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是我国创造反贫困奇迹的一大秘诀。无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在实践中总结,产业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产业扶贫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关系协调等能力。首先,政府需要在项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地方实情和市场环境,同时尊重贫困群体的发展意愿,因地制宜地规划合理可行的减贫发展道路。一个成功的产业项目往往从其规划设计中就可以看到它后期发展的活力。同时,政府还需要规划整合财政、企业、银行等各个行业、部门的资源,统筹安排,为产业发展打造适宜的背景基础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间的关系,处理好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利益的关系,保证规划的成功落地和农户的稳定增收。
市场力量指的是市场主体与市场规律的力量。就市场主体而言,充分发挥市场力量需要政府的不越位,不以行政指令干预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立足于服务,从而保障市场主体的活力与专业性的充分展现。立足服务包括对尚未发展成熟的市场主体的扶持与引导,为各个主体牵线搭桥、整合资源,提供市场主体得以充分施展拳脚的制度环境,等等。就市场规律而言,产业扶贫工作需要重视培育地方产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得产业能扎根于市场、成长于市场,从而实现产业的长效稳定发展。不可以行政思维代替市场经济思维,片面地追求规模与数量。符合市场规律的产业能产生大量效益,而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产业反而成为地方的负担,因而深入研究市场、找准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明确产品受众及其需求是开展产业扶贫工作的基础。
社会力量不单指基层组织和农民组织,而是包括所有社会成员在内的社会力量,这其间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这种社会力量的调动需要政府部门在贫困地区和消费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运用市场机制,让贫困地区的产品真正流动起来。消费者群体内部存在以差异化需求为特征的结构分化,但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体与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的贫困群众之间总是能找到双方的利益联结点,以此为基础,打通供销链条,达成买卖双方互利共赢的结果。具体模式如农产品与事业单位食堂间的产销对接、“电商+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等。联结社会力量能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而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贫困地区和消费市场之间平台的搭建。(www.xing528.com)
【注释】
[1]殷浩栋:《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农经(农业产业扶贫专刊)》2016年第10期(增刊)。
[2]闫玉科:《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调查与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