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江苏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江苏省委特别强调指出:“苏北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要乘势而上、加快振兴。继续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进程,尽快超过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4]这些论述凸显了科技对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性。
江苏“十二五规划”还提出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构建“两带三区”的农业生产空间,其中“两带”是指沿江农业带和沿海农业带,“三区”是指环太湖农业区、江淮农业区和渠北农业区。沿江农业带重点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成为我省重要的综合性农产品生产区域。沿海农业带重点推进规模化农业生产,建设特色海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太湖农业区重点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成为都市型农业的示范区。江淮农业区积极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外向农业,成为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化生产区域。渠北农业区(苏北灌溉总渠)重点加快农田水利综合治理,成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由此指明了地处江淮农业区的淮安发展农业的目标和路径核心都在于科技创新能力。
为贯彻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淮安“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科教与人才兴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扩量提质、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统筹推进科技兴市、教育兴市、人才兴市“三位一体”建设,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轨道上来。(www.xing528.com)
作为农业大市,淮安市提出:“发挥淮安的农业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淮安市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在低碳与绿色发展背景下,摊大饼式的发展已经不可继续,如何可持续发展农业,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