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仁爱之道——提升企业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仁爱之道——提升企业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儒家的若干道德规范中,“仁爱”是用来提高道德自律的思想基础。“仁”是孔子关于人本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仁”的内涵很丰富,但它的基本内涵是“爱人”。“仁爱”思想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素质。他们认为,要培养“商业之道在于德”的思想,必须从《孝经》开始。“仁爱”思想是实现企业宗旨的有效途径。“仁爱”思想是企业内部加强团结和增强凝聚力的基础。过分的个人主义,使上下之间、左右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

仁爱之道——提升企业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陈德述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阐释儒学中的“仁”与现代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从某个角度上说,是协调各种矛盾的工作,最基本的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而人际关系的协调最重要的是启发人的道德自觉,而达到道德自律。如果人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又能严于律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很多,有了冲突和矛盾也容易得到解决。在儒家的若干道德规范中,“仁爱”是用来提高道德自律的思想基础。

“仁”是孔子关于人本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仁”的内涵很丰富,但它的基本内涵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请教“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儒家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是得天地之灵气而生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是互助互爱的,只有这样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得到安宁与发展。“爱人”首先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善事奉父母者”;“敬爱兄长之谓悌”。孝悌是实现“仁”的根本,也是人性塑造、建立人性管理模式的开始。《吕氏春秋·孝行》篇也强调,培养仁德要以孝为本:“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儒家还认为:仁爱之心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由此推而广之去爱别人,甚至去爱物类,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尊敬)吾老(长辈),以及人之老;幼(怜爱)吾幼(儿童),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控制(管理)社会的目标就很容易实现了。儒家强调把仁爱之心施之于民众,要使民“富之”,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行“惠民”政策,要使老百姓不饥不寒,衣食饱暖,社会就会安宁和谐,社会就会有一个共同的向心力,管理的有序化就容易实现了。“仁爱”思想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日本十分重视用儒家的“仁爱”思想来培养管理干部。日本的松下电器商业学院把中国的儒家哲学与现代管理熔为一炉,对学员进行严格的教育。学院的纲领是:严守产业本份,以期改善和提高社会生活,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学院遵守的信条是:和亲合作,全员至诚,一致团结,服务社会。学院把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学员研修的目标。所谓“明德”,就是“竭尽全力身体力行实践商业道德”;“亲民”,就是“至诚无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善”,就是“为实现尽善尽美的目标而努力”。通过学习《大学》、《论语》、《孟子》、《孝经》这四部儒家的经典,来确立“商业之道在于德”的思想,以此建立人性管理模式。他们认为,要培养“商业之道在于德”的思想,必须从《孝经》开始。每天早晨,全体学员集合,各自面向自己的家乡,遥拜父母,心中默念《孝经》:“孝,德之本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然后,每一个学员,正襟危坐,双手合十,口诵“五观之偈”,进行自身反省。其五偈为:一偈,“此膳耗费多少劳力”;二偈,“自己是否有享用此膳之功德”;三偈,“以清静寡欲为宗”;四偈,“作为健全身心之良药享用此膳”;五偈,“为走人之正道享用此膳”。

松下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塑造人性,培养人的至善的仁德的。父母兄长是一个人首先接触的最亲近的人,父母对自己是最有恩德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说明他已经没有仁德了,人性已经发生了异化,怎么能可以去爱别人呢?所以,松下电器公司始终抓住“孝者,德之本也”这一基本思想,来培养人的仁德,使之实现自己企业的有效管理,实现自己的企业理想。

“仁爱”思想是实现企业宗旨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企业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企业理想。一个企业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企业理想,才能兴旺发达。事实证明,凡是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为宗旨的企业,他们必定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上下功夫。为了实现这两个功夫,必须要倾注对人民的爱,必须要有内部严格的、有序的、有效的、和谐的管理。这样的企业必定会兴旺发达。(www.xing528.com)

“仁爱”思想是企业内部加强团结和增强凝聚力的基础。现代企业是什么?在美国人看来是“一堆资本”;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群人”,是“一个人的群体”。因此,日本人主张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靠人的作用,靠人所发挥出来的协作精神。企业的领导、企业家们要以仁爱之心去对待自己的下属或员工,同样员工也应该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企业的领导与管理人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产生出内在的凝聚力。“仁爱”思想也是一个企业成为一流企业的重要条件。韩国高丽大学校长洪一植先生2005年11月在《经济人》周刊上发表的题为《21世纪韩国的企业和道德性》的文章中指出:道德性是优秀企业文化的绝对标准。立足于道德性树立企业文化,是成为世界第一流企业的首要条件。因此说,树立企业道德是比开发尖端技术和改善企业体制更重要的事情。如果说财富和权力是幸福的表面,那么道德性则是幸福的本质。文化生活的基础是道德,它决定生活的质量。道德不单是人类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道德还体现着真正生活的基础。现在,我们正体验着没有道德基础的物质丰富的严重的虚假现象。过分的个人主义,使上下之间、左右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那么,如何树立企业的道德性呢?他认为,应该宏扬传统文化。只有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固有的道德性,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企业。洪一道先生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启发性,值得深思。换言之,我们的企业要想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企业,必须要宏扬我们民族文化中的道德性,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仁爱”思想。

总之,一个企业如果实现了管理干部之间、职工之间、干部与职工之间,以及企业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仁爱之德,这个企业对内就一定有很强的亲和力、凝聚力、协作力、向心力,管理者也就具有了一定的软实力,对外就一定有很强的竞争力,也必然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