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并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而是只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想法来选择行业,结果就会发生失误。对此,每个人都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的路原本有很多条,但并不是任何一条路都是最适合自己的。通常,一次性选择就能获得成功的人当然很幸运,因为这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毅力,并且较准确地把握了“自知之明”。像贝多芬、莫里哀、梅兰芳等人,就属于这类为数不多的幸运者。
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认清自己的本质,选准努力的方向。人们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之后,才能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
古今中外,经过重新给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名人不计其数:
著名诗人艾青,本来在法国学的是绘画,只是偶尔在速写本上记下几句闪光的诗句。一位诗人偶尔看到了,就自作主张地寄给一家杂志社,那首诗竟被发表了,这才使艾青认识到了自己的诗才,从而登上文坛。(www.xing528.com)
作家冯骥才在步入文坛之前,曾是一名专业球队的职业球员,球艺一般;后又去学画,也没有成果。但他在学画时偶尔也写些东西,终于发现自己擅长文学。此后,他一气呵成,写出了成名作《义和拳》。阿西莫夫是一位科普作家,也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他的成功,同样得益于对自己的再认识、再发现。一天上午,当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科普创作上,终于使自己成为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伦琴原来是学工程科学的,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由此他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他果然成了一位很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更是从事过多种职业后才进入科学领域的。他本来准备当牧师,后来步入军界,走出军界后又做了银行职员,这期间他又研究音乐和医学。在一次散步中,他幸运地碰到了卢梭。从此,他才进入了大有用武之地的生物科学界。
现在许多人都在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岗位上工作着,干自己并不愿意干的工作。与其折磨自己,空耗人生,倒不如早做决断,另起炉灶。这样你也许更容易获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