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已述及,作业成本法是不同于传统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的一种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其原理并不复杂,即初始间接费用通常因某一项作业而发生,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首先按消耗资源的各项作业归集,再按受益原则依据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至产品或劳务。采用作业成本法使得成本计算更为合理准确,有利于实施作业管理和对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不能直接归属于产品的间接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产品中去,而且制造费用通常是以业务量(volume-based)为基础进行分配的,即按一个或少数几个指标为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常用的制造费用分配基础有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工时等。这种传统分配方法在传统的生产环境中是比较合适的:传统生产工艺流程较为简单,间接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不大;市场对产品的个性要求不明显,产品结构相似,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差别较小;采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分配基础不会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造成太大的影响,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决策和控制的要求。
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的逐渐普及,与其相适应出现了适时制生产系统(just-in-time production system,简称JIT)以及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等新的生产管理思想。实施适时制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非增值作业(如生产过程中的存货存储、运输、等待等),缩短生产周期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使产品的生产周期等于对产品进行直接加工和处理的必要时间。适时制是一种拉动式生产(pull production)组织方式,要求企业按客户订单需要及满足客户需求来组织生产,由最后生产工序自后向前推进安排生产及组织采购,使整个生产过程环环衔接,消除了等待和存储,从而做到零存货。适时制的实施,要求工厂的生产布局更具弹性,员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加强全面质量控制。
然而,在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多样化的环境下,传统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就有可能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造成歪曲,由此引发了要求改进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以满足管理上对准确成本信息的需要。具体表现如下:
1.市场环境对生产的影响(www.xing528.com)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的发展,从而导致制造业产品生产的多样化、个性化和不断追求新款式的竞争态势。而产品生产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不同产品要求的工艺流程不同,操作程序不同,在作业链中流动的路径不一样,以及产品生产对不同作业的需用量的不同,因此采用单一成本分配基础不能客观反映不同作业成本与不同产品之间的关系。
2.高新技术应用对成本的影响
随着高新技术和计算机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机器设备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更富有弹性,如一些企业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和计算机整合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系统等新技术,使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数量少、品种多、质量高的产品。在全部的产品成本中,原来的许多直接成本,尤其是直接人工成本大大降低,而间接制造费用的比重则大幅度提高,使得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影响很大。其次,产品生产工艺技术流程的复杂化,使得作业链交错,与间接制造费用相关的生产作业复杂多样,各种不同类型的作业对制造费用水平的影响则大不相同,因此采用单一的成本分配基础不能反映间接成本同分配基础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歪曲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
可见,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经营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产品成本不能满足经营管理对准确成本信息的需求。作业成本法将间接成本与作业联系起来,追踪作业与间接成本的关系,并按作业归集和分配间接成本,从而提供更加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可以说作业成本法是为适应新技术革命和适时生产的要求应运而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