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民企业家:创新力量驱动农业转型

乡民企业家:创新力量驱动农业转型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民企业家能力通过学习实践经验、接受更多教育以及健康状况的改善而得以不断增长,该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实现新组合是在例行事务的边界以外行事,是企业家的创新职能。正是这个要素,构成了企业家这一现象。(二)企业家对农村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找到盈利空间。使新生产要素组合进入传统农业,乡村企业家是实现这种转换的最佳行动主体。在正式组织力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家就成为推动传统农业转变的集团力量和政治力量。

乡民企业家:创新力量驱动农业转型

企业家是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结合在一起的。

(一)企业家的作用

1.新的生产要素供给方

舒尔茨总结了传统农业的3个基本特征,并将其归结为一句:生产要素的供需规模和种类不变,给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基本途径就是生产要素的技术化,通过使用新的生产要素,使传统农业无法摆脱外来因素的刺激,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变。

如何把生产要素技术化并引入新生产要素,这是一个传统农业改造的关键问题。就当前中国农村的现实来看,改造传统农业的问题,就是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下,如何使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进入这个市场系统进行资源配置;如何使农民和农村能动地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获得社会发展的好处;如何能动地获得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新的要素资源。也就是说,如何让农业找到一个市场化的载体,进行资源的配置和生产。在人格化的意义上,这个载体就是乡村企业家。

企业家才能是人力资本的内容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中,在家庭生产中,在学生们分配自己受教育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时,以及向好的职业机遇和生活地点迁移的过程中,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农民的企业家能力,是对在某一风险过程中所发生的新事件的察觉、阐释以及反应能力,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的概念就意味着对所有生产活动都有长期的定规。引入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意味着不仅要打破过去的常规,而且要解决一个问题,因为新要素的生产可能性要取决于还不知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52]

任何给定的能力的租金都是企业家面对的不平衡状态的函数,企业家能力的数量是人们的初始能力、应付不平衡状态的经验、教育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的函数。在长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中的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生产活动一般遵循不变的规律,几乎不存在企业家能力的租金。这表示企业家能力在这种几乎平衡的状态下没什么作用,一旦农业现代化处于进行当中,由资源分配能力获得的租金就变得十分重要。

农民企业家能力通过学习实践经验、接受更多教育以及健康状况的改善而得以不断增长,该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2.“能人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对农村经济中的“能人效应”,有研究进行过观察和分析,并认为这可能与中国的社会特色有关。[53]

“能人”是一种新要素的出现或提供要素的重组,从而使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能人”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发现新产品或新产业;第二,提供新技术;第三,创建新的生产模式;第四,寻找市场、提供信息;第五,组织资源,产业化生产。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在经济生活中,革命性的变化是间断性的生产要素新组合的出现,经济发展就是新组合的均衡代替原来的均衡。熊彼特将这种新组合概括为:采用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夺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以上任何一种“新组合”的出现,都是一种破坏性创新。实现新组合是在例行事务的边界以外行事,是企业家的创新职能。正是这个要素,构成了企业家这一现象。“实现新组合是一个特殊的职能,是这一类人的特权,而他们的人数比所有具有实现新组合的客观可能性的人数要少得多。所以,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类型,他们的行为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是大量重要现象的动力。”[54]

所以,“能人效应”所产生的效应不过是企业家的作用产生的结果,或者说是企业家才能的显现。

(二)企业家对农村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1)找到盈利空间。

在传统经营方式效益较低的农业领域,企业家可以找到新的经营方式。对工业化和产业化初期的中国农业来说,有无限的商业机会,而真正缺乏的是发现机会、利用机会的人。

使新生产要素组合进入传统农业,乡村企业家是实现这种转换的最佳行动主体。乡村企业家是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共同催生的经济行为主体,具有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和对市场化、工业化过程生成的新的生产要素的了解、吸附、运用功能,乡村企业家在组织分散经营的农民、整合农村资源和社会资源改造传统农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新的生产要素或要素增量的供应者。

企业家是农业产业化的多种要素,如资本、管理能力、技术、市场信息、组织能力,是这些新的生产要素或要素增量的供应者。这些生产要素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经营中都非常缺乏,而单靠农业的自我积累,所需要的时间相当漫长。

(3)企业家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示范者,是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接受者和最有效的推广者。

使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是农业产业化的应有之义。在分散的农户运用新的农业科技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企业家是这些新的农业科技最早、最积极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发挥对农户有着示范作用。在一些模式如“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中,企业家更是通过减少风险的方式推动农业新技术的使用。

因此,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转变为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产业化农业,必须依靠一大批企业家。

(三)企业家的需求

企业家集聚越多、群体越大,该地区的传统农业改变得就越快、越彻底,而在企业家较为稀缺的地方,传统农业的改变就越迟缓。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家的作用也成为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推动力和实行者。特别是在农村基层组织受到市场化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冲击下,其组织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来自民间的企业家的推动就十分重要。在正式组织力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家就成为推动传统农业转变的集团力量和政治力量。(www.xing528.com)

具体来说,企业家对农业传统方式的改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如对荒山、废弃土地的大规模承包利用,对离乡农民土地有偿的大规模利用。

(2)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比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产品市场化;又如订单农业、园艺农业、集约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农业资源组织方式。

(3)技术和经营方式的推广、扩散。通过合作和示范作用,使技术推广的风险降低,从而使新技术、新种子等要素的使用扩散。

(4)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和要素组合。如投资到农业,或者通过企业家的企业信贷引入金融资本,或者通过项目获得财政支持,或者是引入先进的管理知识和市场信息。

(5)从中国农村发展来说,企业家也是新时期政府惠农和支农政策的重要承担者。

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扶持,除了对农业税赋的减免和增加政府对农村建设的各项投资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政府支农支出即农业现代化的引导投资。但是政府的这些惠农政策在向农民传递的过程中,由于政府机构的层级制度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不力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农政策的落实缺乏有效的支点,使广大农民无法享受政府惠农政策的直接好处。

农村企业家的出现,解决了引导农业发展的支点问题。政府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项目和龙头企业的支持,使更多农民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中来,获得政府惠农政策的利益。

相关调查指出,农村企业家在政策利用方面对周围村民的影响,“影响很大”的占40%,“影响较大”的占17%。[55]从实际情况看,哪个地方的企业家数量多,水平高,哪个地方对政府的支农政策了解得越多,能够得到的政府扶植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的项目数量就越多,资金也越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农业上,体现为国家惠农政策的力度越来越大。2004年以来,政府开始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普惠制农业补贴政策,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还有对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等。这些措施在推动农村发展和增强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企业家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前景。

(四)企业家的供给

1.企业家的生成因素

企业家体现的经营能力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促使这种能力形成的因素是什么呢?

有研究对乡村企业家创业行为特征和群体生成背景进行了研究,希望揭示企业家的生成因素和企业家的生成规律。(见表3.10)该研究得到的结论包括以下部分:[56]

表3.10 企业家创业调查

续表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农村企业家创业还处于初始阶段。农村企业家创业有几个特点:第一,自我创业,社会支持度不高。从创业资金来源、支持体系等方面来看,都来自自我积累和亲友支持。第二,就近创业。这个可从创业行业、员工来源以及创业地点看出。这是企业家对成本敏感的体现,就近创业能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即创业成本最小化。第三,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因素来自人力资本积累。这种积累是通过流动或者边干边学得到的。值得注意的是,20%的乡村企业家有当兵经历。当兵的过程一般可理解为是一种意志锻炼和人际关系锻造的过程,这间接反映了企业家的另一种能力,即具有较强的意志。

2.制度支持

企业家的成长,是一个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能否产生,最后落实到他的使用上。从以上农村企业家生成的因素和特点来看,我国在农村制度上对于企业家的支持和激励是不够的。

要推动农村企业家出现,关键因素是政府和社会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降低企业家创业成本;同时,努力为创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如在信息服务、项目推介、技术、资金等的引入方面建立有利于降低创业门槛的制度,加强政府在培育乡村企业家方面的作用。

为企业家进入农业提供政策支持,公开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支持承诺和服务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政府要集中支农资金,创造多种资金的组织形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在农村中,加强对农民农业产业化和投资创业的教育;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切实做好农民企业家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