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不单单是企业有,人有,城市有,国家有,民族有……
广州开发区这一个品牌,元年时,是Zone,一个园区。虽然歪打正着,翻译成District,但是那时的开发区除了“一亩三分地”,可谓一穷二白。经过创业者拓荒、平地、修路、搭桥,园区渐成规模,开始像那么一回事,并逐渐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
但是,由于品牌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如缪恩禄言:“我们到香港去开招商会,就感到心里不好受,外商老是讲我们国内不行,例如交通不行、路太差劲,盖多少公章还解决不了问题,办事效率太低等等。”
这很正常。投资者要在你的Zone投资,花钱,会既考虑硬环境,比如水电路桥,政策,优惠措施等等,也会考虑软环境,比如官员的修养,工作人员的素质等等。他们不想肉包子打狗,也不想被关门打狗。在大陆,事情的成败有时候就是官员一句话的事儿。这也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在有些地方,却是哭笑不得的现实。
如何让开发区的品牌真正树立起来便成为创业者们的当务之急。缪恩禄言:“我们下决心要把开发区搞起来。实践证明,我们发展起来了,外商就蜂拥而至。”
但偌大的开发区,想一下子搞起来,一下子树立自己的品牌绝非易事。按照广州开发区当时的情况,硬环境难搞,软环境更难搞。软环境是什么?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办事效率、改变思想作风、提高人的素质。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有坚持不懈、常抓常新的自我批判的决心和意志。
多年以前,有外商向开发区领导反映,说中国搞经济像搞阶级斗争一样,到处在“捂盖子”,人家来投资,可是不知道第一个要找谁?有什么事情要找什么部门?归根结底一句话,服务不到位。外商到了开发区,从内心里会把自己当成客人,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帮助,如果受了冷遇,吃了闭门羹,一定会知难而退。2014年时,我的一位商界朋友到北方去考察,不但没有见到当地招商局的局长或副局长,甚至连科长也不露面,一个干事陪着他转了一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连一句客气话都没有就打发了人家。这位朋友当然不是腰缠万贯,不是大的投资商,但是,人家自费买机票,大老远去找项目,肯定不是为了吃一顿免费的午餐。而其时,当地的开发区还属于初创阶段,放眼望去,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景象。我觉得,就算投资不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胸怀还是要有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原来“一看到记者就害怕”,原因是“我们的沟通能力不行,不知道怎么和记者交流”,“担心讲出来的话对企业不利”,但是后来,刘积仁突然发现与记者交流对他来说是一件占便宜的事情,“因为记者们知道很多,而且他可以问你,你当然也可以问他”,“我问他获得的东西可能比他问我获得的东西还要多”。
刘积仁言:“只有能够认真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看法,我们才有可能变得更理智。才能对自己认识得更清楚”,他认为那是他们“赚到的最大的便宜”。
对于新生的广州开发区而言,虚怀若谷便是打造品牌的开始。具体的表现方式为:不能视外商为下级,我来指挥你,你要听我说;为外商办事,效率要高,时间要快;竞争很激烈,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外商要有问必答,但不能不懂装懂,确实不懂的,不知道的,先告知对方,过后再作回复,但一定要有回音,不能不了了之。而对“内”,比如有人在和市里有关部门联系工作时,俨然持了“尚方宝剑”,只强调开发区有什么特殊政策,对人家“有点不谦虚”。缪恩禄对有关干部言:“开发区现在什么都没有,要谦虚一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算将来发展起来了,也不能翘尾巴。”
当然,外商走南闯北,眼界高,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仅凭态度好,服务好,还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你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当时外商非常在意的外销比例问题,这是全国开发区提出的“三为主”“纲领”——引进外资为主,出口为主,工业为主。属于原则性很强的规定。如果开发区坚持按规定办,或许就没有宝洁、没有箭牌……至少不会那么快就落户广州开发区。
这些问题的出现考验着创业者们的决策和办事能力,令外商满意的是,虽然一波多折,但创业者们“一路求情”的结局是获得“法外开恩”:广州开发区可以试点,可外汇自行平衡。事在人为。
朱森林言:“为加快开发区的建设速度,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在开发区内设置派出机构,为国内外的投资者提供业务上的方便。银行、海关、边防检查、商品检验以及工商登记、税务等部门在区内设立办事机构,开展业务。根据国家有关扩大自主权的规定,开发区给予前来投资、合作和进行贸易活动的国内外人士、企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待遇。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市政府的授权,参照经济特区的规定,审批外资引进项目,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并按照有关条例、法规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以上种种为广州开发区早日成为一个Zone增添了制度上的保证。
即便如此,对于当时的广州开发区而言,品牌显然还不够大,影响显然还不够强,翻看开发区早期企业名录,诸如搪瓷、玩具、针织布、毛纺之类极具年代感的名词像蚂蚱似的跳了出来,这些现已淘汰的产业和企业当时都是重点引进的项目,也正是后来薛晓峰所言的“小麻雀”,需要腾笼换鸟。
而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广州开发区同样受制于当时国内的市场情况、市场结构和国内技术水平、配套能力,能吸引到的外商投资项目基本上都是加工制造类企业,开发区只不过是“制造工厂”的“厂房”。可是,开发区别无选择。其时,虽然梁灵光省长很重视,省政府专门拨款3000万元作为开发资金,但是成立伊始的开发区仍然面临资金有限、管理经验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确实需要一批“短平快”的项目作为起步基础,以积累原始资金。
所谓“短平快”,即生产周期短、外汇能平衡、投资回收快。此类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居多,涵盖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玩具制造、纺织制衣、食品等门类。
“短平快”企业在开发区早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989年以后,开发区才转变方向,提出重点引进“三外”(资金在外,原材料、销售市场在外,内联企业产品市场在外)、“两高”(高技术、高效益)、“一独”(外商独资企业)项目,使引进项目逐步向技术型发展。
广州开发区在发展历程中,招商引资从无到有,呈现以下特点:
1.90%具有港资背景。
这是由于广州开发区独特的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
港资和港商是开发区当时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1984年,广州市委副书记朱森林率团到香港访问,是开发区的第一次招商会,签了7个项目。
而跨国企业与广州开发区的合作,也采取的是“曲线救国”方式,如宝洁首先接洽的是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并最终由中、美、港三方合资建设而成。
2.国际资本进入。
截至1991年底,在广州开发区投资设厂的客商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可谓与港资“平分秋色”。
3.广州开发区“三剑客”。
从1984到1991,随着落户开发区的企业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也明显提升,美特容器公司、太平洋生物医学制品公司和宝洁公司被广州开发区人所津津乐道,也成为开发区的三张名片,谷牧同志视察过美特容器公司,江泽民、彭真同志视察过太平洋公司……但凡上级领导视察、国际友人访问、专家学者参观,基本都要到这三家企业走走看看。
美特容器公司是开发区第一个较大的项目,共投入2600多万美元,是开发区第一家单独供地、单独建设厂房的企业,主要产品是80年代比较稀罕如今司空见惯的易拉罐,曾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效益最好的外资企业。
太平洋生物医学制品公司是由原省人民医院院长罗征祥引入广州开发区的,有当时顶尖的心脏外科专家张任谦博士加盟,主要生产人工心脏瓣膜。当时进口瓣膜通常要几万美元,国内患者可望不可即,但太平洋公司生产的瓣膜售价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轰动全国。
宝洁公司则更为人们所熟悉。
人们评价上述三家企业是广州开发区的“三剑客”。
4.百家企业云集,百鸟争鸣初现。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发区已有近百家工业企业入驻,财税收入达到十几亿。这十几亿是开发区的“第一桶金”,不但为西区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下一阶段在东区、永和片区拓展创造了条件。(www.xing528.com)
至此,广州开发区Zone品牌整体形象已然形成。
5.打造District品牌形象。
广州开发区显然没有沾沾自喜或居功自傲,而是试图超越Zone而形成District的品牌形象。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广州开发区实行“党政合一”机构设置;陆续开发了保税区、东区、永和区、科学城等片区;以“四区合一”“五区合一”为契机,一步步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广州开发区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所带来的外商对华投资和产业转移热潮,营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和平台,同时加大对周边土地资源的整合力度;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注重与国际接轨、厉行创新,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环境竞争力。
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广州开发区实现了资金大投入,土地大开发,环境大变化,效益大提高,经济大发展。从单一的经济功能区向广州东部新型生态新城区迈进。也已经成为一个与国际经贸直接接轨,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配套,基础设施超前的国际化、现代化工业园区。
6.科学城——开发区破茧成蝶的转变。
广州科学城于1998年12月28日正式奠基启动,城市总体规划面积37.47平方公里。是按照“美国硅谷、台湾新竹、日本筑波的规划理念,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为榜样,规划发展高新科技的业态”,以“最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的绿色生态新城”的定位来布局。
科学城规划设计科学,开发建设起点高,是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与21世纪的标志性科技工程。共分为六大区域,中心区、高档住宅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生物技术产业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区、市政设施及其他社区。
而计算机及软件、生物医药、光电子、新材料、环保产业等为科学城所青睐,很快,广东省、广州市的重大科技项目如广东光谷、广东软件园、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以及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项目如光宝科技园、南方高科、金鹏电子、韩国LG、微软、英特尔、IBM、东软集团……选址于科学城,至今聚集了300多家国家和省、市级以及跨国企业研发机构,会聚了1000多家高科技企业,3000多名海归在此创新创业。
汪洋所言“广州科学城代表了广东的未来”正在实现。
张德江参观科学城后赞叹,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都是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但没有广州科学城如此优美的环境。
在凌伟宪眼里,它是一座自然生态之城、创新之城、文化之城、宜居之城。不仅是整个广州高新技术的制高点、创新文化的聚集地,还是生态保护、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7.知识城——广州开发区3.0升级版。
如果把科学城比作开发区的2.0版,知识城便成为开发区的3.0升级版。对于知识城,人们现在可能还比较陌生,就如当年人们眼里看广州开发区。
其实,对于广州这样一座特大型城市,中新广州知识城距离广州市区并不遥远。它位于广州市东北部,距离科学城有三十多公里。从广州市区出发,有两条道路可以抵达,一是沿广州绕城高速转广河高速至九龙出口,一是沿广汕路一路东行至九龙大道。进入2015年春,在房地产市场仍旧扑朔迷离之时,进入知识城,我看到的是一个个繁忙的工地和轰隆隆的建设场景。我站在合景天峻的工地放眼望去,十余个大型楼盘已然矗立于四周,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时值南方冬季,春寒料峭又细雨蒙蒙,但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绿色植被,它们和远处的群山、近处的建筑互相掩映,营造出山水新城的宜人与美好。 自然,它离繁荣与喧嚣还有距离,但是我似乎感到那生动的富有活力的知识、智慧、人群正从四面八方涌动而来。
知识城是广东省与新加坡合作的战略性标志项目,其目的是引领创新、投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打造一座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
一组关于知识城的数据可以让我们清晰地了解知识城:
规划总面积:123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
规划总人口:约50万人。
分近期、中期、远期三期开发建设。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分析认为,广州近年来虽然面对“后有追兵”的态势,不过经济总量一直维持在全国第三城的位置,就是得益于较为全面与合理的经济结构。不过,由于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新一轮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对广州来说,当务之急正是要把抓经济增量的方式,从过去的引进为主到今后的培育为主。和南沙自贸区一样,中新知识城恰恰可以作为培育新型知识经济的平台,提升广州的竞争力。
为何选择与新加坡合作?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发展知识经济,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不行,而新加坡拥有完善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体系,对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
广州市委常委、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主任陈志英指出,中新合作是知识城开发建设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知识城的发展要进一步借鉴新加坡经验、提升合作水平;以中新合作为基础,拓展中欧、中以、中英等国际多边产业合作,实现知识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2014年12月16日,随着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挂牌,数家跨国公司有意将总部和研发中心迁至中新广州知识城。
知识城一起步,便是站在开发区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其品牌影响力自然不容小觑。截至目前,已累计引进注册项目104个,引进需用地产业项目58个,投资总额约390亿元。
最新的消息是,2015年3月10日,陈志英会见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钟平,就进一步推进拟落户知识城的中国电信创新孵化南方基地项目有关事宜进行洽谈。该项目投资总额约6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电信基础服务区、孵化经济区、创新研发区、综合服务区等四大板块。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指出,广东要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载体,打造广东经济转型样板。
这亦是知识城的使命和它所肩负的责任与重担,是知识城的品牌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