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数据库意味着一个“单一数据源”,意味着对协同所需信息进行全网范围内的标准化,用统一的方法来搜集和管理这些信息,以便清晰呈现出流程、产品和资源。这些流程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用于划分PPS参数的分类表,另一个是统一的算法,用于计算这些参数的特征。PPS参数的既定类别越少,这一计算也就越单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流程意味着标准化,我们可以用标准来指代流程。标准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既无法单独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应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流程得以降低,这些流程仅涉及交接点,即信息交换的规则。网络合约对将要被标准化的参数给出了定义,由于合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它满足了实现标准化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对数据库提出的要求可以分为功能、制度和机制三个方面。我们首先探讨的是功能方面,这个方面关注的问题是,应该在何时提供何种信息,以及信息的数量。制度关注的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也就是由谁来制定战略型生产网络的标准,从而涉及已经在第2.2节中探讨过的协同对象。信息供应应该考虑接受者的特征。对于获得的信息机器标准化,接受者有着各不相同的过往经验,因此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网络中接收信息的成员应该利用相同的信息层级,并以相同的形式来理解信息,正如网络中的信息发出者一样。机制方面关注的问题是,应该依靠何种系统和机制来生成和传播信息。我们将在第5章结合应用情况来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通用数据库作为PPS数据管理单位拥有数据,它需要集中的生产流程计划以及分散的生产需求计划和控制。在阶层式管控中(参见3.2.1小节)这些信息被描述为:
• 目标设定中的目标值
• 成果管控中的控制值
为了总结网络中标准化的目标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目标值和控制值,我们必须先对以下几点要求做出说明。
• 经济性:为了确保经济性,并保证数据库接收的全部是重要数据,我们只让对高效物流定位有重要作用的目标值进入数据库。这些数据往往是和产品跟踪相关的数值。
• 清晰性和可比较性:标准化意味着对类别进行划分,对可比较的数值清晰地加以总结。我们利用由上而下的算法得出的可被比较的、可以计量的控制值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 细节化和灵活性:我们可以从细节化和灵活性这两方面来对流程进行区分。通过将目标值和控制值进行汇总,我们可以在系统中实现自由的细节化和最大程度的灵活性。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要求做进一步说明。
能够进出网络的灵活性要求信息技术方面的松散连接,以便进出网络不会遭遇大的阻碍。标准化的经济性越强,它所带来的障碍就越小。数据库所涉及的经济性是指,不仅要使获取信息的成本尽可能地低,而且要求这一成本不能超过完成任务所创造的经济收益,这一收益的大小取决于这些数据对于战略性目标的重要性大小。
通用数据库的实际成本在很大程度上由PPS或者网络决定,所以只能依靠经验来确定(参见5.2.3小节)。这也使得我们很难评估通用数据库的战略作用。由于成本因素和数据数量成正比关系,所以要想实现经济性就必须要求公摊数据库获取的信息数量尽可能少,当然前提必须是能实现协同任务。Weber等人将待处理的目标值的最大值规定为7。
为了能够依照目标设定,从战略性基础定位中生成数据,我们要将物流潜力,即网络和个体企业的物流效率的潜力具体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心企业应该了解调查客户的要求以及网络的潜在效率和成本,从而来确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可能性,并为网络的成本执行或者区别化战略确定目标。从战略目标值的角度来看,企业定位取决于如何通过最小成本实现既定效率。在网络的不同层面上,这些目标值会被可控地打破。我们将在第4章对高效物流定位的目标值进行详细阐述,在通用数据库中,这些目标值会被纳入目标体系中。
目标值根据高效物流这一目标计算得到,它能够促使网络中的潜力得以发挥。我们之后把这一算法称为由上至下法。在由上至下算法(演绎)中,我们将非常抽象的整体目标拆分为越来越具体的局部目标。
我们还必须对控制值给出清晰的、可比较的定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网络都对控制值有统一的理解。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控制值可被均质化,并且可以不依赖于效率的性质来被量化。
为了在网络中实现统一的表述规则和控制值,要求我们必须用一致的方式来描述生产网络的过程,也就是参与其中的伙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们可以借助过程模型来描述生产网络,因为这一模型可以确定在过程中用哪个位置来测量控制值。生产模型按照逻辑和时间顺序来为过程组件排序,并将网络中各不相同的生产流程翻译为同样的“语言”。利用各种不同的、标准化的过程组件,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物料流过程和信息流过程通过任意的具体化描述出来,并区分它们的效率。
过程模型是一种对过程的无重叠式描述,它可以保证我们统一地获取待定义的控制值,因为我们可以清晰地确定效率的过渡时刻,并且避免重复考虑局部过程。我们从根本上将网络中的过程描绘出来,不仅是为了构建待开发的协同机制的基础(参见2.1.1小节)。不能被界定的过程其实具有更高的协同需求。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在不断变化的网络中对得到的控制值进行连续的检测,以判断被测阶段的正确性。除此以外,过程模型还能改进网络内连续的过程导向和物流导向以及网络内成员的合作能力。
以过程模型为基础的、用于计算控制值的算法必须要将生产过程特征作为自身在战略型生产网络内得以应用的前提条件:满足客户需求的标准产品的系列生产以及团组生产和车间生产。除了要明确规定控制值以外,还必须确保控制值在网络内具有可比性。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算法得到一个相对的控制值,即比例。
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标准化的控制体系。因为控制值产生自标准化流程组件,所以网络企业可以保证数值的明确性和可比性。我们借助过程模型明确地测算出控制值,并将以可比的形式用比例呈现出来。这一方法在下文中被我们称为由下至上法。其具体操作是,从具体的局部数值开始,由下而上地将它们总结出来,从而确定出协同需求,并利用参数将这一需求以压缩形式表示出来。
灵活性通常指的是在行动上具有回旋余地。要让待开发的协同机制具有灵活性,即要求它作为可变的生产网络中的订单调节能够即时地对变化做出反应。在本书所涉及的网络中,我们无法对信息需求做出决定性的预判,因为网络企业进出网络的行为会导致产品以及生产流程的要求发生变化,从而使信息需求有所改变。因为我们在签署网络合约的那一刻,并不能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其带来的后果,所以要求能对网络运行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www.xing528.com)
因此,网络中的数据库必须足够灵活,才能适应不可预见的、变化着的信息需求。这种灵活性要求尽可能多的可被连接和聚合的数据。对于企业和网络层面上变化着的具体化程度,这种可聚合性显得尤为重要。信息通过压缩复杂性得以降低,也就是尽可能地被聚合。目标设定和控制值会在相似的,或者只在具体化程度上有所不同的任务中被需要,因为有可能在连续计划中出现不同的具体化级别(参见2.1.2小节)。
对于一个灵活的目标体系和控制体系,我们选取了一个具有二至三个级别的、时间性的具体化。而带有位于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之间的附加级别的三级具体化在文中并未涉及。因为如果附加层面将战略目标在全网范围内转移到执行层面,就会在战略层面对网络运行做出规划性决定,例如决定数据库接收哪些目标值和控制值。利用战略层面,我们将以物流为导向的生产组织与网络的组织结构紧密联系起来。基于此,遍及全网的PPS协同机制的开发工作一方面是战略物流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战略物流并不是协同机制的一部分。战略物流尽管是在确定网络运行时要用到的目标值,但对进入协同机制的目标体系而言却并不重要。两个主要的级别是:
• 在战略层面上,战略性物流目标会长期确定物流定位。最高战略目标就是高效的物流定位。
• 在执行层面上,执行性的物流目标用于指导网络中既定行为的短期执行。PPS环境中的目标与执行性物流的目标相对应。以这些目标为指向,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会借助已有的客户订单按照种类、数量和时间来确定各生产点上的效率过程。我们要实现这些目标,监管订单进行情况,并且在发生偏差时采取适当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执行性生产物流的内容与MES的任务领域相一致,执行性目标值也就是控制值。
为了使网络能够朝着战略目标正常运行,我们必须对由战略目标值和与之相连的PPS控制值组成的体系进行详细阐述。要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可以借助过程模型和一套生成目标值和控制值的方法,这一方法可以保证这些数值具有可聚合性和分解性。
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标准来对参数的生成方法进行区分,那就是看这些参数是由企业的战略性基础定位产生的(由上至下法),还是由过程特征产生的,并且可能在战略性基础定位中达到最大值(由下至上法)。有关物流的最初文献都局限于采购和销售这两方面,而在新近出现的文献中,则开始以统一的方法为主导,研究内容也包含了生产以及与之相连的PPS参数。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数值可以依据它们的目标来进行划分。
由于具有在目标设定中隐性包含的行为要求,这些数值可以起到规范性作用。通过由上至下方法得到的简单的战略性目标值可以帮助通用数据库实现经济性的解决方案。如果忽略了影响因素,就会产生错误。
在由下至上的方法中,过程层面上各种不同的执行性控制值尽管能够实现明确性和可比性,但却是在忽略相互关联的前提下进行的局部测量。因而通过由下至上方法得到的控制值只能起到描述性的作用。
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数值反映了PPS协同的不同方面,并且互为补充。为了实现经济的共同解决方案,我们对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目标值和控制值进行了汇总,从而使得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这两种方法在获取用于协同的参考值时能结合起来发挥作用。为了能使对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目标值和控制值进行的汇总既可以被聚合也可以被拆分,我们必须将这些数值放到数学范畴中进行考察。
如果两种算法得到的数值不一样,我们便会对战略性目标设定进行调整,让它们可以清晰且可比地被回溯到标准化过程组件上,继而再被回溯到由此得出的控制值上。与目标值无关的控制值被认为不重要(见图3.2)。
图3.2 对不同方式得到的目标值和控制值进行汇总的形式
来源:作者参照Weber,1995,第36页。
对数据库提出的要求包括经济性、明确性、可比性和灵活性,从而使得数据库成为一个由相对数值组成的标准化体系,这些数值既可以当作目标值,也可以当作控制值来被使用。这样我们可以用较少的几个目标值来描述战略定位。由上至下的算法确保了数据库的经济性。在理想状况下,目标值和利用由下至上法得到的控制值相一致,或者具有某种数学函数关系,而且我们可以利用自由的可聚合性(可拆分性)来实现灵活性。
为了让待开发的协同机制的通用数据库的内容能够满足经济性、明确性、可比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我们需要用由上至下法来计算目标值,而用由下至上法来计算控制值。表3.6总结了对算法的要求以及数据库的内容。
表3.6 对战略型生产网络中待研发的协同机制的通用数据库提出的要求
来源: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