作模式和保障政策,形成可推广的确权颁证机制、产权交易机制、融资担保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及权益保障机制,“三变”改革的创新经验具有普适性和可复制性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贵州省“三变”改革中非常注重对农民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塑造,将农民视为“三变”改革的重要参与者、资产拥有者、股份持有者和收益共享者。一是保障了农民群体的各项权利。农民在土地流转入市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自主选择权,自愿参加或放弃资源折股,可以在“三变”改革过程中有序退出,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对农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等合法权利加以保障。二是充分发挥家庭经营优势。农民参与“三变”改革转变为股民之后,并不意味着他们退出土地经营的整个环节,而仍然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从事农业生产,精细化的家庭经营方式的优势得以发挥,公司等市场主体则掌控着农产品的生产质量、销售渠道和品牌打造等推动“三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三是促进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作双赢。获得经济收益是两者共同的目标追求和行动取向,有助于形成一个高效协作、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其中多元主体利益关系处理方式在制度规范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抗性和非冲突化特征。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拥有的先进生产设备、技术以及规范化的管理方案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真正确保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2.推进股份合作

贵州省“三变”改革使农民从原来分散的个体经营者转变为以市场化的土地股份分红的股民,这种股权激励的方式将村庄内部个体由空间秩序的消极参与者演变为空间秩序的积极塑造者与维护者。[10]对于个体小农来说,以往暂时性的小规模土地流转仅能获得低水平、固定化收益,股份合作是“三变”改革中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土地流转方式,农民更加注重合作经营的收益情况,其中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的更新和转变,产业项目的规模化布局创造出可以共享的增值收益。而且,这种“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发展模式能够留住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并不是“挤出”农民,而是“吸纳”农民,有效避免了劳动人口外流所造成的农村“空心化”状态,也为贫困地区妇女、老人以及其他类型的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增加收益的可能性。此外,“三变”改革有利于形成地方性的激励机制,股份合作事项在农村社会的有序推进得益于乡村精英的号召和领导,普通村民往往对具有市场风险性的土地流转持有顾忌态度,其主动参与股份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意愿不足,这就需要村庄精英发挥其重要功能,贵州省“三变”改革则有效借助了乡村精英的动员能力和示范作用,推动农民股份合作步入新阶段。

3.催生组织再造(www.xing528.com)

贵州省“三变”改革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土地流转与集体经济组织变革的协同推进,是一次土地流转改革的重要突破和体制创新,催生了大量的现代化集体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它们承载着大量的资源性资产,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发展动力,而非以往的空壳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无处发力。“三变”改革政策下的土地流转过程是将新型经济组织中的资源性资产有效盘活,进行股份化的量化,促进股权结构调整和股权市场交易。国家扶贫资源自上而下的持续补给与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为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奠定基础,多种类型的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项目落地,资源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显著,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农村组织再造的过程离不开农民的广泛参与,他们以资源折股而成为股份农民,进而参与到土地经营方式变革和土地收益方式革新的过程中来,较快提升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4.构建产销体系

发展产业脱贫一批是当前精准扶贫战略“五个一批”的基本内容,也是激活贫困地区发展动力的重要方式,更是挖掘地方优势资源的根本路径。贵州省“三变”改革通过规模化的土地流转,为产业布局提供了较多的建设用地和市场机会,营造了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依托各地的现有资源状况,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以中草药产业、茶叶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果树种植产业为主的特色项目,积极推进“一县一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着重打造基础设施完备、管理技术先进、市场销路广阔的现代化产业园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创建产业经营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区产业生产体系。贵州省不断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紧抓农产品产销对接,大力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瞄准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体,采取多元化的产品销售方式,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和网络,延展产品销售的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努力构建完善的产销一体化经营体系。

5.优化乡村治理

贵州省六盘水市在实施“三变”改革过程中,通过将集体资源、闲置资产以及财政资金入股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在“三变”改革中统筹服务能力和村级组织治理能力。一是健全了乡村治理领导体系。组建了50个联村党委,构建了乡镇党委—联村党委—村党组织三个层级的乡村治理领导体系。二是完善了乡村治理结构。完善了联村党委领导下的多种经济组织合作的乡村治理结构,变内化式管理和外向型管理结合,形成村集体与市场紧密结合、党的领导与各种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衔接互动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推进了治理方式现代化。“三变”改革通过“联产联业、联股联心”,让农户专心发展产业,改变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推进治理方式现代化。盘州市按照基础设施连建、水体河道连治、垃圾污水连处、扶贫产业连片、美丽乡村连线、基层组织连手、党员干部连心“七连思路”,整合一切资源要素、财力物力、工作力量向农村倾斜,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整乡整村推进,努力实现水电路、村寨房、山水林、产供销、农旅文“五个一体化”,8个试点村已实现“三个合一”目标,即贫困村出列与小康村达标合一、现代农业与全域旅游合一、人居环境整治和人文素质提升合一。在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的过程中,六盘水市涌现出了许多以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致富带头人为主的新型农民。2014年至2016年,共开展新型农民培训99.6万人次,2455户5029人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