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接班人进入企业的方式有三种。
1.先外部历练,积累经验
在子女完成国民教育(一般是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后,先到家族外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在日本的三菱集团、伊藤忠商事,丸红商事和住友商社等大型公司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家族的后代在从事基础工作。这些年轻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积累经验和见识。
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先生1960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获海事工程学士学位。随后,他按照父亲(曾被誉为“船王”的董浩云先生)的授意,去美国“打工”。他先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从基层普通职员做起,一干就是四年;然后又到一家物流公司工作,又是三年;后又选择了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在美国工作近十年后,才回到中国香港进入家族企业。
这种先在家族企业外历练的方式,可以帮助二代接班人学习别人先进管理经验,适合尚处于成长期的家族企业。二代接班人接管这一时期的企业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内部管理,因此学习其他大型现代企业的先进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柳传志培养子女也采用这种方式。女儿柳青从北大毕业后到美国哈佛商学院求学。毕业后先到高盛香港工作,从最底层员工做起,做到高盛亚太董事总经理。后又到滴滴公司担任总裁。
在家族企业,经过这种历练后,再进入企业的后代可直接安排企业高层工作。
2.自行创业,积累经验
从近年国内企业实践看,还有些企业家愿意拿出一笔钱,鼓励子女创业,让后代自己摸索商业理念。典型的有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吉林万通集团第二代女总裁潘巍。
据我们调查统计,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企业家更愿意让子女先自行创业。而第二代中,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也更愿意自己创业。(www.xing528.com)
当然,家族企业第二代创业,比起上一代创业来说,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这表现为资金、环境、客户、市场、人脉等。
万达老板王健林儿子王思聪从国外回来后,不愿进入万达工作,想做投资。王健林拿出5亿让他“练手”。结果,5年时间,5亿变为40亿。
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王健林靠人脉,帮助王思聪搭建起顶级投资团队,并找到了最好的投资项目,这是一般投资者不具备的。
这种途径,能够更好更快地锻炼接班人的独立意识和领袖能力,对于独立、个性鲜明、创造力强的接班人来说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这种方式,也可以为家族企业开拓另一个事业版图。新希望集团掌门人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就是毕业后自己创业几年,然后再回公司接班的。
当然,还有另一种,如方太集团。20世纪90年代,茅理翔靠生产电子打火枪起家。那时,正赶上中国城镇化起步阶段,居民从烧柴做饭改用液化气。在这个进程中,他的电子打火枪在市场上异军突起,赚得第一桶金。
此时,茅理翔的儿子茅忠群从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在进不进企业接班、如何接班问题上,两代人进行了博弈,最终达成的结果是:父亲出钱,由儿子自组团队进行企业产品转型升级:做厨具。实际上,电子打火枪当时几乎没有市场了。但幸运的是,他们大胆起用新人,将产品转型取得巨大成功。
3.安排子女毕业后进入家族企业锻炼、成长
华人企业家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毕业以后直接进入长江实业集团,先后参与和主持加拿大世界博览会旧址发展项目、长江实业集团分拆旗下长江基建上市等重要项目,经过10年的锻炼后正式接管长江实业集团总经理一职。香港的财政司司长唐英年1975年从耶鲁大学毕业以后也是直接回到香港帮助父亲打理家族生意,从最基层做起,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
这种途径可以帮助接班人了解家族企业内外情况,随时为接班做好准备。相比于前两者,更适合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管理规范基本到位的大中型家族企业。面对这样的大中型企业,接班人也许要更多的时间认识它,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