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然而,在职场中,常见的现象是:
自己做了错事,没什么感觉,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被人批评也无动于衷;
别人忙得不可开交,他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别人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他就是天塌下来也与自己没关系似的;
不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不把公司的钱当作自己的钱,做事拖沓,也不节约。
这类人职业意识淡薄,没有“把工作做深做透”的思维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与“匠心”相差十万八千里,很难指望他们做出“匠品”。
我在给众多企业培训时,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淡薄君”。例如,已过规定的上课时间,他们姗姗来迟,一点也不急迫;即使坐在教室里,东张西望,一点也不专心;别的学员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他们事不关己,人在心不在。我相信,上课会如此,他们工作时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种现象在当前企业很普遍,我称为“淡薄”文化。它极大地破坏了工匠文化的培育,对于这类人和现象,“坚决抵制”“淘汰出局”“扼杀”都是行之有效的杜绝办法。
与“淡薄”文化相对应的是耻感文化。耻感文化是海内外学者对东方文化的一种概括。自人类学会用树叶来遮羞开始,耻感就已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作为人类区别于野兽的一种特征。这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比较接近。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人讲究“礼、义、廉、耻”,称之为四德,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耻”意识是道德的基础,能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和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耻感文化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
例如,韩国总理在沉船事件中引咎辞职展现的“耻感”,就令人钦佩。国外政要因发生重大事故而引咎辞职,几乎已成为一种“传统”。按照现代国家的执政伦理,政府官员即使与重大事故没有直接关联,也必须主动承担作为领导者的责任,这充分体现作为一名政客的角色属性和职业耻感。
所以,在职场上做了错事,或者技不如人,或者活干不好,理应感到羞耻。若是找理由与借口,推卸责任应该感到无地自容,羞愧之极。倡导耻感文化就是要把自己犯的错和对他人造成的损害认为是一种耻辱。正如匠人们说“活干不好,丢不起人”。(www.xing528.com)
我们在观看抗日题材剧时,有一个明显的印象,日本士兵犯了错误,吃了败仗,常常感到耻辱,甚至会上升到整个家族的耻辱,个别人还剖腹以示谢罪。碰到上级追究下来,即使打当事人狠狠一个嘴巴,当事人没有借口,也没有怨言,始终承认自己的失职。这种耻感文化对日本工匠精神的沉淀起到了催化作用。
那么,企业如何推崇耻感文化呢?
第一,公司建立道德评价机制。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的人都会遭到全公司的谴责,并通报批评。那些无德和“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公司的“耻辱柱”上,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样。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那种淡薄之人,无耻之人就无立身之地,逐渐消失,直至殆尽。
凡是工作不到位,粗制滥造的人都要钉上公司“耻辱柱”,建立“活干不好,丢不起人”的耻感氛围,形成“手艺有高低,粗制滥造绝对不行”的工作标准。
海尔推行“6S大脚印”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海尔犯了错的人或者活干得不好的人就要站到“6S大脚印”上做深刻检讨,反省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并总结如何避免再发生此类过失行为。这个做法在美国曾受到阻力,他们认为这太丢人了。
当然,有的企业实施员工分别挂“笑脸”“哭脸”的胸牌,即优秀人员挂“笑脸”,落后分子挂“哭脸”。这都是倡导耻感文化的很好举措。
第二,建立主动认错机制。指在工作上要是一般的错误,只要主动承认就能获得谅解与尊敬。例如,在球赛时,谁丢了球等类似失误都要主动说“我的错”,大家会理解他和信任他,犯了过失的人就会想办法弥补,这是一种很好的耻感表现。
“我的错”应该成为职场中犯错时的基本用语,否则,被检举没有主动承认错误的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当然,检举的人也会获得相应奖励。
第三,倡导道歉文化。道歉文化指在错误面前要深刻表达自己的歉意。在重大错误或伤害面前,当事人一定要负荆请罪,戴罪立功,直到获得对方的原谅。日本人与中国人的道歉习惯不同,除了事后道歉外,还有事前道歉,重复道歉与代位道歉的习惯。就是不断地道歉,直到获得对方的原谅为止。
道歉要抓住时机,事情发生了,不要拖延时间,马上道歉,越早越好。如果错过时机,不仅难以启齿,会让听者认为你没有诚意。要有诚意,充分显示出内心的歉疚,如果漫不经心或没有诚意只是赌气说一声:“对不起,还要怎样?”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事情恶化。给对方时间接受歉意。当你道歉之后,对方的怒气或怨气还没有完全消除,这时耐心倾听对方诉说,让对方重复发泄内心的不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