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返祖”现象。工业革命以前的定制化作业模式,再次成为当前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如今,产品要个性化定制,服务要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如雨春笋般涌出来,各行各业纷纷效仿。人们不喜欢跟别人一样,娱乐明星若跟他人“撞衫”会成新闻事件被人津津乐道。
所谓个性化定制是用户介入产品的生产过程,将指定的图案和文字印刷到指定的产品上,用户获得自己定制的个人属性强烈的商品或获得与其个人需求匹配的产品或服务。例如,在影视剧中,为表现人物的尊贵身份,一般由身着正装、戴着白手套的裁缝到家中为主人一板一眼地量体裁衣。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尚密码,标准化和规模化的产品永远无法完美地表现自我。以旅游产品为例来说,从港澳台到新马泰,再到北美、欧洲,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种品性,他们不是为了炫富,也不是为了展现身份。
随着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细分,批量定制的模式将取代批量生产模式。例如,意大利的豪华游艇、超级跑车、奢侈品、数控机床、高端厨具等产业非常发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小批量制造,甚至是单独定做。同时,以手工业为主,并且十分强调“纯手工打造”。当然,这对工人的技能要求非常高。
这些订制产品已接近艺术品了,它凝结了工匠大量的心血,与生活紧密相连。这不同于纯艺术家的孤独探求,他们非常懂得回应人的需求。这种定制化的新工匠每一天都有新挑战,需要切磋和琢磨。
最新改变未来的十大科技趋势,个性化定制被排在首位。这种返祖现象成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只是中国,基于个性化定制的3D打印技术被美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德国工业4.0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定制化生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也大力倡导“个性化定制与柔性化生产”。这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目前,我国青岛红领公司已成为个性化定制的领头羊企业。它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数以万计的慕名参观者对青岛红领公司叹为观止。
走进青岛红领公司,繁忙的工厂流水线像“私人裁缝”,为世界各地消费者“量体裁衣”。每一款衣服都与众不同,由用户自行定义。有的人在西装上镶一朵小花,有的人把纽扣孔做成月牙形。(www.xing528.com)
参观过的人都知道,青岛红领公司有很多大巴车,车内装饰精致,除了几台计算机工作台外,核心是一个量体空间。消费者换上一次性紧身衣,站到有LED灯的位置上,保持标准站姿一两秒钟,系统即可获得消费者19个部位的22个数据。这个技术是创始人张代理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思考与计算而研发出来的。
在计算机辅助排版区,十多位工作人员正在依托大数据系统为每件西装打版。过去人工打版一天最多只能打一到两个版,现在利用大数据系统匹配客户需求打版仅需5分钟。这个辅助制版系统的建立非一日之功。过去十多年,红领积累了超过200万名顾客个性化定制的数据,包括版型、款式和工艺数据。自动生成版型很复杂,除了有大量数据,还要用很多运算规则。一个采集的数据变化会同时驱动模型库9666个数据同步变化,以确保衣服贴身合体。
在缝制车间,不同单元负责西装不同部件的加工,第一眼看上去这里和普通服装工厂流水线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一看,每个工人眼前都有一个显示器。拿到加工部件后,工人首先会扫描一下附带的条码,显示器马上会显示这件衣服的要求以及工人在这个环节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即使在熨烫环节,工人扫描衣服条码,熨烫机就能自动识别并确定熨烫参数,实现个性化服装的柔性熨烫。由 于正装的独特性,为保证其品质,有许多工艺需手工完成,例如纽扣的缝制。
青岛红领公司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个性化定制大规模生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工业化效果来制造个性化产品,效率高、质量稳定、客户体验感强。它不会因为缺少体系化控制,出现顾客第一次做衣服很合身而下一次不合身的情况。
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参观红领现场以后,要求所有的海尔管理层必须学习,到目前为止共去了9个团队。他参观后写了这样一段话:
“参观红领时,看到传自纽约的个人订单,在信息化流程中能迅速完成发货,感慨颇深。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必须跨过的坎,从大规模制造转为大规模定制,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最佳体验,红领做到,是其心无旁骛,几年磨一剑的结晶。”
这样的成就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从定制化设备到用户数据,需要心无旁骛地不断创新与改进。青岛红领公司创始人张代理在遭到股东和家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毅然决然走定制化道路,曾被身边人批评为“疯子”。
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人类独一无二的天性得到进一步激发。个性化定制模式一定会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未来会涌现更多的规模化定制企业。
企业在工艺流程上和管理模式上必须创新,因为传统的工艺流程和机器设备无法满足个性定制化的需要。个性化定制的新工匠时代来临了,你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