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地山货好,但优质产品并非一定自然占领市场。当前贵州特色优质农产品风行四海的背后,也回避不了农业产业普遍“小、散、弱”的现实。为应对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产销对接失灵等问题,贵州省大力推进三产融合,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创新开展各类产销对接机制,并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逐个破解制约产业扶贫发展的难题短板。
其一,大力推进三产融合。由于传统产业面临着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风险高等困境,因而在产业的扶持和规划中,需要突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加大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利润空间。贵州省在产业扶贫工作中,重视拓展农业功能,提出农业“接二连三”的思路,实现全产业、多功能、多业态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的完整扶贫产业链条。具体做法包括在大规模农业原材料生产基地基础上,引进原料深加工公司,构建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以保证销售渠道畅通。贵州致力于巩固特色食品加工和民族制药的支柱地位,并着力推进畜产品、薏米、粮油等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此外,还充分发挥贵州“公园省”的全域旅游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贫困乡村资源特点,通过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保健养生游等业态产品。通过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其二,积极推进品牌建设。贵州省把“三品一标”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打造的重要手段,着力打造“放心贵州”“品质贵州”“营养贵州”的健康农产品形象,在消费者群体中树立“黔货”形象。黔货品牌建设是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如今,无公害、绿色、有机,已成为贵州农产品的亮丽标签。截至2018年底,全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种植面积达到4706.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8.9%。获得省级以上品牌产品、著名(驰名)商标的龙头企业达249个。此外,贵州已有144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产品涉及酒、茶、中药材、果蔬、粮油、畜禽、加工食品、工艺品等八大类产品,基本涵盖贵州省绝大部分的传统优势产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能有效增加特色产品附加值,助力贵州精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例如正安白茶在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后,价格翻了一番;德江天麻价格比保护前增长了1倍以上,全县天麻栽种面积已达3万亩,产值2亿元以上,带动农户1万余户增收。(www.xing528.com)
其三,创新开展各类产销对接机制。为应对产销对接错位问题,打消农户担心农产品滞销的顾虑,贵州省全力促进产销衔接,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产品产销调度机制,指导各地科学对接销售。在此过程中,贵州创新开展了“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将贫困村农特产品定向直供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直销餐饮酒店、经销企业、交易市场等。以“农社对接”为例,2016年10月,中信国安集团助推“黔货进京”,为贵州农特产品打通直通社区的销售渠道,计划5年内产品交易总额超过300亿元,带动20万户贫困户脱贫。同时,推广订单式、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和经验,支持供销合作社整合资源设立全省性的定向采购配送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发展订单生产,坚持以销促产、产销衔接,建立合理价格机制。此外,贵州省充分利用好对口帮扶、定点帮扶两大资源,帮助引进农产品产加销龙头企业,举办展销活动,建立销售网络,组织集团采购,让贫困地区更多农产品进入对口帮扶城市。原则上,每个贫困县要在对口帮扶城市开设1个以上的农产品“黔货出山”展销窗口。健全产销对接机制,为农民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帮助小农生产引入大市场。
其四,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为了健全农产品电商扶贫体系,贵州省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有意愿的农村合作组织、贫困农户开办网店,积极引进知名电商平台,大力培育本土电商企业和品牌,线上线下结合,建立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站、店)三级体系,不断扩大电商销售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规模。每个贫困村和规模化农业基地至少拥有1个电商网店。2017年以来,贵州借助线上平台加大营销攻势,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加大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品牌电商合作力度,推动“黔货出山”,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并走出国门。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已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60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22万个,快递物流覆盖全省80%的乡镇。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9月,贵州省共实现网络零售额111.31亿元,继续保持30%的高速增长,贵州电商扶贫新路径取得显著成效。此外,贵州还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通过“扶贫云”将各项指标整合形成脱贫指数,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对象,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时,贵州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保障网上销售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品牌优质形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通过积极推进在各主产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推进电商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通过质量追溯体系、二维码、物联网以及监控数据,强化网上营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帮助贫困山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找到销路、扩大生产、增加收入,通过销售引导农民精准种植,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实现精准扶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