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建立科学的外贸发展方式,能够促使对外贸易集约化、高效增长并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组织方式和相关制度安排。科学的发展方式其根本特点:效率、结构与制度。制度的改进很可能极大地改变结构,结构的演进很可能极大地提高效率,效率的提升很可能历史性地转变制度的演化路径,三者间相互交融推进。新时期我国外贸转型发展要尽可能降低制度成本:制度的合理变迁可以降低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由此盘活了潜力巨大的劳动禀赋。制度改变的是参与人、企业与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由此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中国的外贸发展内生于改革开放的整体背景,对贸易来说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或许当属于打破国有对外贸易垄断权。以马克思关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等相关理论论述为指导,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一是通过外贸发展,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加快我国的“干中学”和技术进步。通过贸易、投资、产出和技术引进的时间和产出量的累积,完成我们在各个领域的“进入—模仿散提高创新—超越”的动态学习过程。二是通过国外产品和企业的进入,带来外部竞争压力,打破国内存在的一些经济和体制垄断,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带来整个经济的动态增长。三是提高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动态统筹协调的能力,包括战略性开发利用外部资源与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国内资源,降低过度依赖外部资源的政治和经济风险等。
毋庸置疑,外贸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科学,产业结构合理,那么,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般就高,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自然而然外贸发展方式就得到转变。基于此,要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层面,谋划考虑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外贸科学发展。在既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条件下,通过调整完善外贸发展战略、体制和政策等来推动外贸转型发展。当前全球产品内分工日益兴起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品的生产被分割为若干段工序,并被安排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生产。中国当前凭借劳动资源禀赋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主要承接了产品的加工装配增值环节,倘若能够凭借着规模生产能力、加之品牌以研发等支撑,推动附加值动态提升,则其国际分工地位将向着微笑曲线的两端延展。(www.xing528.com)
贸易强国是质和量的统一,要量质兼顾,要大更要强。要立足世情、国情,按照“布局平衡、以质取胜、多元互补、多点支撑”的原则,注重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