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去过杭州,记得西湖,记得丝绸,记得龙井茶,但很少人想到去看一下龙井茶的生产地——龙井村。
龙井村四面环山,呈北高南低的走势,拥有近800亩的高山茶园,西北面是一道天然屏障,由北高峰、狮子峰、天竺峰挡住西北寒风的侵袭;南面为九溪,直通钱塘江,春夏季的东南风借势入谷,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
茶农饶有兴致地跟我们讲,这里的茶树是乾隆皇帝御封的。当年乾隆皇帝第三次到杭州畅游龙井村,在品尝过龙井茶后,赞不绝口,称色、香、味、形俱佳,御封了十八棵茶树。这十八棵茶树至今犹在。
徒步爬上山顶,看到有不少茶农正在辛勤地劳作。他们说:“采茶是有讲究的,急不得,要一颗一颗掂,同时,要根据温度的不同控制采茶的频率。茶叶采摘回来后,要放置阴凉的地方风干一小时左右,绝不能放到太阳底下晒,否则,香味就会失去。”
后来,我们来到了茶农炒茶的地方。炒茶看起来简单,实则不易。炒制西湖龙井茶有一套独特的手法,可归纳为“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十法。炒茶除了手势,关键是温度的掌控,靠的是手感的培养。
龙井村的那一抹清新甚是难忘,美中不足的是,上山的路虽然铺上了石阶,但掺杂不少杂物,影响整个龙井村的精致与美好。问题的出现可能与劳动力不足有关系,而劳动力不足,与社会对茶农的关注度不够有关,与茶农实际收益与“十大名茶之首”的名声不相称有关。否则,年轻人不至于不愿意继承这一经典。
其中一位炒茶师傅告诉我,他带过6个徒弟,年纪最小的也有40岁了,30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炒茶的很少,嫌苦,炒一斤干茶就要4个小时。如果是零基础的,至少得四五年才学得会,要出师大概得七八年。他们担忧这种炒茶技术会失传。
这一趟龙井村之行,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美妙杰作之余,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我脑海中竟然产生这样一个念头:若是乾隆皇帝穿越到现在,是否会如当年一样御封这十八棵茶树呢?
我知道,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毕竟此一时彼一时。只不过眼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
茶道,不仅体现在品赏茶的美感上,还包含大自然的天工之美与茶农的默默付出,它需要种茶人、炒茶人、卖茶人及品茶人的匠心供奉。(www.xing528.com)
茶道自唐向后世流传,将日常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融为一体。在物质享受的同时,通过茶会、茶礼,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观。但经历元朝统治的近一百年后,茶道几乎在中华大地上湮灭,元代兴起的茶叶泡水一直流传到今天,几乎没有了“道”的成分。
如今,茶农及茶文化面临重大挑战,如何与山泉雨露之灵气、得天独厚之天工相辉映?如何能重现昔日的美妙绝伦?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我们最近讨论的工匠精神能帮助我们重现昔日的龙井村辉煌吗?即使可以,重现昔日的光景也是远远不够的,这个世界发展太快了。互联网的喧嚣,技术的更新迭代,日益高涨的多元化需求,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该何去何从?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超越历史,永不止步!这也是新时代赋予给我们的使命。
基于这样的使命,我以些许感悟和雕琢之心,匠心供奉从而得以成书,希望与读者共勉。本书完稿要特别感谢茅于轼教授、杨彬总裁、马庆仁总裁、杨刚祥总经理等人的大力支持,感谢我的助理丁妍、娄耀杰、周丹丽等人的帮助,他们的辛勤付出及建言给予了我创作的灵感。同时,书中列举的案例以及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深深地感染了我,给予我足够的创作动力。可以说,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本书的顺利出版,谢谢他们!
谨以此书献给正在努力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和追求“让作品比生命更长”的卓越人士,希望本书能为你们带来一点帮助!
另外,诚恳欢迎读者朋友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我希望可以尽快地呈现更加完美的修订版。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ihke123),E-mail为622000564@qq.com。
蒋小华
2016年11月1日于杭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