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改制背景:武汉市棉纺企业面临销售困境和资金短缺的挑战

企业改制背景:武汉市棉纺企业面临销售困境和资金短缺的挑战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汉市的棉纺企业大都是市级大中型企业,也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倾斜的对象。改制前纺织品市场疲软,产品销售不景气,影响着企业职工的情绪。武汉国棉一厂是武汉市大中型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的二级企业,其主要产品是棉纱、棉布。由此造成银行贷款发放扭曲,并大量沉淀在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不足的空缺中。

企业改制背景:武汉市棉纺企业面临销售困境和资金短缺的挑战

武汉市的棉纺企业大都是市级大中型企业,也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倾斜的对象。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在亿元和千万元以上,而国拨和自有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例仅为5%左右。由于国家拨款及自有流动资金奇缺,严重阻碍了棉纺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银行贷款沉淀在政策性损失中。1983年国家对纺织品实行政策性的降价销售,其亏损部分财政不拨款补亏,硬性采取抽掉各棉纺企业中仅有的国拨流动资金,当时一棉冲掉750万元,财政以文件要求各厂因政策性冲掉的国拨资金缺口,由银行发放贷款填补。

(2)发放安定团结贷款,形成三项资金占用居高不下。改制前纺织品市场疲软,产品销售不景气,影响着企业职工的情绪。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考虑到纺织行业劳动力密集,为稳定棉纺企业,明知银行贷款紧张,明知资金的投入是无效投入,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要求银行贷款投入棉纺企业。两年多来,投入一棉的新增贷款达3200万元,形成三项资金占用高达5600万元。

(3)发放贷款纳税,虚增国库收入。在三项资金居高不下,形成呆滞、沉淀的恶性循环下,财税部门要实现利税收入,同样要求银行发放贷款纳税,一棉因纳税增加贷款100万元。1990年一棉实现销售税金400多万元,其中,年末应收销货款达1800多万元,按平均税率4.5%计算,有80多万元实现的税收是虚的。

(4)福利基金留存少、超支多,增加银行贷款。一棉是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拥有职工(包括退休工人)万人以上,仅每月需开支的医药、托幼费就需要20多万元,全年达240万多,还不包括住房等大额开支。而全年留存的福利基金平均仅为256万元。因此福利基金超支日趋严重,福利超支996万元,迫使银行增加贷款124万元。(www.xing528.com)

改制前,一棉的银行贷款已达到8000多万元,是八年前2000多万元的4倍,而生产能力只增加了不到2000万元,该厂已面临不能承受巨额贷款利息负担的地步了。

武汉国棉一厂是武汉市大中型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的二级企业,其主要产品是棉纱、棉布。拥有细纱机80800锭,布机1882台,按生产能力年耗主要原材料棉花30万担,涤纶短纤3000吨。生产棉纱13000吨,棉布4500万米,需流动资金7000多万元。根据国营企业创造的利税无偿上缴财政的性质,其所需流动资金应由财政无偿拨付。同时,按国务院授权银行管理流动资金办法,国营企业应拥有生产所需流动资金70%的比例,即一棉必须拥有4900万元的国家拨款及自有流动资金后,其季节性、临时性的资金需要才能申请银行贷款。而一棉的现状却大相径庭,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比例,而且国家拨款及自有流动资金仅为282万元,其中国拨流动资金仅有2000元,还不如居民的个人存款多,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六年多。

1989年“六四”风波之后,国外对纺织品出口进行了制裁。当时全国纺织企业很困难,棉纱和坯布更是不好销。不过国棉一厂的产品已经改生产成衣布为主。生产出来的成衣布,特别是衬衣布深受上海深圳等地厂家的青睐,国内不少大名鼎鼎的衬衣厂,如富绅、雅戈尔、康派司、海螺等都长期使用一棉的面料,厂家纷纷来订货。

加之巨大的生产能力与弱小的自有流动资金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主要原材料棉花储备不足时,棉花的等级、长度更难适应生产的需要,经常出现高等级棉花低利用的现象。虽然该厂曾经从税后留利中补充了自有流动资金282万元,然而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在财政部门长期未对该厂拨付流动资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局为解决该厂自有流动资金不足,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方法要求银行增加贷款,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由此造成银行贷款发放扭曲,并大量沉淀在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不足的空缺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