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足优势,广泛营销:西藏农牧区结构调整与畜产品深加工

立足优势,广泛营销:西藏农牧区结构调整与畜产品深加工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立优广销包含立足优势和广泛营销两层含义。(一)立足优势调结构1.立足地方实际,加快结构调整西藏应立足地广人稀、区情特殊的实际,坚持方便政策调控、实现结构调整、促进农牧特色经济发展。加大牦牛品种选育、黄牛改良、绵山羊改良、优质牧草引种、天然草场退化防治,引进推广畜产品深加工技术,加快发展农牧区畜产品加工型小微企业。

立足优势,广泛营销:西藏农牧区结构调整与畜产品深加工

立优广销包含立足优势和广泛营销两层含义。其中:立足优势就是要立足西藏农牧特色经济资源优势,以资源优势带动发展优势,以发展优势实现经济优势,以经济优势拓展富民优势,最终实现强区富民的根本目标。广泛营销就是要不断创新营销方式方法,加大市场推广市场营销力度,以特色资源带动优质产品,以优质产品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实现优质高价,以优质高价力促强区富民。为此要通过立足优势调结构和加强营销促发展实现立优广销。

(一)立足优势调结构

1.立足地方实际,加快结构调整

西藏应立足地广人稀、区情特殊的实际,坚持方便政策调控、实现结构调整、促进农牧特色经济发展。根据农牧特色经济发展客观要求、不同经济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特殊性,可将西藏农牧特色经济区划分为三大经济区:一是一江三河流域区(具体包括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一带),行政区划主要包括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二是藏西北草原区,行政区划主要包括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三是三江流域区(澜沧江怒江金沙江),行政区划主要包括昌都地区。在此基础上,结合西藏农牧特色经济发展实际,提出调整农牧特色经济结构的基本思路如下:

(1)种植经济。坚持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大力调整种植业经济结构,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增加优质小麦青稞播种面积,大力推进种子工程,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调整种植业内部格局,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合理分配的三元生产结构。

一江三河流域应进一步巩固加强农牧经济基础地位,在稳定增加粮食生产总量的基础上,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农牧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引导农牧民种植优质高产高效小麦和青稞,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形成种植业经济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藏西北草原地区要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加大科技含量,重点加大饲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饲草饲料基地规模,增强农牧区防抗灾能力;三江流域地区应积极引进和选育优良品种,扩大良种覆盖面,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因地制宜地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经济林木,切实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

(2)畜牧经济。积极优化畜群、畜种结构,把畜牧经济结构调整与落实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结合起来,草场利用与草场建设结合起来,自然放牧与围栏喂养结合起来,推进畜牧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加快实现畜牧经济现代化。一江三河流域要大力发展农区畜牧经济,把粮食生产区建成农畜产品生产结合区。藏西北草原地区要大力开展草场建设、围栏建设和优质饲草基地建设,恢复草原植被,改善高原生态环境,增强防抗灾能力,合理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保持草畜平衡。三江流域地区要着力发展农区畜牧、养殖经济,改良天然草场,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推广秸杆氨化和饲料青贮技术,推进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存贮、流通一体化,提高畜牧经济生产效率

2.加快科技进步,调整经济结构

西藏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农牧经济科技进步为基础,以引进、吸收、消化和应用先进适用型技术为重点,以推进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牧特色经济为目标,以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为载体,以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加强机构建设,使西藏农牧科技取得明显进步,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使科技成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进步支撑力和原动力。为此应重点发展:

(1)种植经济科技。加强新品种引进繁育、标准化生产、蔬菜无公害栽培、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实用型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走科技兴农之路,促进粮食增产。

(2)畜牧经济科技。加大牦牛品种选育、黄牛改良、绵山羊改良、优质牧草引种、天然草场退化防治,引进推广畜产品深加工技术,加快发展农牧区畜产品加工型小微企业。

(3)林业经济科技。加大城市绿地建设、草场沙化防治、自然保护区建设,提升城市绿化率、草场沙化防治率、自然保护区覆盖面,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科技投入。

(4)建设一批农牧特色经济科技示范园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农牧民增收致富协调统一。继续建设拉萨城关区科技产业综合示范基地、白朗县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日喀则江孜生态农业科技园、拉萨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使这些农牧特色经济示范园区发挥加速农牧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民增收、促进高原特色农牧特色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

3.立足经济特色,调整经济结构

(1)深化种植经济结构调整。正确认识稳定粮食生产与调整农牧特色经济结构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之间的辩证关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综合能力。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原则,优化布局、突出特色、注重效益,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推动农产品生产优质化、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

(2)壮大畜牧经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经济,大力发展城郊畜牧经济,稳定发展草原畜牧经济,调整优化畜牧经济结构。农区和城镇郊区坚持农牧结合,利用河谷资源优势,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通过小额信贷、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农区发展养殖小区。牧区要加快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搞好饲草料基地建设,改良牲畜品种,加快发展白绒山羊、牦牛、藏系绵羊等特色畜牧业,加强白绒山羊基地、牦牛集中育肥基地、藏系绵羊、肉羊生产基地,使畜牧经济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抓好牧区草原建设,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各种水资源,发展集约化水产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和效益。

(3)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继续推进小微企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引导小微企业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小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小微企业技术改造,鼓励支持小微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和吸纳更多富余劳动力。支持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国外资本投入农牧特色经济发展,放手支持农牧民自主创业。(www.xing528.com)

4.培育龙头企业,加快结构调整

(1)加大龙头企业政策、资金扶持。培育农牧经济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和农牧户致富。充分利用对口援藏,推动农牧特色经济发展。

(2)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经营、生产高效的原则,加快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把青稞、蔬菜、花卉、藏医药、饲料、牛羊肉乳、牛羊绒毛等确定为重点培育产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快联合经营、联合开发,大力支持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深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使企业、基地与农牧户建立紧密型或半紧密型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增收的示范作用,加快培育各类农牧民专业协会组织。

(二)加强营销促发展

1.加快农牧特色产品市场建设

应将农牧民生产生活资料批发市场、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纳入农牧特色经济重点扶持项目,加快以地市所在城镇、重点乡镇、传统农畜产品集散地为依托的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各地市要加强农牧特色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地向农牧民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农牧特色经济监督指导。

2.培育农牧特色经济营销主体

应大力发展农牧特色产品经营大户和专业营销合作组织,培养农牧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鼓励个体、私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进入农牧区流通领域,搞活农牧特色产品流通。举办好各类物资交流会,积极参与国内外商品交易会,扩大农牧特色经济合作。

3.扩大农牧区消费

应该引导农牧民群众树立现代文明消费观,围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扩大衣、食、住、行、娱、教、健康消费,拓展农牧区消费领域,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大力支持启动消费、拓宽消费的农牧特色经济项目,引导农牧民扩大住房改造和文化消费。

4.坚持政府导向,支持走出去战略

应该针对西藏农牧特色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缺乏宏观指导、缺乏中长期规划、缺乏权威组织机构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实施农牧特色经济走出去的统一、权威、高效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制定农牧特色经济对外投资政策及战略规划,规范农牧特色企业行为,协调农牧特色企业对外投资重大问题和重点项目。

5.加快企业化运作,助推走出去战略

(1)做足农牧特色产品宣传促销文章。做足宣传促销这篇大文章,是农牧特色产品走出去必不可少的营销谋略。西藏农牧特色经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应加大特色宣传工作力度,将特色经济与西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全面展示特色经济的文化内涵。

(2)实施产业链扩张是农牧特色经济走出去的发展趋势。一是,从项目选择、论证到项目决策,从市场准入到完善进入手续,从经营机制到项目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品牌创新,全方位推进项目化运作,助推农牧特色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二是,强化产业化连锁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名店、名品、名企的带动作用,全面挖掘农牧特色经济品牌效应,推进农牧特色经济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经营。

(3)培养农牧特色产业人才是农牧特色产业走出去的基础。首先,要树立创新人才观念。其次,要以人为本,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依托现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以加大就业、推进再就业和实施草根创业为核心,加强适用型人才培训,组织和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多渠道为农牧特色经济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最后,创新体制机制,采取政府支持、民间搭台、企业主导模式,创建股份制农牧特色产业人才培养机构,既培养农牧特色经济发展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又培养农牧特色经济发展管理人才、服务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