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角度是指集团需关注的风险点,即集团哪些方面或哪些领域会存在组织协同风险。Rachel Davis和L.G.Thomas(1993)以及韩敬稳和彭正银(2011)等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协同效应。一些研究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角度研究协同效应。卡普兰和诺顿在《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一书中提出,影响组织协同效应的因素有人力资本开发、知识共享、战略主题协同等。王彤(2001)认为人力资源会影响组织的协同效应。傅元略(2003)认为财务资源可以给企业带来协同效应。Jari Juga(1996)发现企业可以通过后勤这一价值活动中的流程通畅、成本节约和资本规模效应创造组织的协同效应。Vijay Mahajan和Yoram Wind(1988)认为销售、经营、投资和管理方面的协同会影响组织整体的协同效应。综合这些研究,影响企业实现协同效应的价值链因素有财务、销售、后勤、投资、人力资源、战略等。
有研究认为企业协同效应的实现还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卡普兰和诺顿(2006)认为企业的组织形式会影响到企业的协同效应,例如职能型组织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不紧密、效率低的问题;多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存在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和规模效应的问题;而矩阵式组织结构会造成职责划分不清、纵向领导与横向领导之间利益出现冲突。丁铭华(2008)认为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会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创造。Vijay Mahajan和Yoram Wind(1988)认为企业所处行业类型会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创造。比如,共享客户会为非耐用消费品行业和工业原料行业带来协同效应,但不会对耐用消费品行业、资本产品行业等其他行业带来协同效应;共享市场项目仅会在非耐用消费品行业中产生协同效应;从其他战略业务单元采购仅会在耐用消费品行业中产生协同效应;管理协同仅会为资本产品行业和半成品行业带来协同效应,而在其他行业中不发挥作用。应可福和薛恒新(2004)认为组织结构、信息沟通和企业规模等因素会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实现。麦肯锡7S模型提出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和共同的价值观会对企业协同效应产生影响。付平(2011)提出业务单位之间的协同会为企业带来协同效应。罗伯特D.巴泽尔和布拉德利T.盖尔在《战略与绩效——PIMS原则》一书中提出业务相似度会影响企业的协同效应。综合这些研究,影响企业实现协同效应的企业内部环境因素有组织形式、企业规模、企业所处行业的类别、企业文化、信息沟通、管理风格、业务单位之间的协同和业务相似度等八个要素。
另外,还有研究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协同效应。企业内部资源因素有企业资产、员工技能、知识资本、形象资源等。应可福和薛恒新(2004)认为企业资产会影响企业的协同效应。麦肯锡7S模型认为员工技能是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因素之一。陈通和王辉(2008)认为包括人力资本、市场资本、技术资本、制度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内的企业知识资本会影响企业的协同效应。罗伯特D.巴泽尔和布拉德利T.盖尔在《战略与绩效——PIMS原则》一书中提出共享企业的好形象可以给企业带来协同效应。
除了前述的企业整体、企业价值链、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资源因素这四大类影响企业协同效应实现的因素外,S.X.Zeng等(2007)认为文档协同也是组织协同的一部分。
根据组织协同风险的定义,企业无法实现协同效应就会面临组织协同风险,因此上述影响企业实现协同效应的要素也是导致企业面临组织协同风险的风险点,这些风险点可以作为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的报告角度。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分类方式,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的报告角度可以分为企业集团整体、企业价值链、企业内部环境因素、企业内部资源因素和企业文档协同五大类。设计的报告角度具体内容如表11-1所示。(www.xing528.com)
表11-1 组织协同风险的报告角度
每一报告层次都有其负责的报告角度,按照各级报告层次的工作范围,可将报告角度与报告层次进行对应,其对应方式如图11-7所示。集团总部报告集团整体的组织协同风险以及业务单元间的组织协同风险,业务单元报告企业价值链、内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方面的组织协同风险以及职能部门间的组织协同风险,职能部门报告文档方面的组织协同风险。
图11-7 报告层次与报告角度的对应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