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是指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规范性等形式特征。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令的规定,任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同国际接轨,1993年国家依据统一税收、合并税种、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减少优惠、加强征管的原则,在税收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为保证国家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有效组织税收收入,使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模化,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严谨、合理、准确、高效的税收管理程序和制度。[1]
税务管理作为管理的一种类型,应该具有管理所具备的要素和功能,因而不难得出税务管理的概念。所谓税务管理,是国家依据税收分配规律而制定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对税收分配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调控和监督,以保证国家税收分配职能作用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税务管理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税务管理的基本要素
1.税务管理的主体
税务管理的主体是代表国家执行税收分配活动的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税务机关包括负责税收管理的机关,为保证国家税收职能实现而制定税法、打击税务犯罪、惩治涉税犯罪行为的国家机关以及负有行政协税义务的其他机关。狭义上的税务机关通常指国家税务总局下属的税务系统。本书所说的税务管理的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狭义的税务机关。这个主体是一个多层次的管理主体,上到国家税务总局,下到各基层税务所,各层次间相互联系。整个税务管理活动就是在这些不同层次的管理组织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合力的推动下进行的。每一个层次的活动都影响着其他层次与整体组织的活动。因此,要提高管理效率,必须站在系统论的角度和一体化的高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模式,协调运作,整体推进。
2.税务管理的客体
国家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活动全过程中涉及的人、财、物、信息等都是税务管理的客观对象,所以税务管理的客体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它不仅包括纳税人和征税人、税收资金和行政经费,也包括各种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方法的运用、机构的设置、信息的处理及其他各种因素。税务管理客体的每个因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各因素也相互制约。如果征税队伍不纯洁,其他管理就会成为空谈;而资金管理不善,征收活动就丧失了基础。因此,税务管理的客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活动的全过程,要搞好税务管理,就必须扎扎实实、认真细致地抓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3.税务管理的依据
税务管理的依据是税收分配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国家颁布的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税务管理作为一种行政管理,要依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只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才能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同时,税务管理又是一种法治管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税收的本质所在。因此,它必须以国家制定的各项税收法律、行政规章制度为依据,依法治税,而不能靠主观臆断行事。税务管理是发展变化着的,在管理过程中应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及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税务管理的目的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为了达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必须要征税。不可能存在不征税的政府,也不可能存在脱离政府的税收。为了保证税收这一功能的实现,政府制定各项法律制度来加强税务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税务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国家税收分配职能作用得以实现。
(二)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税收管理活动是伴随税收分配活动同时进行的,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总的来说,税务管理的内容包括不断完善征管法规和征管制度,规范征管行为,建立健全对征纳双方的监控机构和税务司法机构。
1.税收法规管理(www.xing528.com)
税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既是国家税务机关征税的法律依据,也是纳税人纳税的法律依据。纵观世界各国,特别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已将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纳入法治轨道,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税收法律体系,且有很强的刚性,通过严查重罚,树立起威慑力量,增强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每一个税务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国家税法,严格依法征税,而每一个公民都应自觉依法纳税,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依法治税的良好风尚。
2.税务决策管理
决策是指税务机关对税收分配全过程中各种可行方案进行选优抉择的职能。税收分配活动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存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有关这一问题的决策,体现了税务管理的实质,也是税务管理活动的起点和贯穿其中的运行依据,否则税收活动将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在目前客观经济条件下,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何选择税制模式和税制结构,是选择所得税还是选择流转税作为主体税种,抑或是选择“双主体”;所得税类中是以企业所得税还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在流转税类中,增值税、消费税如何有效配合、相互补充;税收管理权限的集中或分散程度如何把握;宏观税收负担确定在什么水平为宜;等等。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税制改革也必须不断深化,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提高税务决策水平,才能为税收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3.税务计划管理
税务管理的计划职能是指税务机关为执行税收决策,对税收分配活动进行具体规划、安排并组织实施的职能。如果认为搞市场经济就应排斥、否定任何对经济的计划管理,那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事实上,即使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也仍然重视运用财税管理的计划职能,为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服务。一方面,税收既有为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职能,又有实现国家经济调节目标的经济职能;另一方面,税收决策必须通过具体的计划来组织实施,没有发挥计划职能的作用,再好的决策也只是一纸空文。
4.税务行政管理
税务行政管理是指国家税务机构的设置、运转和税务人员的组织管理。税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经费的到位是实现税务管理的保证。税务机构的设置,要考虑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区域、财政管理体制等因素,合理布局,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不断提高税务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税务人员的配备,要根据机构的需要来定。在保证税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达到机构和人员的最大精简、经费开支的最大节约,以真正实现管理的效益化和现代化。为适应客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税务机关要不断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税务行政管理体系;要完善国家税务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税务管理干部队伍,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税务行政管理体制。
5.税务稽查管理
税务稽查管理是实现税务管理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内容包括缉私和检查两部分。检查又包括税务查账和对外调查取证。为了保证税收决策与计划的实现,对管理主体、客体、管理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与控制是必要的。
税务管理是通过税收政策、制度、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的严格稽查、准确的会计核算来监督控制税收分配及经济活动的,监督的目的是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税收的监督管理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和纳税活动的监督;第二,对税务机关的执法活动和行为的监督;第三,对国民经济活动的监督。税务管理监督职能内容丰富,当前必须及时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来保证税务稽查发挥作用。
6.税源管理
所谓税源,从理论上讲,即税收的经济来源,也就是税收的最终出处。而此处所讲的“税源”,是指税务工作“经济税源调查”中的“税源”,即某种税的征税对象及其总量分布状况。税源管理是税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日常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账务管理、税源调查以及税务资料档案管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