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伟大的成就都不是某一个因素的力量,而是系统的力量。弘扬工匠精神,需要一种自上而下的全体行动,需要顶层设计。好的制度为工匠的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好的价值观为工匠的茁壮成长提供“甘甜雨露”。在“土壤”与“雨露”的共同培育下,匠魂得以形成。
所谓顶层设计就是对愿景、价值观与机制做全盘的考虑,从而让工匠精神自然生成。远景、使命和价值观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武器,像灯塔一样给人们指引方向,提供动力。它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的形成也少不了它的作用力。
乔布斯“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的价值观激励了产品负责人乔纳森·伊夫。虽然乔纳森·伊夫对乔布斯也有些微词,但是他始终表示,没有乔布斯就没有他的今天。有了这样令人着迷的远景与价值观,才会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华为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价值观,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正是这样伟大的想法,他们为匠人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一个人若没有前进的方向,也没有事业感,就难专注于工作本身及技艺的提高。对工匠来说,了解用户需求,让用户认可,就是他们孜孜不倦的动力。
所以,倡导工匠精神首先要建立与工匠相吻合的远景、使命和价值观。读者朋友,不妨检验一下自己企业的远景、使命和价值观是否与工匠精神一致。
除了建立适合工匠发展的远景、使命和价值观外,还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力量,因为制度的力量是无穷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成好人,也可以让好人变成坏人,更可以让“差不多先生”变成新工匠。关于这一点,大量的管理理论都指向了这个方向。
关于制度的力量,有一个经典的故事: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家负责人说他们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于是,军方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www.xing528.com)
工匠制度是工匠精神的源泉,与其呼吁工匠精神,不如建立工匠制度。企业在这方面的付出所产生的价值,胜过口头呼吁百倍。所以,不妨建立适合工匠精神发展的工匠制度。
最后,就是注意发挥“地位”的力量。如何倡导工匠精神?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鲁贵卿认为,最紧要的是提高“工匠”的地位。加快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形成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技能光荣”的社会风尚。建立并完善“工匠制度”,形成工匠职级晋升、荣誉授予、国际交流的机制,收入分配要向能工巧匠倾斜,企业可以把工匠的发明多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调动工匠“在车间完成创新”的积极性。
例如,日本有“人间国宝”认定制度,政府不定期地选拔和认定“人间国宝”,将那些大师级的艺人、工匠,经严格遴选确认后由国家保护起来,并予以雄厚资金投入,以防止手艺的流失。
在日本经常听到“经营之神”“经营之圣”“寿司之神”“销售之神”“学问之神”“首饰之神”的名字,这反映出对匠人的高度肯定与认可。从他们喜欢用“神”“圣”之类的尊称可以读出他们对工匠的顶礼膜拜。在日本和德国,真正的匠人与科学家齐名。
能工巧匠本来就不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者,而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需要提升他们的待遇,肯定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时刻表现出自豪感和自信心。要让“工匠尊贵”成为社会共识,这是前提。当工匠的社会地位低下,职业只是一种谋生手段时,哪有心思去创造?哪能做出极致的产品与服务?
过去我们尊称人为“师傅”,现在称“老板”;过去几级技工很自豪,现在好技工很难找。这说明现在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不丰、作用不够,许多优秀人才不愿加入工匠群体。在瑞士、德国,做一个工匠是很多学生尤其是男孩子的梦想。在我国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之时,日本则把民间艺人奉为“国之瑰宝”。
从企业层面,要坚决破除官僚主义,将技术岗位在行政级别上和经营管理类等同。在芬兰,全社会都在保护“工匠精神”,他们有保护工程师的传统,是工程师而不是项目经理说了算,工程师和产业工人以产品好坏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公司领导喜好为出发点。
我相信,有了愿景、使命、价值观及制度的力量,弘扬工匠精神如同水到渠成,自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