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符号学观点下的信息系统探析

组织符号学观点下的信息系统探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上述哲学观点指导下,组织符号学从符号的角度阐述组织符号学视角下的信息系统,研究符号在组织内的使用。组织符号学对信息系统有一套系统严谨的认识,为信息系统学科澄清了一组概念,带来了一些观念,并且提供了一套方法。这也就是说,除物质属性之外,符号还具有它的社会属性,并且更贴近于信息的本质。在信息系统领域,符号的物质方面的性质首先获得广泛关注。在组织符号学中,组织被看成是由主体的行为组成的社会结构。

组织符号学观点下的信息系统探析

在上述哲学观点指导下,组织符号学从符号的角度阐述组织符号学视角下的信息系统,研究符号在组织内的使用。组织符号学对信息系统有一套系统严谨的认识,为信息系统学科澄清了一组概念,带来了一些观念,并且提供了一套方法。

(一)符号学观点下的信息的本质

时至今日,信息仍是一个没有统一定义的概念。人们曾经追问:“信息是什么?”它到底是信号还是消息,是数据还是知识,是反映客观事物还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联系?围绕这个问题,一度众说纷纭。对此,组织符号学认为,这种模糊性根源于此前大多数学者混淆了符号的本尊和它的属性。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想要研究信息,需要先从符号开始。

一个符号可能是任何事物。作为事物本身,符号有自己的物质属性。但是另一方面,符号之所以成为符号,是由于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并在这个社会中代表另一个物体。脱离了社会,符号便不复存在。这也就是说,除物质属性之外,符号还具有它的社会属性,并且更贴近于信息的本质。一个符号的意义、意图和以及它对于人们行为所产生的效果,都属于这个属性的范畴

在信息系统领域,符号的物质方面的性质首先获得广泛关注。例如在计算机通信等领域,首先用物理学等实证科学分析符号的物理和经验方面的属性,然后采用数学和逻辑学方法来形式化处理符号的经验和结构属性。对于符号的这些分析和处理仍属于“物质”方面,它们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比之下,研究相对薄弱的是符号的社会属性方面。在信息系统领域,符号的社会属性往往伴随着人、组织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其复杂性大大超出了所谓“硬科学”所能解决的范畴。对此,迫切需要一套能够有效跨越软硬交界线的理论与方法,既有能力分析符号的社会属性,同时能够维持逻辑的精确性以同符号的物质属性分析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Stamper在莫里斯(C.W.Morris)的符号学三个划分——语法、语义、语用——的基础上,对符号学进行扩展,增加物理、经验和社会三层,提出了“符号学框架”的概念,如图3.3所示。每一层都代表符号的一个属性。符号框架的六个层次可以分为两大领域:信息技术平台和人类信息功能平台。其中上三层为人类信息功能平台,描述符号的意义、意图以及使用符号的社会效果等属性。下三层为信息技术平台,主要研究符号的物理、统计和结构等属性。

图3.3 符号学框架[77]

具体而言,六个层次的研究范围如下:物理层研究符号的物理属性;经验层研究符号的统计属性;语法层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表示符号的结构;语义层研究符号与涉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指代符号的意义;语用层研究符号与使用者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示符号的意图;社会层则研究符号与行为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当把符号这六个方面的属性分析透彻时,相信有关信息的本质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二)符号学观点下的组织

符号学对于组织的看法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首先来看两段关于组织和规范的简单描述:

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有着不同的目标,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如俱乐部、政治团体、公司实体、政府机构、国家和跨国组织等。规范定义了一个组织的文化或者亚文化,被组织成员所共享,同时向组织成员施加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方式乃至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方式[81]。(www.xing528.com)

在日常生活中,规范普遍在于各类组织中,是人们对世界事物的看法的主观倾向。规范以规则、标准、规章制度、法律守则等形式存在,甚至于人们的惯例习俗都属于规范的范畴。规范由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中总结而来,同时作用(指导、协调和控制)于人们的行动上[77]

在组织符号学中,组织被看成是由主体的行为组成的社会结构。组织具有一定的目标,由此衍生出责任与任务(行为模式),并将之分配给成员主体,构成一个结构有序的整体。组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有组织的行为。为共同完成目标,成员主体之间需要互相协作,规范起着协调和控制行为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些机制的实现,无论是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都需要依靠符号来组织人们的行为,如图3.4所示。

图3.4 符号与规范[82]

从符号学的角度,组织中的“由符号到行为”的活动可解释如下:人们在组织中观察并感知符号。经过解析,一个符号可能激活若干组织内人们共享的规范。这些规范进而引起人们对待某一事物或者行为的态度上的转变。主体经过理性分析之后,采取一定的行为,而后者又会带来一个新的符号。至此,符号完成了其功能性的一个循环。从这个角度说,只有人们调整态度的时候,一条信息才实现其价值。另一个方面,规范需要被感知。只有被主体感知,规范才可能引起行为的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规范存在于人的头脑当中。有时候,它们会以书面的形式(如文字符号)体现为规则,这就是规范的符号表达。

上述引用的第二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组织是基于规范的组织。规范指导、协调和控制着组织成员的行为。一个组织的特征也反映着这个组织内部的规范。从这个角度说,规范是组织中“看不见”的结构,是社会组织这座大厦的“石灰水泥”。因此,一个组织也就可以描述成一个规范系统:即不成文的传统构成了组织的文化环境,和成文的规章制度形成了组织的官僚体系。规范的概念为文化和官僚系统提供了一个彼此联结的手段。采用规范系统的视角,分析组织最终需要分析组织中的规范[81]

(三)符号学观点下的信息系统

组织符号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一个组织就是一个信息系统,一个信息系统也就是一个组织[83]

首先,组织本身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把组织看作有机体,信息就像氧气,组织无处不需要信息。信息在组织内各个环节的高效输送意味着这个组织运作的生生不息。在这层意义上,信息系统之于组织就如同呼吸系统之于有机体,它同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和物流系统一样,为组织的健康发展输送氧气。组织的信息系统主要由人与计算机设备等主体构成,需要依靠优秀的人员、合理的流程、快捷的信息、先进的技术等方面的通力合作,才可使组织达到高效率、有竞争力的运行状态。

其次,信息系统是一个规范系统。前文指出,组织可以看成规范系统,那么信息系统当然也是一个由规范组成的系统。规范系统决定了哪些信息是必要的。对于遵守这条规范的主体来说,有了这些信息,主体就可以遵照实施行为。针对组织中的不同主体,规范可分成三种形式:只存在于记忆中的规范、对应于一条规则的规范、可交与机器执行的规范。应该说,这种对社会规范的描述和分析更接近一个官僚系统的本质[81]

最后,规范由组织成员所共享,并形成信息域[70]。因此,规范系统以信息域的形式组织并存在。在组织中信息并非从一处“流”到另外一处,而是遍布着“信息域”,如图3.5所示。主体的行为受到信息域中的“势”的影响。这些势由规范产生,并引导主体的行为方式。信息域的存在使得组织成员的行为变得有序和可预测。在组织的演化过程中,由于组成域的每条规范都有开始和结束,有保持和变化,所以信息域亦有其生有灭,有发展有变化。

图3.5 信息域概念图[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