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总体质量是上述专项指标协同作用的结果。尽管从纵向的角度来说,城镇化总体质量在逐年提升,但是相对于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质量一直是滞后于人口城镇化率的。以往的研究认为人口城镇化率滞后于工业化程度,人口城镇化率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率。但对城镇化质量滞后于人口城镇化率关照不够,今后应在以下方面予以关注。
第一,在对待城市化的步伐上要积极稳妥,保持城镇化的合理速度。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状况,保持适当的速度,不能把城市化简单理解为城镇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在全球竞争格局和中国转型升级的大格局下,中国未来新型城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按照每年1%的速度增长,未来中国城镇化将是内涵城镇化和外延城镇化并举,“重在质量”,一方面解决1.6亿人的不完全城镇化问题,另一方面继续解决3.6亿左右新增人口的城镇化。⑮在具体操作上,要尊重规律,因势利导,不能强制城市化或者“被城市化”。第二,从制度配套的角度来讲,要构建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协同推进的制度体系。城镇化最本初的含义就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和农业土地向城市土地转化的过程,那么,从农村人转移为城市人,或者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土地,必然涉及如何保护农业、农村问题,也涉及如何处理好农民和市民的关系问题。公共财政制度如前文所述应该是城乡一体的均衡财政制度。那么,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应该如何推进呢?具体来说,应该逐步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户籍福利,实现城乡均等,实现农民与市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包括宅基地上市及农村耕地流转制度,逐步使农民的存量土地权利变为流量土地收益。
第三,在全国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规模取舍上,要因地制宜,规模适当。要打破市场分割和产业趋同的恶性竞争行为,充分实现建立在各地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内市场充分一体化。城市的资源聚集和自由流动能够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及分享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从而提升经济效益,这是城市的优势。但是过度聚集将会导致负外部性以及交通、就业、住房、治安、贫富差距等问题。要把握城镇化空间聚集的度,使城镇化聚集最大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效益,最小化规模不经济、外部经济的成本。
第四,在城市规模和城市间发展关系方面,要走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和联合发展的城市集群化道路。⑲改变单纯走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发展的道路,因为中心城市可能优势太大,可能带来极化效应而弱化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因此应该让空间上接近的若干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紧密联系起来,以便互相补充、相互配合,使处在城市群或城市带的每个城镇都能享受到城市群的正外部经济。
①刘耀彬,李仁东.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5):1-2.
②赵雪雁.城市化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6(1):150-155.
③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④赵雪雁.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评价[J].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5):69-74.
⑤常阿平.我国城市化质量现状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3):49-50.
⑥牛文元.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7(4):22-23.(www.xing528.com)
⑦王忠诚.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8(6):32-33.
⑧王家庭,唐袁.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12):127-132.
⑨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9,28(6):1508-1515.
⑩吕庆华,芦红.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9):1476-1482.
⑪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182-186.
⑫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30(11):1931-1946.
⑬曹飞.陕西省城镇化质量测定与提升对策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25-329.
⑭董长虹.Matlab神经网络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88-89.
⑮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