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集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主观风险因素和客观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人的故意犯错或舞弊等不良企图导致企业经营目标受到影响的人为风险因素。本书侧重于探讨客观风险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而对于主观风险因素,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讨论。而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企业战略执行偏离战略目标是企业战略风险的内在因素。这种由战略性决策引起的风险称为战略风险。

集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化竞争格局下,企业生产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企业面临各种风险。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主观风险因素和客观风险因素。

主观风险因素包括道德风险因素和认知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人的故意犯错或舞弊等不良企图导致企业经营目标受到影响的人为风险因素。认知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人的心理认知偏差造成的理解错误以及非故意行为引起的企业经营目标偏离的人为风险因素。

客观风险因素是指客观存在的,非因人为意志所改变的风险因素所带来的损失或机会发生的可能性,是实质性风险因素。本书侧重于探讨客观风险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而对于主观风险因素,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讨论。

客观风险因素可能来源于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可能来源于企业内部。美国COSO委员会(2004)按风险来源将企业风险分成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内部风险包括基础结构风险、人员风险、流程风险和技术风险。不同的学者对风险的界定不同,对风险分类的标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如,英国保险及风险管理人协会将导致企业风险形成的内外部因素归纳为四类,即: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灾害风险。企业既要面临来自外部的战略风险(包括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偏好、产业调整、竞争等的变化)、财务风险(利率汇率信贷等的变化)、运营风险(董事会组成、文化、规章制度等)和灾害风险(合同、自然事件、社会事件),也要面临企业内部的战略风险(研发、人力资本)、财务风险(流动性和现金流)、和运营风险(会计控制信息系统),还要面临企业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带来的风险,如企业供应链、并购整合、财产、人才招聘、员工、公众进入、产品及服务等(如图3-1所示)。

图3-1 风险形成图(IRM,2002)

CAS将企业风险划分为灾害风险、金融风险、运营风险和战略风险四类。巴塞尔委员会和国际证券组织联合会(IOSCO)指出,企业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清算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汉斯·乌里希·德瑞克(2004)认为企业风险主要有五类:组织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和外部风险。John J.Hampton(2009)也指出企业风险可以分为三类:商业风险(business risk)、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和灾害风险(hazard risk)。商业风险包括企业的产品、服务、技术、消费者偏好等;财务风险包括企业的现金流、高利率成本等;灾害风险包括资产的物理损害、火灾自然灾害。这些因素属于可保风险范畴。我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认为,企业风险可以分为5个大类: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以及51个明细分类。战略风险是影响整个企业发展方向、整体效益和生存能力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产业结构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战略规划风险、“走出去”风险、改制风险和投融资风险7个二级风险。运营风险包括安全环保风险、执行风险、技术风险、集团管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产品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研究开发风险、资源保障风险、销售管理风险、采购管理风险、物资管理风险、科技研发风险、制度执行风险、存货安全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文件体系建设风险等23个二级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市场信用风险、客户风险、汇率和利率风险、证券市场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商品策划风险和行业风险9个二级风险。财务风险包括。现金流风险、账款管理风险、存货风险、成本费用风险、财务控制风险、资本运作风险、资产风险和关联交易风险8个二级风险。法律风险包括合同管理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法律纠纷风险和合规风险4个二级风险。

从上述分析可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企业集团以产权关系为联结,其内部各经济单元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性,导致了风险在企业集团内部普遍存在,风险在利益相关的企业间的动态传递更为突出。从宏观层面来看,宏观经济环境的风险会通过经济系统或产业链条传导到企业,如金融危机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从中观层面上看,产业链上企业风险会通过供应链条对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产生影响;从微观层面上看,集团内部风险会通过利益组织相互影响,企业内部的风险会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即采购—生产—销售进行传递(叶建木、邓明然,2005)。基于上述文献,我们认为企业集团风险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战略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协同风险,如图3-2所示。

图3-2 企业集团风险

(一)战略因素(www.xing528.com)

企业战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进行战略定位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强竞争优势,解决企业未来的盈利问题(安索夫,1988)。战略风险的产生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表现为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无法匹配外部环境的变化,无法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而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企业战略执行偏离战略目标是企业战略风险的内在因素。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如何控制和防范战略风险。一些学者认为,战略本身存在风险。这种由战略性决策引起的风险称为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来自产业风险和企业风险两个层面,同时也受到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等外部因素和信息、企业家精神等内部因素的影响(Baird,1985)。此外,企业战略资源、竞争能力和公司战略的不和谐也会引起企业战略风险(刘建国,2006)。而战略执行阶段的风险则是由战略未能有效实施或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削弱了原定战略的执行能力而引起的(Simons,1999)。它包括资源损伤风险、能力短缺风险、流程运营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王翔等,2005)。而另外一些学者则从战略及其影响因素出发来理解战略,认为战略风险是影响企业发展方向、生存能力或公司业绩等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将导致管理者实施其原定企业战略的能力被严重削弱。Torben J.A(2005)从战略管理流程的角度来分析战略本身的风险,从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的整个过程中,分析各种活动偏离企业实际制定的目标而造成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集团战略风险包括战略制定风险和战略执行风险。

(二)运营因素

运营风险是企业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所处环境或内部因素而导致的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不利影响。企业集团运营风险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为运营环境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相关风险;第二类为运营活动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活动、采购业务、生产活动、销售业务、资产管理、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等相关风险;第三类为运营手段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传递、信息系统等相关风险。

(三)财务因素

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但目前对于什么是财务风险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大体来说,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负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到期偿还债务的不确定性,没有负债便不存在财务风险(Whitaker,1999)。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中各种难以预计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财务收益偏离预期目标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按全过程划分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资金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刘恩禄、汤谷良,1989)。本书从广义的角度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它包括:(1)筹资风险,即企业由于筹集资金所导致的收益不确定性或偿债能力不确定性;(2)投资风险,即企业由于资金投至项目或证券产生的收益偏离目标的可能性;(3)营运资金风险,即企业由于应收款项回收不及时、无法回收,外部资金筹集不及时、不足额造成企业营运现金流不足所带来的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可能性;(4)收益分配风险,即企业在进行净利润分配时,分配方式和分配比例的选择给企业未来经营带来的不确定影响。

(四)市场因素

市场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所独有的概念,不同的经济行为会面临不同类型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指企业面对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供需变化、竞争变化、价格变化、市场结构变化等因素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五)协同因素

协同的概念古来有之。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便提出了“1加1大于2”的思想,即“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和”。协同效应可以理解为企业整体效益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的效应,这种效应的结果可以用投资收益率表示,即整体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各组成部分的投资收益率之和(安索夫,1965)。协同包括很多方面,有组织内部的协同,也有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协同(比如供应链的协同)。而集团的组织协同应该指组织内部的协同。集团的组织协同可以理解为:企业集团各部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集团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价值之和。

组织协同风险可以直接从组织协同的定义推导出来。根据丁铭华(2008)的研究,组织协同风险可以理解为组织整体缺乏以至丧失协同作用,组织各种有用力量相互抵消,最终导致整体效益小于部分效益之和的可能性,即“1+1<2”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