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表示,大学所学的专业——地质学,让她懂得尊重大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对大自然有所感恩、有所畏惧,使她拥有了区别与其他人的、更为广阔的、科学的思维模式。处理事情、进行决策之前,必定要展开充分的、深入的调研工作,讲求科学依据,坚持创新、创意的原则。这是她一生最大的财富。
接手中国保健协会机构养老分会(以下简称机构养老分会)时,刘老师认为养老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新兴的行业,高度关注国家政策、社会概况的同时,更需要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客观审视中国老龄化社会,寻找最合适、最顺应时代的养老解决方案。
基于此,中国保健协会机构养老分会召集了一批计划进入养老行业的国内实力企业代表,遍访日本、韩国、英国、瑞典、新西兰、希腊、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塞浦路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在两年多时间中,对百余家养老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随后,在国内的上海、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20多个省市,展开深入的养老发展现状调研。
两年后,刘老师重新梳理了国内养老产业的线条。她认为,养老产业的核心是养老服务精神,为老人服务、还原老人尊严生活的初衷不容忽视。比如,针对现下十分热门的老年旅居行业,刘老师提出“居”“养”融合的新观念,她认为应该强调时间对老人的作用因素,应该摈弃那种粗暴的“旅游+酒店临宿”的短线做法,给予1-3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使老人能在自然环境中安静感受,在文化氛围、服务中舒适享受,这才是养老服务的初心坚守,这才是养老服务的精神实践。
不忘初衷,遵循养老服务精神的指引,才能进一步谈养老商业模式与盈利。养老服务是对人品格的重新磨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应用,更需要搭建人性化的、适合老年身心特色的、确保老年人有生活尊严的服务体系。
考察了十几个国家、近百个养老机构之后,刘老师对养老商业模式进行重新梳理。除了传统的社区居家、机构养老外,刘老师向国内业界推荐了森林养老(德国·巴登)、寺庙养老(韩国·首尔·曹溪宗)、失能老人康复(日本·梦之湖)、文化养老(韩国·东医宝鉴)、政府主导养老(韩国·光州)等创新养老模式。
这些养老模式大多强调精神与灵魂的融合,将医学治疗与康复、疗养结合成为一种新养老体系,具有更强的落地性。刘老师认为中国资源更丰富、文化沉淀更深厚,现下养老政策环境趋于利好,如能聘用专业的团队,以合适的运营理念进行项目执行推进,获取项目成功、产业盈利指日可待,未来发展空间不可限量。(www.xing528.com)
2016年9月,首届机构养老国际论坛在青岛召开,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名机构养老业界精英到场参会。中国保健协会机构养老分会提出“绿色生态养老”概念,一时间引发全球养老同行对中国保健协会机构养老分会的高度关注。业界同行纷纷向中国保健协会机构养老分会以及刘老师本人探寻,使机构养老分会几天内,在国内外养老业界扬名立万的原因。
听刘老师分享了她在国内外考察的见闻,日本梦之湖失能老人康复院、韩国光州老年康复中心、德国巴登森林疗养老等许许多多细节,那里的老人、那里的服务、那里的体验等。小编有点明白了,在如今这么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刘老师与中国保健协会机构养老分会团队愿意花两年多时间,走遍全球,走遍中国,实地踏勘、亲身体验,了解全球养老之后,回归中国养老。他们对养老事业的态度、用心做事的精神,养老业界少有、全社会少有。他们的论坛成功、他们的概念引爆业界,一点也不意外。
关于“机构养老”这个词,刘老师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养老机构的定位是为养老服务业提供服务、产品、资源、支持企业的总称;而不仅仅是养老机构本身。
看过全球那么多养老项目之后,刘老师总结提出: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养老为老人服务的精神,参照他们服务的理念与做法,引进国外先进的适老用品及辅具。国外养老也需要向中国人学习“孝”道文化;在养老这个领域,彼此学习,彼此借鉴,互取其长。
养老是广泛性问题,关注城市高端老人养老品质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农村老人、失独老人等弱势老人群体以及他们的养老解决方案。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也需要被泛化释义与传播,养老从业者及社会群体需要将“孝”的观念泛化,由孝敬自己的父母,泛化为孝敬天下父母,成为大孝、大爱。
刘老师表示,机构养老分会的定位是学习传达中央有关机构养老事业的政策法规,推动参与中国机构养老事业发展壮大,培育推广好的品牌养老机构、优质的好产品、好用品及好服务,并执行落实中国保健协会所赋予机构养老分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作为会长,刘老师本人推行专业、专注、行业专家式的管理手法;希望分会能做到不忘初心,影响养老行业、养老从业者建立积极的养老价值观,以照顾父母为标准,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服务老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