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形势要求,我国对外贸易进行了新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又进一步指导了新的探索,两者相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并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理论:
1.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特色对外贸易思想的发展脉络
邓小平同志的对外贸易思想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总体来看,与中国整体的改革开放步伐相对应,邓小平对外贸易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的酝酿与准备。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亲自参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也包括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的探索。邓小平在1957年4月《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中,提出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主张。1974年4月邓小平在《在联合国大会第六次特别会议上的发言》中深刻阐述了“自力更生绝不是闭关自守”的思想,显示了邓小平早期的对外开放思想。1975年8月,《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阐述了“进口的必要性”,“要进口就得多出口点东西”等思想。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引进国外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国内工业发展水平,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前关于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的重要论述。由于改革开放前国内政治环境和经济体制的制约,邓小平早期的思想酝酿还无法得到大规模实践。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在实践中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战略方针得到确立,邓小平对外贸易思想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实践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理论在以下几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和发展:一是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二是开始建立经济特区,探索进出口管理与经营政策、外汇政策等方面的灵活措施。中国走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道路,因此,原有的对外贸易体制不可能迅速打破,只有通过建立特殊经济区,实行特殊灵活的优惠政策,并为全国范围的改革积累经验。三是稳步推进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要从根本上调动各方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必须改革原有的不适合新时期外贸发展的体制。为此,我国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外贸管理体制、外贸经营权和外贸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四是吸收外部资金,发展“三来一补”贸易。在改革开放初期,吸引港、台、澳资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订单加工、委托加工,收取工缴费等形式发展“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是这一时期我国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主要做法。
第三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后逐步趋于成熟。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随后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阐述了今后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方针:“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路实现互接互补。”这表明,中国对外贸易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1994年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重大改革举措和《对外贸易法》的颁布,就是在新的对外贸易理论发展成果的指导下,进行的对外贸易领域的重大改革与实践。至此,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的不断实践与理论思考,邓小平的对外贸易思想已经趋于成熟,也标志着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初步形成。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形成的贡献:改革开放后,作为党的领导核心,邓小平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经验与作法,大胆探索与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在邓小平的倡导下,通过举办经济特区、设立沿海开放城市等措施,让沿海地区率先吸引外资,发展“三来一补”贸易,培育大进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外贸易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对外贸易发展理论。邓小平的相关思想也成为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为后来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框架。
邓小平有关对外贸易思想的主要观点: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是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新时期指导对外开放发展的理论,其中大量涉及对外贸易的相关内容。邓小平的对外贸易思想,是在总结过去和当时中国对外贸易具体实践后,经过思考形成的理论判断和思想归纳,同时也基本反映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当时的思想共识,因此,也可以说它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的思想结晶。
首先,对外贸易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和手段。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特别是“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邓小平将对外贸易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即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之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实现翻两番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在1985年,在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邓小平指出,中欧“双方都应开辟贸易途径,贸易总是一来一往的,中国买进外国产品总要有偿付能力希望欧洲的企业界对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创造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同时,外贸发展有助于增强自力更生能力。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上,坚持、发展了毛泽东“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等思想,并指出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摸着石头过河”“干中学,学中干”,邓小平认为,对外贸易的目的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积极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但坚决不能依赖国外。邓小平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基础上的,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力更生思想有着本质不同和内容创新。另外,进行外贸体制改革有利于扫除外贸发展羁绊,调动各方积极性。
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肯定,扩大企业自主权,这一条无论如何要坚持,这有利于发展生产。过去我们统得太死,很不利于发展经济。有些肯定是我们的制度卡得太死,特别是外贸。好多制度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对增加外汇收入不利。”据此,国有外贸企业独家经营的外贸体制改革才开始突破,外贸经营权才得以下放。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等方面的积极性。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正是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运用于外贸领域的胜利成果。注重建立特区、吸引外资、开展“三来一补”贸易。邓小平创造性地釆取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发展“三来一补”贸易的做法。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伟大创举。邓小平还指出:“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在建设经济特区获得成功的启发下,邓小平后来又主张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等。利用国外资金,开展补偿贸易,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特别看重的一种贸易方式。他说:“利用外资是一个很大的政策,我认为应该坚持某些方面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包括外资设厂的方式。”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来料加工贸易在我国蓬勃发展了起来,为我国外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来料加工贸易基础上形成的加工贸易,成功解决了我国外汇短缺的问题,并不断推动中国从贸易小国向贸易大国迈进。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规模。
邓小平在1975年就指出:“这里有一个出口政策问题。出口什么?要大力开釆石油,尽可能出口一些。工艺美术品等传统出口产品,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出口。化工产品也要考虑出口。煤炭也要考虑出口这是一个大政策。”这些论述已经包含了比较优势思想。由于当时我国资本、技术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只能是这些资源型产品。可以看出,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仅仅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思想禁锢,而是从发挥比较优势角度,提出扩大出口创汇,以进口国内无法供给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投入。正是基于上述思想,扩大出口创汇规模成为20个世纪整个80年代外贸发展最重要的任务。
商品质量是影响对外贸易国际信誉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邓小平特别重视商品质量,提倡大力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产品不能只讲数量,首先要讲质量,要打开出口销路,关键是提高质量。质量不高,就没有竞争能力。”另外,邓小平还强调提出要通过加强立法、完善体制机制,来解决出口产品质量问题的想法。
最后,外贸有利于扩大高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1975年8月,邓小平在国务院讨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文件时指出:“要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多换点高精尖的技术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这表明邓小平高度重视进口贸易,将进口与加速国内工业化和技术水平提升联系了起来。
2.新时期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
新时期,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首先,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贸面临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国内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局面,国内外发展形势与环境的新特点和新变化,要求对外贸易理论进行新的实践探索与总结。为此,对外开放需要进一步向不同行业和领域扩大和延伸,同时也要在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大与延伸。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要求我国外贸体制进行相应的市场化改革,中央提出“两个根本转变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我国面临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机遇与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以信息科技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加深了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同时全球和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并控制了全世界生产的40%,贸易的50%――60%,技术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70%,技术专利的80%。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甚至整个经济命脉已经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控制。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外贸面临着巨大机遇与挑战,除了继续积极利用外资,尤其是来自欧美跨国公司的投资外,还需要加入多边贸易体制,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和实践要求,进行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主要思想有:关于对外贸易理论与实践,是在继承和延伸邓小平对外贸易发展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包括外贸体制改革,吸引外资、发展加工贸易,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技术和设备进口等思想。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央领导集体结合国内外发展新形势,也提出了新思想,并进行了新的实践探索,或是对邓小平对外贸易思想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大经贸”“走出去”和“科技兴贸”等战略,并提出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努力寻求加入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外贸平衡发展等思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许多大政方针都蕴涵着一些外贸发展思想,这些战略方针及相关论述,都是这一时期指导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理论。
一是市场多元化思想。20世纪90年代初,鉴于我国当时外贸出口越来越依赖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而对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拓不足。当时的外经贸部明确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对邓小平面向三个世界开放思想和出口市场多元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的现实要求,提出的要开拓不词层次的国际市场,分散我国外贸发展风险的重要思想。
二是“大经贸”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外贸贸易管理体制也相应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外贸贸易规模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申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1994年,原外经贸部正式提出了“大经贸”战略,并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大经贸”战略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动各方积极性,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来管理和经营,高效益、高效率,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的外经贸发展战略。其主要内涵在于:要使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贸技术合作等一系列对外经贸业务活动相互融通、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与以往的外经贸相比,大经贸的覆盖面更广、水平要求更高,体现了对外经贸活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适应了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且在其中不断扩大影响的客观进程。(www.xing528.com)
三是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思想。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的两种主要形式。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分工的日益紧密,国际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超过贸易替代效应成为主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效,中央又提出“要着眼于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外贸规模的扩大以及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央还根据中国新时期发展的要求,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从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到境外特别是周边有市场潜力的国家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的市场和资源开展加工贸易、承包工程或合作开发资源,带动国内技术、设备、材料和劳务出口,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四是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思想。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和贸易规模都有较大发展,提高经济和贸易质量和效益,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要求更加强烈。1991年是国务院提出“质量、品牌、效益”的一年,当年外经贸部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际情况,从进出口贸易长远发展考虑,正式提出并制定了“以质取胜”战略。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将优化经济和贸易结构放在了更为重要的地位,相继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就要求在外贸领域也要贯彻科技兴贸思想,积极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五是西部大开发与区域外贸平衡发展思想。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高瞻远瞩,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从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决策、要把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西部各省区市还要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中央又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尤其是在对外开放方面要形成东、中、西部互动的格局,这对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后,大力发展中西部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促进区域贸易的平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内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扩展和延伸的重要一步,对我国中西部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贸易体系。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趋势,中央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重要思想。关于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的唯一使命,就是开展经济合作,不宜把讨论的范畴扩展到社会、政治、安全等非经济领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对任何成员来说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需要充分考虑各成员之间的差异和实际情况,坚持自主自愿、互惠互利、协调一致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既为发达成员,也为发展中成员创造更多的合作机遇。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江泽民同志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我们按照国际经济规则办事,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直接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有利于我们建立一套适应国际通行做法的外经贸法制体系,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改善我国的贸易投资环境,增加贸易机会。”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面临多边贸易体制下全新的贸易环境:我国加入WTO 总体上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但在近期内,我国国内相关产业对外开放和市场准入压力加大,并会对某些竞争力较弱的产业构成冲击。同时,多边贸易体制下我国外贸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外贸领域的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政府和企业需要形成与国际惯例和规则相适应的观念与做法。如何从被动开放向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规则的制定转变,以迎接WTO带给我们的巨大机遇与严峻挑战,是这一时期必须面对的重要历史任务。
我国面临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选择: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环境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加快经济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更为紧迫。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升级,要从传统的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和服务业转变,培育自主创新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拓展、深化与完善阶段,国际竞争力亟待从传统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向培育综合竞争新优势转变。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加需要走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也有待进一步发挥。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WTO 多哈回合谈判遇到困难,区域贸易自由化安排呈现蓬勃生机:2001年11月,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多哈回合”谈判,原计划于2005年1月1日前结束,但由于种种原因,“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于是世界主要贸易大国转而寻求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小范围的贸易自由化。近年,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了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步伐,以构建符合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在此背景下,中国也需要调整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适应新的形势,在多边贸易体制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之间寻求符合自身利益的应对策略。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对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理论启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外贸发展的理论启示有:
第一,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是第一要务。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作用。要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对外贸易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
第二,对外贸易的发展最终要有利于国民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对外贸易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做到对外开放的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第三,要促进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对外贸易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对外贸易与扩大内需的关系;使对外贸易与资源、生态和谐发展,努力减少对外贸易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减少“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并通过进口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促进国内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2010年2月,中共中央强调,我们要“加快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首次正式提出了“外贸发展方式”的概念。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十分迅速,货物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但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仍相对较低,因此,这一时期我国面临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压力更大。为此,2005至2008年连续四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或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党和国家的重要报告中,如此强调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前两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对外贸易发展思想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5年以后,我国贸易顺差陡然膨胀至1000多亿美元,这不仅使我国外汇储备迅速攀升,导致流动性过剩危机,还使国际间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为此,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改善进出口不平衡状况”,2007年提出要“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釆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就是促进对外贸易的进出口平衡发展。同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还提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和谐的外贸贸易关系的重要思想。可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的有关对外贸易中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思想,已经超越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认识,是对中国特色对外贸易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
统筹扩大内需与对外贸易:统筹扩大内需与对外贸易的思想,主要强调经济发展要依靠国内需求的扩大,防止外需的起伏带来国内经济增长的大幅波动。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这为新时期继续实行统筹扩大内需和对外贸易奠定了更高的理论基础。而且,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性明显增强,但国内需求仍然相对不足,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仍然很大。与此同时,高企的贸易顺差、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使我国扩大国内需求的任务更为紧迫。为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国仍将继续扩大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形成经济增长由国内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的良好格局。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我国发展较为滞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加快服务业发展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我国服务业面临进一步开放的压力,同时,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也为我国提供了机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积及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思想。为此,商务部专门成立了服务贸易司,提出并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十七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屡次提到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扩大服务出口”等具有导向性的战略方针,并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之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的有关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方针和重要思想,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制度:2001 年年底,中国正式成为WTO新成员。加入WTO 后,以履行加入WTO 承诺和行使WTO赋予的正当权利为契机,进一步改革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完善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我国在入世过渡期内,积极履行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国内市场的承诺,在政府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行各业掀起了与国际接轨的热潮,对外贸易领域的法制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提出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上,党中央结合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中国而言,深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加强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必须十分重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出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区谈判。
进入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为:虽然当前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又要牢牢把握重大调整机遇,积极有为,创新求进;努力稳定对外贸易,完善政策和服务,拓宽出口渠道,积极增加进口,有效应对贸易摩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2013年4月,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希望外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敞开。习近平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首脑峰会时又强调:“形势决定任务,行动决定成效。为此,我们要放眼长远,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谈到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时,习近平还生动地阐述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3年10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始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向外界充分展示了对中国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将围绕会议不同阶段主题,阐述中方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亚太经合组织在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方面的作用、亚太互联互通、可持续和公平增长等问题的看法。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当前形势下,要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优做强做大,不断赢得新优势。扩大内需、推动创新、实现转型是中国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指出,当前我国经贸环境复杂严峻,进出口增速均明显放缓。要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并提出要制定便利通关办法,尽快出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改革方案,分步在全国口岸实行;要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及项目加大支持力度等。
2013年11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中东欧经贸论坛上发表演讲,提出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三愿景:一是五年内与该地区国家双边贸易翻一番。二是宣布明年为中国中东欧经贸促进年,举办系列活动、合作建设基础设施并探索灵活的金融服务。三是扩大企业双向投资,互创就业机会并提供市场准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