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暴力计算的热点和产业价值链

暴力计算的热点和产业价值链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暴力计算”带来的信息技术产业这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产业内风起云涌、热点频出,在社会舞台上独占鳌头、风光无限。云计算确实可以被称为一场信息技术领域内的革命,甚至对社会也必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称之为一场技术革命却并不准确。云计算模式的实现,当然需要技术与产品的支撑。在云计算技术中,网络显示了其常常被忽视的一个作用。催生物联网的技术与产品因素是传感/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与相应产品价格的降低。

暴力计算的热点和产业价值链

在“暴力计算”带来的信息技术产业这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产业内风起云涌、热点频出,在社会舞台上独占鳌头、风光无限。在娱乐界之外,信息技术产业几乎成了最善于炒作或最经常被炒作的技术性行业了。

炒作必然要使用一些足够吸引眼球的词汇,而不在乎这些词汇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甚至也没有多少人有兴趣去界定这些词汇的内涵与外延。因为一旦概念被明确界定,就不方便根据不同的目的而在概念之下装入不同的内容了。因此那些被炒作的话题,虚实相间、真假难辨。不仅让业外人士如雾里看花,就是业内人士也常常莫衷一是。准确、严谨、理性,是科学、技术与产品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技术性产业的灵魂。下面把信息技术产业在当前这个历史性转折的重大关头出现的几个热点,放在信息技术产业从历史到未来的这个参照系中来做一些严肃的分析。

前些年开始的云计算话题,曾经被一些人称为是计算机领域里的一次“技术革命”。云计算确实可以被称为一场信息技术领域内的革命,甚至对社会也必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称之为一场技术革命却并不准确。

云计算在本质上是一场信息技术产品/服务消费方式的变革。原来的信息技术产品/服务,基本都是采用自己购买、自己建设、自己拥有、自己维护的模式。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就是用户使用的门槛很高——不论是技术门槛还是资源投入的门槛。以行业用户为例,用户为了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系统,需要大量投资购买设备,需要建设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专用机房,要设立一支成规模的信息技术维护团队,甚至还要自己开发特有的应用。而这些并不是用户自己的专长,更不是它的主营业务。结果就是为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业务竞争力,用户不得不在投入和管理方面背上沉重的负担。

云计算模式的普及将彻底改变这个局面。用户只需提出要求,支付服务费,就可以获得自己期望的信息技术服务,满足对自己主营业务的支撑需求。有人给云计算总结了许多“独特”的“优势”。这里面有许多可以商榷的结论,因为许多“优势”在非云计算模式下也能实现。其实,云计算在本质上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省事。

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其实,人类科技发展的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就是围绕“省事”这两个字展开的。所以有人说是懒汉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为他们总在寻求用更省事的办法去做事情。推动人类科技发展的另外一条主线是“好奇”。

当然,除开让已经存在的服务更加方便之外,云计算必然还会带来更多的原来没有的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的变化。不过,这属于云计算的外延发展,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云计算的本质内涵。

云计算模式的实现,当然需要技术与产品的支撑。但是这些技术与产品都算不上是革命性的。云计算中的一个核心的技术就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这个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应用在IBM的大型主机中了。第一台使用虚拟化技术的IBM大型机是IBM7044型计算机。随后,该技术被用在了IBM推出的著名的大型主机IBM System/360系列及后续其他产品中。IBM当年开发出这个功能,并没有称之为信息技术的技术革命。

让云计算变得可行的,并非是突破性的技术革命。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是分别在1958年和1970年诞生的集成电路和光纤。而基础性或理论上的突破就更久远了。集成电路的基础、第一个晶体管的出现是在1947年(见图2-7),光纤理论是在1966年提出的,这两个成果分别在1956年与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让云计算变得可行的,是技术持续改引起的计算、存储与宽带网络资源成本的大幅降低;而云计算的推广又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用户使用信息技术的门槛,包括用户使用信息技术的初始投资的降低与用户信息技术技能要求的降低。这必然会加速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渗透,形成正向反馈,进一步促进计算、存储与宽带网络资源价格的降低或性价比的提高。

978-7-111-60062-6-Chapter02-7.jpg

图2-7 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的复制品

这个说法或许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因为云计算的出现,其中的一个宣传点正是为客户降低成本。为什么说信息技术成本的降低反倒成为催生云计算的技术原因?

云计算是将计算与存储等资源集中在一起供大量客户使用,服务的提交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仔细思考一下就不难明白,正是因为计算机与存储的价格大幅下降,才有企业有财力投入建立强大的计算能力池与海量的存储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正是因为宽带网络通信费用的大幅降低,企业才可以承受用远程接入的方式获得这些服务。

所以,云计算不是信息技术基础性资源昂贵稀缺的后果;恰恰相反,它是信息技术基础性资源廉价过剩的产物。

在云计算技术中,网络显示了其常常被忽视的一个作用。宽带网络被很多浪漫的学者认为是促进社会分散化、分布化的一个技术手段。人们在谈论广域网上的分布计算,在谈论利用网络与3D打印技术实现家庭式分散制造。而云计算却是在利用网络来提供集约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所以,网络的发展既可能促进分散化,也可能促进集中化。网络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

如果把一个产业分解为理论(基础研究)、技术、产品和服务这四个层次的话,云计算是在最外层的服务层面的革命。其内在的推动力量是技术与产品的持续不断改进——内层的量变引发了外层的质变,见图2-8。

978-7-111-60062-6-Chapter02-8.jpg

图2-8 技术性产业的基本层次结构

在中国,与云计算几乎同时热起来的另外一个话题是物联网。曾经有某些信息技术业内资深人士宣称:物联网是下一代互联网。这个说法已经失去了基本的技术严肃性。

互联网是一个通用的信息传递的基础性平台,它可以承载各种不同的应用,相当于工业社会中的高速公路系统。而物联网则是利用不同的传感器或数据采集设备,通过网络通信进行信号、数据等的采集和分发,从而实现不同的具体应用。所以,物联网不是通用的网络,更不是互联网的升级。而且物联网并不一定要构建在互联网之上,它可以根据需要用其他的网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物联网相当于基于现代交通系统的服务与不同类型客户的物流运输公司。

催生物联网的技术与产品因素是传感/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与相应产品价格的降低。以物联网中最常用的摄像头为例,传统的摄像机使用的是真空摄像管。它属于电子真空器件,耗电高,体积大,价格昂贵,分辨率低,可靠性不高,无法大量普及化使用。后来出现了CCD感光器件,情况有了极大的改进。但它依然属于模拟电路技术,而且价格居高不下。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全数字化CMOS感光器件,情况开始有了本质的变化。现在采用CMOS的摄像头可以廉价地生产,大批量地普及使用,所以才有今天摄像监控几乎无处不在的局面,形成了一类最为广泛存在的物联网形态,见图2-9。

978-7-111-60062-6-Chapter02-9.jpg

图2-9 今天无处不在的摄像监控

所以,物联网可以说主要是传感/数据采集技术进步的产物,虽然传统信息技术也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www.xing528.com)

在云计算与物联网这两个热潮还在发展之中的时候,自2011年起信息技术产业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大数据。

“大数据”是比物联网与云计算更为泛化的一个概念。它在本意上描述的是一种新的局面,即随着信息技术设备与网络的普及,扑面而来的各式各样的数据与信息,同时计算机拥有的“暴力计算”能力使得有可能去处理以前无法想象的海量数据。而不是因为在某些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才定义的一个新的技术概念。至于在这个词下装入哪些技术、产品或服务的模式,则各有不同的说法。所以可以说,“大数据”是计算机获得“暴力计算”能力后出现的一个必然的现象,而不是数据技术有什么新发展而导致的结果。

银行等信息技术应用的先导性行业,数据的规模在十多年前就是天文数字量级了。对数据的挖掘利用,也是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并被冠以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名词:(数据的)商业智能应用(Business Intelligence,BI)。其中的关键理论与技术,基本都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成果,以及其他在数学上早就存在的算法,并没有新的突破性技术出现。BI近十年来在不断地被应用在各个不同的行业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部分内容理所当然地被放到了“大数据”的说法之下。

但是在今天,从数据的角度来看,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之一,不是数据量的大小,而是没有完整有效的理论与方法去面对在不断随机性大量生成的、占据数据最大比重的非结构化信息。非结构化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复杂的信息形态。解决非结构化信息处理的问题,并不能只靠利用已有的方法。本书后面将会集中讨论非结构化信息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基于语义的相关技术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出路。所以,语义网等技术也被装入了“大数据”这个筐里。而语义网的概念也不是新近提出的,它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所以,“大数据”这样一个高度泛化的说法正在被持续不断地装入大量不同的内容。事实上,今天的大数据博览会已经几乎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的所有内容了,因为任何信息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数据/信息,而用了多少数据才算“大数据”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所以今天,“大数据”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代名词。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也许本来就应该针对具体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来思考,而不是用一个非常泛化的词汇来论事。未来在信息处理领域,业界可能会用一些更具体准确的技术性名词取代“大数据”这个泛化的说法。

伴随大数据热潮而再度“崛起”的是人工智能,我们将在本书的第8章作进一步讨论。

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话,在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产业曾经有一个重要的热点,那就是IBM引发的向服务转型。鉴于IBM在信息技术领域几十年至高无上的霸主地位,对它的这次“转型”作深入的分析会给认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借鉴。

IBM一进入90年代便连续三年亏损,遭遇了灭顶之灾,几乎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郭士纳接手IBM之后,开启了IBM由产品向服务转型之路。这个转变挽救了IBM,让其再次站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巅峰傲视群雄,并且在随后推出了如电子商务、On-Demand、智慧地球等一系列引领产业发展的“新理念”[3]。而IBM向服务转型这个策略,也被广泛宣传与炒作。以至于中国的《IT时代周刊》2011年第12期的封面文章“一切都可以变,除了信仰——百年IBM启示录”称:“至此,IBM由一个PC机生产大户转型为以服务和技术为支柱的更具竞争力的企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制造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见图2-10)。这显然是对IBM的天大误解,或者说这只是作者自己浪漫的想象。

978-7-111-60062-6-Chapter02-10.jpg

图2-10 2011年第12期《IT时代周刊》的封面

因为IBM起死回生的奇迹,“服务”在信息技术产业中被炒作成了最有价值的业务。“产品公司”一时成为没落的代名词。

“服务”当然很有价值,但是它在整个产业中是否具有决定整个产业方向发展的影响力,是否处于最核心的价值创造环节,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IBM当年向服务转型,是与它自己的历史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结构性变化相关的,而绝非是因为产品失去了价值,也不是因为在整个产业中服务的地位超越了产品的地位。

自计算机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计算机一直是稀缺资源,特别是IBM擅长的有强大处理能力的大型主机(Mainframe)领域。IBM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应用服务问题。它只要把一台台性能在不断提升的计算机设计制造出来,就不愁没有用户出钱来买。那个时候,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局限在有限的行业领域中,如军事、科研、金融等。这些领域或者是急需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进一步发展而必须承受使用计算机带来的高昂费用及很多的麻烦,或者是有足够的财力用得起计算机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个时候,计算机属于贵族,都是被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被精心地保护起来。使用者即使在放置终端的房间里使用计算机,也都是要换上拖鞋与白大褂,表情严肃庄重地工作。这一切塑造了IBM延续至今的高贵而冷峻的形象及相应的企业文化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步,情况发生了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打破计算机产品结构的第一类新产品是阿波罗公司与Sun Microsystems公司先后推出的工作站(Work Station)。它们与IBM、DEC、HP等公司的机器相比,价格低廉而且性能不断地快速提高。工作站的出现使得许多原来用不起计算机的用户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这大大拓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而且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的门槛大大降低,计算机不再是IBM、DEC、HP等少数几个企业才能提供的产品。信息技术产业开始了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不断有新的企业与新的产品涌现出来。

在这期间,更加具有革命性影响的产品是IBM PC。尽管它的性能比工作站还要低,但是它的价格也更加可以被普通用户接受。虽然IBM在1981年通过定义开放的架构,并推出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IBM PC 5150而对PC产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正因为PC的开放架构,以及其核心芯片与操作系统都不是IBM提供的,这使得其他企业可以没有障碍地参与其中,而IBM并不能独享市场。IBM当年显然并没有完全意识到PC将要产生的对整个产业的颠覆性影响,否则可能就不会有微软与Intel后来的成功了。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工作站与PC的普及,使得计算机从贵族走向平民,走向了普通用户,走向了办公室,走向了家庭,走向了个人。人们获得计算能力,不再需要依靠IBM、DEC、HP等企业了。他们有了别的选择,尽管性能不尽如人意,但使用更加方便,价格也更可以承受,而且“有”远胜于“无”。信息技术产业开始了向社会新一轮的进一步渗透。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到了1990年前后对IBM终于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IBM连续三年亏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新任IBM董事长郭士纳看明白了IBM已经无法再高傲地孤芳自赏。面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进步带来的计算机大量普及、低端计算机性能的快速提升,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要想继续领衔产业的发展,IBM必须放下身段,走向开放,向前更加主动接近客户,而不能只满足于提供标准的高端产品。通过面向应用加强完善服务,提供更加丰富的通用性的应用软件产品,并采用开放系统开发中低端硬件产品,IBM降低了用户使用IBM产品的门槛。它一方面用中低端产品进入新的市场与其他中低端产品供应商竞争,一方面通过推动电子商务等理念不断开拓出更多的应用领域,拉动高端需求。由此,IBM摆脱了困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就是IBM“向服务转型”的背景与逻辑。IBM没有放弃产品,而是以自己的硬、软件产品为核心,通过围绕其产品提供丰富的服务,保持其产业领导者地位,引领产业不断深化、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自1993年起,IBM连续20年出现在全美专利注册排行榜的首位,这一纪录史无前例。其拥有专利的数量大大超过了紧随其后的其他产品公司,如三星佳能索尼等,更不要说那些以服务为主业的公司了(见2.5节图2-11)。所以,说IBM是一家服务公司显然是不符合真实情况的。准确地说,IBM是一家以产品为核心,通过其丰富的服务,让客户方便、有效地使用其产品从而创造价值的综合性信息技术企业。

今天,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持续进步已经引发了一场新的变化。那就是曾经被认为是“低端”的PC服务器,其处理能力已经越来越逼近高端计算机了。在全球范围内,非PC服务器类的中高端计算机所占的比例正在快速下降而被边缘化,IBM曾经赖以立命的中高端计算机市场正在无可奈何地被相对廉价的PC服务器吞食。一个新的致命威胁已经向IBM逼来。如果应对无方,灭顶之灾不久就会再次降临在IBM这个行业领导者的头上。而从这个变化中获益最大的,显然是微软这个一直在PC平台上顽强努力的软件企业,以及提供核心芯片的Intel。

IBM一旦没有了自己的产品——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而只剩下所谓的服务,它还能有当年的成就与地位吗?这是一个无法用推理来严格回答的问题。但是如果看一看纯粹做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EDS(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的结局,答案应该不难得出。

EDS最初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信息服务部门。自1962年从通用汽车公司独立出来开始,就一直以信息技术服务为核心业务,而基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自有产品。1984年,它被通用汽车收回旗下,次年EDS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服务企业。1996年,EDS再次独立。到2002年,EDS已经成为拥有员工近14万人、经营范围遍布60个国家的大型跨国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当其他从事服务业务的企业都渴望获得用户长时间的服务合同的时候,EDS却因为与美国军方签订的一个十年的服务合同而在2000年前后陷入严重危机。它用了几年的时间才从中恢复过来,但是依然步履维艰。最后在2008年,它被传统的产品公司HP收购而结束了其作为一个国际化顶级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46年历史。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显然并没有很多人宣扬的那样风光无限;产品公司也远非有些人说的那样日薄西山。

事实上,产品始终是任何一个技术性产业的中坚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