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的聚集性与特征

城市的聚集性与特征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是城市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所以,聚集性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由于人口聚集性是城市的基本特征,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以人口数量作为划分城市的标准。而在城市中,每一项活动都会有足够多的个体与之相适应,从而降低了风险。可以认为,聚集经济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动因,国家的存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承担者的多样化是城市产生的现实力量。

城市的聚集性与特征

(一)聚集性

城市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聚集。城市是城市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就其本质而言,城市是聚集经济及其社会承担者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在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伴随着聚集经济。从理论上说,聚集经济既是城市这种空间组织形式产生的根源,又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城市的聚集经济效应是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因空间聚集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或经济效果。城市由于所具有的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权力资源、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优势而具有较强的聚集功能,在区域范围内能够更有效地聚集人口、产业、资源等要素,形成规模化效应。同时还可以更经济地获得专业化的要素和人力的投入,以更低成本获得技术信息和公共产品,增强企业的互利性和关联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实现劳动的高效率产出、财富的高效率创造和价值的快速增值,实现城市经济规模和空间规模的膨胀;促进物质要素和人口向城市聚集带来城市社会形态的升级,形成比周围农村更为文明进步的城市社区形态和城市生活方式,带来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化。所以,聚集性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城市的规模经济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不仅可以节约运输、信息收集等交易费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供水、供电、交通、公共管理等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社会公共活动成本;二是在城市现有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城市功能调整或城市空间布局的改变都有可能在资源重组过程中,通过各种资源和要素的重新整合提升城市的整体经济效益。

城市的聚集性首先表现为人口数量的密集。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是城市区别于农村的主要标志,即在城市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居住和工作地点的密度很高,人口和就业密度很高,与人口相关的住宅、商业和工业等高度密集。城市是人口与人才、经济与科技、知识与财富最集中的空间,能够产生巨大的聚集经济效益和聚集社会效益;大量生产和生活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狭小的空间中,劳动力和资本与土地的结合方式明显不同于乡村。由于人口聚集性是城市的基本特征,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以人口数量作为划分城市的标准。其次表现为生产的集聚,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聚集。第二产业在地理上集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各部门都能享有聚集经济效益。最后表现为交换和消费的聚集。即城市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还能提供便利的交通、信息条件,最终导致消费活动的集聚。

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聚集意味着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些特定而且有限的范围,如果聚集同时还带来了厂商成本的降低,那么我们就认为存在聚集经济。换句话说,厂商为了追求成本的降低而愿意集中到一起,城市由此产生了——这恰恰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920年提出的观点。当然,当聚集经济刚刚起步时,它只是集中消费和转换分散经济所创造剩余产品的基本形式。随着国家的产生以及聚集经济中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承担者的多样化,城市的产生才变为现实。聚集经济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动因,国家的存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承担者的多样化是城市产生的现实力量。城市地区一旦出现,聚集经济就为城市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因为企业的区位除了受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中间运输等因素影响外,还要受规模利益和集聚利益的约束。而城市除了可以提供交通、能源等服务外,还可以提供科研力量、商业服务等多项有利条件,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密切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的是一定区域某产业总产出增加而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后者指的是经济活动集中于城市引起的成本节约。

英国学者K.J.巴顿将聚集经济效益划分为十大类:①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促进城市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反过来反映生产和配给总成本的降低;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减少实际生产费用;③在提供某些公共事业服务之前,需要有人口限度标准,交通运输业更是如此;④某种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地区有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进口的需要,也为成品的运输提供便利;⑤日趋积累起来的熟练劳动力汇聚和适应于当地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安置制度;⑥有才能的经营家与企业家的集聚;⑦金融和商业机构的优越性,能在筹措资金和管理投资方面提供很大的帮助;⑧同小的中心相比,城市集中能经常提供范围更广泛的设施;⑨工商业者可以面对面地打交道,增进信任,交流思想;⑩刺激企业进行改革。

聚集经济产生的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空间集中能够产生规模经济利益。空间上的集中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大规模的本地市场有利于发展地区范围内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从而降低生产费用;城市规模越大,越有利于资本、投资者和劳动力的汇集,而人口的聚集使市场扩大,容易产生新观念、新产品、新工艺,企业可投入更多的资本以获得规模效益。其次,空间集中所产生的大数法则利益。经济活动涉及众多参与者,如果分散在较大的空间的话,交易的风险就会增大。而在城市中,每一项活动都会有足够多的个体与之相适应,从而降低了风险。再次,空间集中的互补性利益。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支持或配合。最后,空间集中能产生信息传递利益。空间的集中使交往的次数大大增加,便利了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

就本质而言,城市是聚集经济及其社会承担者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的出现是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集聚的过程。聚集经济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强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以后,无论手工业还是商业,都是建立在社会分工或产业内部分工基础上的社会生产方式;每一个生产单位所承担的是社会产品的某一特定部分,或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某个特定环节。可以认为,聚集经济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动因,国家的存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承担者的多样化是城市产生的现实力量。

18世纪下半叶,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的迅速发展,机器的产生促使城市工业迅速崛起并带动贸易、金融等产业的发展,加剧了各种要素在城市空间的聚集,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诞生。与此相伴随的是,城市经济功能的日益突出,尤其是区位条件较好的大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得到强化。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整个世界进入了以现代城市为发展取向的历史阶段。现代城市无论其规模大小,在一定范围内都将是物质、能量、信息、资金流动的中心。现代城市与前现代城市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一,聚集经济与分散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城市已成为聚集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心;其二,城市的人工环境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适聚性空前提高,但城市生态问题有了新发展;其三,聚集空间的形成,基本上摆脱了自然要素的束缚,并且其形式呈多样化发展;其四,大城市发达的金融机构可以为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提供有利条件,能经常提供范围更为广泛的文化、娱乐、科学教育等设施,有利于吸引高级管理者和科技人才。这说明,一方面,城市作为一定的地域中心,在一定地域的分散经济的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现代城市所具有的空前强大的聚集经济功能,也可以依靠充分发展的人工环境系统来保证。虽然城市发展在空间上还不足以完全摆脱自然要素的束缚,但现代城市较之以前的城市仍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开放性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不断同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并在这种交换中实现系统的动态演化。因此,开放性是城市经济有机体的本质属性。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城市作为人类各种活动的集聚场所,通过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与外围区域(腹地)发生多种联系,通过对外围腹地的吸引作用和辐射作用,成为区域的中心。外围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因此可以说城市与区域相互依存,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依城市而兴。

城市的开放性体现在城市经济与外部经济的联系上。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时刻与外界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城市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一是靠城市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功能;二是靠城市与外部的经济联系,依靠与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吸引和辐射机制,构成了城市经济多层次、多方位、多功能的开放系统。城市必须依赖农业的剩余支撑城市的生存,乡村是城市生产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从而使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乡村经济对城市经济的依赖性增强。同时,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存在着空间分工,在区域经济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区域经济正是通过城市经济与外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城市中,各类城市聚集程度的加剧,促使社会分工为适应市场需求而进一步细化,从而从根本上推动了城市功能从单一走向综合,使城市累积起更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别。

城市的开放性体现在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技术扩散、信息传播以及城市信息中心和运输枢纽作用上。如城市中现有的劳动力经常面临城市外部移民的竞争,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农村或小城镇,他们对工作条件和收入的期望值通常低于城市原有的劳动者,与城市原有劳动者争夺工作机会,迫使原有劳动者降低收入要求。再如,一个城市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时,企业就会将资本转移到劳动力相对较为低廉的地方去,从而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资本流动的同时又带动技术的扩散和产业的进步。

城市的开放性体现在城市经济对国际资本和世界经济的依赖性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经济不仅是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全球化使得城市的职能和影响突破了国家界限,不同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所处的层级主要由该城市吸引国际资本的能力决定,其对资本的吸引力越大,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越高。如通常在世界城市体系的顶部,是一些被人们称为“世界城市”的特大城市,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支配和合作功能,并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三)区域性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着每个城市的特点;城市发展产生的辐射和吸引力同样影响和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使城市与区域的各要素配置到最适合其发挥效用的地域空间,增强了城市与区域的秩序感和时空感,使城市与区域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城市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这种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它们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在由城市与其相应的经济区域所组成的经济网络中,城市一般发挥着龙头的作用。(www.xing528.com)

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城市彼此联系构成不同的城市体系,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在城市体系的经济辐射区域,又形成不同范围的经济区域。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空间上是点—面关系,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通过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各种网络媒介和桥梁实现。如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资金流动网络以及人口流动网络等,这些网络通过城市这些节点连接起来,对内保证区域系统的正常运转,对外促进城市与区外的沟通与交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辐射力将打破过去城乡和地区行政的界限,进行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与协作。中心城市联系与影响的范围是与这个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其影响的范围越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是以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为前提,以自身生产的发展和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为必要条件的。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势能向外辐射和向内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势能减小,影响范围收缩。随着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要素被新的中心吸引而外流,到一定阶段出现经济中心的替代现象,即中心城市的空间转移。这里所谓的中心城市并非是指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而是指城市在区域或国家所处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地位。它是城市的各种功能、作用的集中概括和最高形态,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根据城市与区域的辐射力与集聚力来划分,分为向心型和离心型。向心力和离心力是城市空间增长的两种主要力量。这一思想最先源于美国地理学家科尔毕,他于1933年提出了向心力与离心力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向心型是指区域向城市的集聚力大于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力。一般发生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区域人口、生产要素从空间上的分散状态向城市节点集结、汇集。离心型是指集聚力和辐射力之合力背离城市,从城市指向区域,表现为城市的人口、生产要素离开城市,流向区域,并呈分散状。

根据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空间效果来划分,分为外延型和飞地型。外延型是指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合力作用在城市地域,使城市逐渐由内向外推进,使郊区城镇与大城市在地域上连成一体,成为大城市的组成部分。飞地型是指集聚力和辐射力之合力作用于城市之外的某一空间地域,其空间效果表现为城市在扩展过程中新城区与老城区在地域空间上隔离,但在职能上保持密切的联系。

单核心、双核心和多核心城市区域。单核心、双核心和多核心城市区域是指在区域内以一个、两个和多个核心城市为中心城市,核心城市一般是区域的增长极

区域中心城市是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枢。在带动和组织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往往以区域生产中心、流通中心、管理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以及区域创新中心的身份起着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都表明,一个相对完善的区域经济系统或经济区,都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空间组织。但尽管如此,由于区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区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规定着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城市的兴衰与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等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得城市的性质和职能呈现不同的特征,如我国的城市可分为发达地区城市和不发达地区城市。这两类城市的自身条件和发展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发达地区的城市在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在上述方面显然处于劣势。

(四)高级性

高级性指的是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或是主导产业明显高于作为对照的城乡边缘区和乡村经济。这种现象不是现代城市所独有的,而是自城市出现以后就一直存在着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共同趋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是城市产业部门特别是城市的三次产业部门按市场需求结构形成合理、恰当的比例关系,使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其次是城市产业结构在更高的档次上实现比例协调,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表现为: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级演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的阶段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占优势的阶段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优势演进。其转变形式有二:一是横向高级化,即各产业趋向高增值化目标;二是纵向高级化,即产业结构总体迁升发生质变。

根据对国内外城市的大量研究,有些城市是在生产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些城市是在商业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形成后,就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的表现有二:一方面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调整。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看,实现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联系,像一些发达城市如纽约巴黎和东京等,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占很大比重。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差距表现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差异上。纵观历史,城市的产业结构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城市产业结构总是高于乡村地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关。城市经济以工业为主,特别是重工业成为带动城市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次,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技术水平的进步有关。随着技术水平的升级,所需要投入的固定资产的数量在增加,这要求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才能补偿巨额的投资,而城市才具有这样的市场潜力。最后,与城市经济的聚集性有关。城市的经济活动聚集在特定的空间中,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另一方面加强了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使城市成为创新活动的源泉。

(五)层次性

在一定区域中,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通常是由若干个城市共同组成具有一定等级层次的城市体系。同时,一个城市很难拥有实现其生存、发展的全部功能,因此必须由若干不同层次的城市构成城市体系。这是因为在发展经济学中,比较优势是一个重要概念。国家、个人的发展都要发挥比较优势,城市发展也不例外。一个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既存在竞争又存在联系,因此,它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产业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只能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而其他产业发展可以依赖于其他城市来进行。在城市体系中,有作为核心的大城市,也有作为次级城市的中等城市以及小城市,它们共同协作而承担较为完整的经济和社会职能。如美国纽约是由中心城市和多个卫星城市组成的城市综合体。再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适度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同时,各中小城市和诸多城镇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并举、城市等级更加完善的结构。

城市发展的层次性不仅表现在人口和用地规模上,同时表现在生产力水平等其他方面。城市体系是构成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城市组合,这些城市作为一个系统相互作用的主体,不仅创造了一个国家或区域增长和发展的格局,也形成了这种格局的空间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