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思路
(1)以公司制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规范化股份制运作紧密结合。
一是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早在1990年,由武汉市汉阳百货商场、交通银行武汉分行共同发起,通过股份制改组,设立武汉市汉阳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自此,企业逐步由单一所有制投资结构向多元、混合型投资结构转变,国有经营性资产和土地作价折为国家股,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公司股本总额达到5021万股,其中:国家股2000万股,占39.8%;法人股1741万股,占34.7%;个人股1280万股,占25.5%。基本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法人财产权。
二是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企业在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即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实际运作中严格坚持依法办事,自觉使公司行为切实纳入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能作用,坚持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防止了盲目决策,减少了失误。随着公司母子公司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集团组织结构的完善,公司名称1992年变更为武汉市汉阳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又变更为武汉市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是实行规范化股份制运作。公司根据《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数度修改公司章程,逐步规范股份制运作,并自1993年初起,全面贯彻执行股份制财务会计制度,同年报经国家体改委审核批准,确认公司为进行规范化股份制试点企业。在股权管理上,坚持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真正做到按年度分配红利;在财务管理上,坚持依法评估、审计、纳税的原则,做到严格核算、财务公开;在信息披露上,坚持时时、全面、准确的原则,及时公告公司的年中和年度业绩及重要事件。
(2)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适时制订了“壮中求大、扬长避短、抓住机遇、滚动发展”的发展战略。
短短数年间,公司经营规模迅速壮大,由小型零售店发展为全国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经营格局由单一的商贸业经营向多业延伸,经营方式由传统的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升华,经营业态由单一百货零售业向大型购物中心、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等多态发展,经济效益连年以30%以上大幅度递增。所有这些,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狠练“内功”,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紧密结合。
一是根据企业发展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改革了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将原来的科室制改变为事业部制;原来的三级管理改变为四级管理,使企业人、财、物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1998年在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了“专业公司,大连锁”的经营管理体制。坚持一套库存,统购分销;实施分进统结,辅之分进分结;经营重心前置,调控权力集中。努力实现“经营充满活力,组织精干高效、管理准确到位、调控监督有力”的管理目标,强调管理上的集中统一和经营上的专业连锁。
二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在干部使用和管理上,确立“以业绩论英雄,以竞争促效益”的原则,建立一套标准严格、纪律严明、考核科学、监督有效的干部管理办法,创造一个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奋勇争先、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机制,坚持先进奖励制、中间轮岗制和末位离任制三种奖惩制度;对干部实行严格考核,按业绩分别实行奖励、轮岗、离任,真正在全体干部中形成完成任务要争先,业绩突出要嘉奖,业绩不佳要离岗,出现问题要追究的竞争机制。在用工制度上,采取合同工、临时合同工、计时工三种基本用工形式并行的办法,打破用工形式的终身制,实行动态的升降和进出,着力构建一套业绩与报酬挂钩的激励机制,岗位目标的考核机制,能升能降、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合理流动的重组机制,在分配制度上,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个人收入与工作业绩、技能水平、责任大小挂起钩来,实行效益、岗位、责任、技能、时段、项目、贡献七种分配形式。
三是努力探索新老“三会”协调工作的最佳形式。以新三会为主,治理公司事务,党群干部依法选进董事会、监事会,实行党政干部交叉任职,董事会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统一决策,监事会和党委会共同监督,党组织按照党章,工会和职代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工会、职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
四是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多年来,汉商探索出以规范管理为主体,制度管理为基础,现代化管理为辅助的企业管理模式,形成了“严、细、实、新”的管理特色。90年代中后期,在强化规范管理、制度管理的同时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把如何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作为管理的主攻方向。强化费用管理,严格遵循开支从紧、管理从严、限额控制、讲求效益的原则,制定新措施,采取硬办法,降低各项费用,增强费用开支的约束机制,杜绝费用开支的随意性。实行“人本管理”,充分相信人、依靠人、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实现管理对象由物到人,管理方法由强制到引导的转变。开发计算机管理,将计算机覆盖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运用现代商业科技手段,全面导入系统,实行单品管理,实现业务与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实现财务凭证自动生成。强化经营全过程管理,加强对商品进、销、调、存和资金的管理力度,堵塞漏洞,防止效益流失。强化服务管理,紧紧扣住市场经营条件下顾客满意这个主题,全面推进“十满意工程”,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竞争的优质服务新举措,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涵,努力塑造汉商集团优质服务的名片。
2.股份制改造的实施办法和方案
(1)设立阶段。1990年1月30日,经武汉市体改委武体改〔1990〕7号文批准,由原武汉市汉阳百货商场和交通银行武汉分行两家共同发起设立武汉市汉阳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原武汉市汉阳百货商场以1989年12月31日账面经营性资产净值8435103.29元为基数,并按40%的增值幅度计算核定经营性资产净值为1181万元,经武汉市汉阳区财政局阳财〔1990〕第20号文确认,折为1181万股,交通银行武汉分行认购300万股法人股。同期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武银管〔1990〕19号文批准由武汉证券公司承销,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128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每股1元。经武汉会计师事务所武会内字〔1990〕50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1990年3月31日,本次募集的股本已募足,股本金全部到位,于1990年4月20日在武汉市汉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2761万元。成立时股本结构如下:
表5-1 武汉市汉阳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股本结构
(2)历次股本变更。
1)1992年股票发行。1992年3月1日,经市体改委武体改〔1992〕11号文批准,公司增资扩股1441万股,募集对象为社会法人。1992年5月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武银办〔1992〕11号文批准,公司此次发行法人股1441万股,发行价为每股2.8元,由公司自办发行。
经武汉会计师事务所武会内字〔1992〕186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1992年6月13日,此次募集法人股已全部募足,股本金已及时到位。公司于1992年6月23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为4202万元。股本结构如下:
表5-2 股改股本结构表
2)1993年股票发行。1993年2月3日,公司根据国家体改委〔1991〕159号和国家体改委体改生〔1992〕31号文件精神,向武汉市汉阳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提出评估土地使用权价值的申请(阳场政〔1993〕6号),武汉市汉阳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阳国资〔1993〕5号)批准立项。1993年2月8日,武汉市国有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价值进行评估(武国资评〔1993〕3号),公司位于汉阳大道134号和汉阳区杨泗路4号土地面积12862.8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评估价值为819.0360万元。经武汉市土地管理局以武土偿字〔1993〕10号文核定公司土地使用权毛地价为819.0360万元。1993年2月16日,武汉市汉阳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以阳国资〔1993〕6号文确认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价值为819.0360万元,折为国家股819万股,余额作资本公积金。1993年8月16日,经公司董事会提议,上述土地使用权价值应按每2元折为1股的方案折为国家股。鉴于已按平价折股的事实,国家股股金不足部分由以后国家股红利补足。1993年8月21日,武汉市汉阳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以阳国资〔1993〕19号文同意公司董事会意见。1993年8月29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作出决议,通过上述方案。国家股不足部分资金819万元已由1993年、1994年两年国家股红利补足。
经武汉会计师事务所武会内字〔1993〕78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1993年2月28日,公司实收股本为5021万股,注册资本为5021万元。股本结构如下:
表5-3 1993年公司股本结构表
根据1995年12月28日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政府(阳政〔1995〕37号)关于明确武汉市汉阳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权持股机构的批复,武汉市汉阳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万股的国家股持股机构为武汉市汉阳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996年8月13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以国资企发〔1996〕94号文予以确认。
3)1996年股票上市交易。1996年10月,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1996〕297号文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上字〔1996〕097号文批准,公司于1996年11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总股份为5021万股,其中可流通股份为1280万股,注册资本5021万元。股本结构如下:
表5-4 1996年上市公司股本结构表(www.xing528.com)
4)1997年派送红股。1997年4月3日,经武汉市证券管理办公室武证办〔1997〕35号文批准,公司以1996年末总股本5021万元为基数,以期末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送6股的比例送红股3012.6万股。送股后,公司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总股本由原来的5021万股增加至8033.6万股。股本结构如下:
表5-5 1997年公司股本结构表
5)1998年配股。1997年10月24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1997年配股方案,1998年4月8日召开的1997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了配股方案修改的决议。1998年4月30日经武汉市证券管理办公室武证办〔1998〕28号文同意,并经中国证监会监上字〔1998〕34号文批准,公司以1997年末总股本8033.6万股为基数,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实施配股。国家股股东和法人股股东全部放弃配股权,公司实际配售614.4万股,总股本由8033.6万股变更为8648万股。股本结构如下:
表5-6 1997年末股本结构表
续表
6)2001年配股。2000年4月11日,公司1999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了1999年配股方案,经中国证监会武汉证券监管办公室武证监字〔2000〕36号文初审同意,并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公司字〔2000〕248号文核准,公司以总股本8648万股为基数,以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社会公众股股东配售798.72万股普通股,配股后股份总数增加至9446.72万股。股本结构如下:
表5-7 2001年末股本结构表
7)2002年派送红股。2002年公司以2001年末总股本9446.72万股为基 数,按每10股送0.5股的比例送红股,送股后公司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总股本增加至9919.056万股。股本结构如下:
表5-8 2002年末股本结构表
8)2003年资本公积金转增。2003年4月25日,经公司2002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以公司总股本9919.056万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股。本次公积金转增股本后,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股本共计为10910.9616万股。股本结构如下:
表5-9 2003年股本结构表
9)股权分置改革。公司于2006年4月28日召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根据该相关股东会议决议,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按一定比例送股作为对价安排,以换取其非流通股股份的流通权。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实施为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得股票为3.6股。方案实施后,公司总股本仍为10910.9616万股。
表5-10 2006年股本结构表
10)2006年资本公积金转增。2006年8月15日,经公司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以公司总股本109109616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此次转增完成以后,公司总股本变为17457.5386万股。
表5-11 2006年增转完成后股本结构表
11)截至2014年底股本结构。
表5-12 2014年末股本结构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