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业大学做的一个村级调查中,基于178个有效村庄数据,对公共卫生状况的调查情况如表6.2所示[22]。
表6.2 公共卫生状况的调查情况
农村公共卫生是保证农村劳动力智力、体力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中央财政每年都下达涉及农村基本的公共安全和健康服务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2009年下达的第一批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就包括免费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的检查,以及农村改水改厕项目。除此之外,国家还启动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慢性病防治等九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同时进行了农村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提出,由于乡村医生在基层承担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宣传等多项任务,同时承担着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在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保障农民健康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准备用三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并且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补贴。
目前,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取得了很大进步,促进了农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改善了饮水和卫生设施。
但是,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更好地发展来说,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与城市社区服务存在差距
在这方面,有国家投入长期欠缺的原因,也有农民相关知识缺乏、本身的健康意识不强的原因。从表6.2中可以看出,村里组织村民体检的比例只有30%,其他村庄缺乏对自身状况的关注意识。
(二)公共卫生制度的诸多环节没有建立和理顺(www.xing528.com)
由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冲击了原有医疗体系中的村级卫生组织,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解体,三级预防保健网也随之瘫痪,原来的村卫生室大多数转变为个体诊所,自负盈亏,无暇顾及农村公共卫生工作。
而且,在农村医疗服务制度上一直存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医疗产品难以区分的问题。政府在农村医疗领域的公共服务定位不清,政府投资建设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与私立的卫生机构在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供给方面没有形成区分和互补,而是经营范围不清,职责不清,导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缺失,使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不足。
(三)医疗资源是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的瓶颈
农民对农村医疗服务最不满意之处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及配置不平衡的问题。据《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2017年,我国平均每村医务人员人数为1.75人,每千人农村人口的医务人员数为1.01人。这两个数字,低于2009年的1.75人和1.19人。在乡村医务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8.3%,中专水平的占到了75.8%,而乡村医生中有59.9%无任何专业资格证。
因此,建设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在制度上促进农村医疗人才的建设,吸引更多的医疗服务人员进入农村医疗服务系统,通过各种补贴等手段消除人力资源瓶颈。
同时,医疗卫生部门要进行农村组织和制度的规范化建设,落实农村公共卫生任务。要确定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中各个主体的定位和角色。什么是农村公共卫生产品,什么是市场医疗服务,在国际上来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公共卫生应该由政府来主导,政府的医疗机构建设,应该从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来规划,以促使农村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