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源农村教育现状与分析

河源农村教育现状与分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源农村教育的相对凋敝乃至一些学校的消亡,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导致农村人口的空心化,与近几十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缓慢滞后,与国家省市推进教育改革政策的阶段性演化等不无关联。迈进二十一世纪,随着河源教育“创强”工作的不断推进,省市不断加大力度进行义务标准化学校建设,2016年创建教育强镇的覆盖率达到100%,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

河源农村教育现状与分析

河源作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和农业大市之身份,全市设有乡镇99个,行政村1 152个,农业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6%以上,农村中小学校有200多所,每校在校生不足百人。

河源农村教育的相对凋敝乃至一些学校的消亡,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导致农村人口的空心化,与近几十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缓慢滞后,与国家省市推进教育改革政策的阶段性演化等不无关联。农村教育发展到今天,各种现象显示“教育末端”之困仍然存在,其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时代因素的多重叠加及积累作用,必须理性看待,理智辨析,据理深入思考。

河源农村学校的减少甚至批量减少,主要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二十多年期间,大背景是国家的改革开放。结合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大致是由四个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一是在现代化进程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于优化资源配置的考虑,开始调整学校布局,实施学校的撤点并校政策,农村中小学大量减少。1988年,全市合计有小学1 500所,中学133所。经过1997年的全市改造薄弱学校工作、2001年第二轮全市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和2004年第三轮加快撤并工作和建校工程三个轮次的调整,以及2001年启动的“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到2008年年底,全市撤并农村中小学157所,教学点减少272个。具体以龙川县紫市镇为例,紫市镇原本下辖九个行政村,原本每个村都建有一个小学,边远自然村还建有教学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过前后几轮调整和后来教育强镇的建设,撤销了紫市二中,合并了三个行政村的小学。截至2018年年底,保留了民乐东村、新民村、紫市村、新南村、仁里村、秀田村六所小学和紫市中学,撤销合并率超过30%,加上撤销的教学点所占比例就更大了。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由于农村人口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农村举家外迁现象不断增加,生源大幅度减少。根据2018年统计数据,河源市年末户籍总人口372.7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09.39万人,外出流失人口63.37万人,占比达到17%以上。人口的大量减少必然导致生源的大幅度减少,由于生源减少而导致班额逐年萎缩,学校“自然消亡”的现象愈发突出,每年都会出现农村学校无生可办、办不下去而遭遇撤并的情况,这是农村学校减少的又一重要原因和“时代大背景”。(www.xing528.com)

三是为了追求优质教育。二十一世纪初到现在,长期外出打工的父母随着经济基础的积累、生活环境的改善和交通环境的便利,出于下一代教育不能够输在起跑线上的考虑和客家地区望子女成龙成凤根深蒂固的观念,要么携带子女一起外出上学,要么把子女送到县城乃至市区去读书,这种情况在河源地区也比较普遍,成为推动农村学校生源枯竭从而进一步空心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于是乎,作为“教育末端”的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度减少,班额逐年萎缩,办学举步维艰,到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达到困顿之谷底,10人以下“一师一校”的农村学校教学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似乎成了大势所趋,而且学校面临硬件条件、经费、师资和生源等多方面问题,难以应对。比如,根据2015年数据,龙川县全县各乡镇共有244个教学点,平均师生比是1∶9.45。

迈进二十一世纪,随着河源教育“创强”工作的不断推进,省市不断加大力度进行义务标准化学校建设,2016年创建教育强镇的覆盖率达到100%,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而且从2016年开始,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河源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在教育“创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力求建成“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但是,目前农村学校运转艰难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生源、师资、教学设施还存在根本性的问题,内涵建设更是令人担忧,尽管省市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资源整合、政策帮扶和投入力度,但农村学校面临软硬件不配套、拓展的经费不足和师资短缺等突出问题的仍然不在少数,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科技活动六大功能室更是普遍缺乏,少数学校甚至“想都不敢想”,更何况配套师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