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来说,我们工匠精神缺乏跟“快”不无关系,但传统的“慢工出细活”也要客观对待,“快”和“慢”是辩证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
例如,没有哪一款软件一开始就完美,连微软和苹果都是在不断升级,不断推出各类补丁,但能说这两家公司没有工匠精神吗?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产品是在市场的历练中不断臻于完美。
当然,“慢工出细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沉下心对产品精雕细琢,做出极致的用户体验。但是,不合时宜地一味强调“慢工出细活”则会错失大好机会,丢掉市场,失去市场竞争资格。
建议不要总将“慢工出细活”挂在嘴边,更不要让它成为失去时机的借口。“慢工出细活”被有些人作为躲避工作的“护身符”“挡箭牌”,认为干活不能太快,干完这事还有那事。这种人做事拖沓,不讲效率,工作也是漏洞百出。
事实上,所谓快是响应市场需求快速发布产品和快速迭代。我们可以用四象限法则去理解:用最快的速度去处理紧急不重要的事情;用最谨慎的态度、最严密的思量做好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而重要紧急的事情,必须如临大敌地去做。总之,抢占市场先机的事情必须要快,可以采取微创新、多频次、速迭代的逻辑。
能不能快,我觉得,第一,取决于负重,如果背着很沉重的包袱是跑不快的。第二,取决于肌肉,企业很强大,也是可以跑得很快的。如果跑道修得好,鞋子也准备得好,工具也很好,天气很好,我们跑起来自然会很快。(www.xing528.com)
相对来说,“快”比较适合创业初期,特别是新产品的发布与推出。如果产品已经取得优势,功能已经胜任市场的要求,则可采用“慢工出细活”的策略,继续制造出亮点,保持竞争优势。微信一统江湖后,就表现得很保守也很慢,推出的新功能也绝对是精品;而刚进入市场时,他们采取的就是“唯快不破”的策略。
归纳来说,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完美,不是单纯的“快”,也不是一味地“慢”,而是如同人的双腿在交替前进:响应市场要快,一旦发现战略性机会要“快、准、狠”,千军万马地压上去,绝不优柔寡断;方向一旦明确,机会一旦抓住,则用“慢工出细活”的原则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最好。
精益求精,并非要以慢为原则。小林研业打磨iPod后盖,其技艺绝对是一流的,也令人叹为观止,但5个工匠拼命打磨,一天也最多生产出1800个后盖。后来,从发售初期30万台的出货量到2005年变成2249万台,手工研磨的产能严重不足,苹果后来只得把订单收回,交给了流水线上的机器。日本作家根岸康雄在《工匠精神》一书中推崇了小林研业,但小林研业成为新工匠可以做得更好。
“匠造”11条须知既是原则,也是方法论,关键看如何实践及应用。从过去培训的经验来看,不少人遵照这11条要求,并不断实践与强化,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的企业还把它张贴在公司文化墙上,目的是让员工牢牢记住,并内化到日常的行为中去。
他们能,你也能!经过“匠造”11条须知的“打磨”,相当于为“匠品”的呈现开启了一道微弱之光。此时你可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打磨“匠品”,那么,请翻开下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