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中国的民间艺人和老字号企业走向衰落,一向有工匠精神的日本企业也走向了衰落。看看日本的几个巨头企业在工匠精神方面遭遇的窘境吧!
2015年风靡一时的液晶产品巨头夏普公司因经营不善,不得不出售总部大楼,并同时转卖附近1.1万平方米的土地。按照日本媒体的说法,这就是“倾家荡产”了。
2016年3月30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通过收购获得日本东芝白色家电业务的控股权。这一交易的股权转让交割手续已于6月30日全部完成。鸿海集团则以3888亿日元(约合224.7亿元人民币)收购日本家电企业夏普60%的股份。
在日本,大名鼎鼎的电子巨头东芝、索尼、松下都陷入了业绩不佳、股价下滑、赤字累累的困境。日本电子产业五大巨头——日本电气、松下电器、富士通、夏普和索尼在过去12年里市值蒸发了2/3。其中,日本电气的市场份额在过去10年中减少了90%。
有关日本企业走向衰落的相关信息报道很多,其原因涉及很多方面。日本企业满足于向“……之最”发起冲击,忽视普通用户关注的价格、设计和便利性。过去,日本电子制造专注于硬件的改进和产品种类的丰富。然而,21世纪恰恰是电子产业拼软件、求创新的时代,苹果公司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成功例子,我国一些电子企业的崛起也是很好的证明。
这种对过去的成功过于自负、始终不愿做出丝毫改变的心态,使日本企业没有与时俱进,没有与时代接轨,没有进行多方面的创新求变,结果逐渐走下坡路。这种固守和传承传统工匠的做法,是导致日本企业近年来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曾在日立工作16年、现任京都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教师的汤之上隆,在其《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中,回顾了日本制造业几十年的荣辱史,总结了日本制造业的四大教训:
(1)面对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
(2)过于苛求于性能与指标的极致,而忽视了市场实际需求水平,投入不必要的成本。
(3)过度依赖匠人精神与手工艺者的技艺,忽视了产品的标准化与通用化。
(4)面对技术趋势转变,日本企业制度过于僵化,根本就不能适应技术变革的趋势。
高瞻远瞩的汤之上隆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日本企业衰落的原因。在过去十年里,我走访了不少的日本企业。它们在管理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地方,如对细节的关注、对标准的重视和对员工的关爱。但日本企业也有不少过于自负的管理原则与思路,对此我们不能盲目借鉴,例如年功序列制。日本的人口结构老龄化相当严重,企业普遍实行年功序列制,掌权者必然是老人,在创新方面当然会相形见绌。我在给日资企业做培训的时候,相关人员告诉我,他们很少有人员流失,员工工龄都很长。这对于技艺传承确实有益,但从创新角度来说有诸多的不利,比如年轻人很难掌权,自然会限制企业的创新。
而早期一直学习日本企业的韩国三星公司,这些年迅猛发展,屹立于世界之林,成为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这得益于三星公司不断改变与创新。从1993年李健熙担任公司董事长起就开始各方面的改变。他上任后首次考察美国市场,发现三星的产品往往摆放在卖场的角落,上面布满了灰尘,他非常地难过。回国后,他果敢地提出了著名的“新经营运动”,并明确“除了老婆和孩子,一切都要改变”的变革宗旨,打破从日本学来的年功序列制和终生雇佣制,严格实施末位淘汰制,并注重年轻人的创造力。在产品设计上大胆启用年轻人,并推行“年轻、时尚”的产品风格。从此,三星企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www.xing528.com)
纵观日本电子产业界,诸多企业死死抱住硬件不放,对于提升用户体验的软件视而不见。偌大一个日本,互联网搜索引擎用的是美国雅虎与谷歌,手机一半以上使用苹果,将本国市场拱手让人。固执的“工匠”们在软件创新方面的严重落后,是日本电子制造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日本家电企业的“没落”,很大程度上不是日本企业的技术与产品不行了,而是缘于其经营思维过于僵化,市场反应过于迟钝,从而导致其市场适应能力下降,全球化战略与经营能力下降。
从日本企业的衰落到韩国三星公司的崛起可以看出,新时代需要新工匠。传统工匠追求极致的复古做法过时了,要放下过去的“荣耀”,放下那种死守过去的自负。不与时俱进、不保持对市场的敏感,而单纯依赖过去“解决方案”的惯性思维,则会造成落入井底的局面,错失大好机会。
在这一点上,不只是日本的家电企业,就连有“工匠”之称的诺基亚也没有逃过这一厄运。众所周知,诺基亚是一家拥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其手机“经摔”的品质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毫无疑问,诺基亚是手机界的一座丰碑,它曾经是引领世界潮流的手机霸主。可是,诺基亚手机走下了神坛,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根本问题出在:
一是对操作系统的盲目固守。市场已出现比塞班系统更好的安卓、苹果iOS操作系统,诺基亚仍坚持采用塞班系统。
二是键盘上的优势“遮住”了触摸屏的发展趋势——“触摸”是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当新技术来临,任何庞然大物都难以抵挡。
三是经得摔的“勤奋”掩盖了外观和体验上的“懒惰”——用户在意的不是手机“经摔”,而是便利性和舒适度。
从东芝、夏普、索尼、诺基亚公司的经历可以看出,传统工匠盲目追求行业之巅的“勤奋”、独享自我感受的“浪漫”,导致与时代脱节,最终走向衰败。这种战略上的“懒惰”和用户体验的“失察”给传统工匠们极其深刻的教训。
马云说:“天变了,头顶上的天变了,脚下的稳健土地也在变化。这不是因为对手,而是因为我们的客户和市场,因为新技术的革命。”的确,时代不一样了,环境不一样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应该发生变化了。
所以,工匠精神在今日重提,它不应该是传统工匠精神的再版,而应该是新工匠的开发与塑造。它不是抱守古人,而是让传统脱骨重生。当今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弘扬与时俱进、具有创造性的工匠精神才是当今时代最佳选择。
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要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基础上,融入新元素,加入“创造者”“现代性”的思想内涵。那种盲目固守过去,追求不合时宜的复古式精益,不受大众欢迎,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若不及时改正,盲目弘扬传统的工匠精神,将又会是一次战略上的“懒惰”,最终会错失一次历史性机遇。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匠人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格是代替不了的。特别是在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时候,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就越需要融入“创造者”“现代性”的新工匠精神。
接下来,本书将围绕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及如何成为新工匠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希望能为工匠精神找到最佳的发展路径,为企业和个人探求新的为“匠”之道。这是写作本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本书的主要脉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