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划慈善项目的步骤与要点

规划慈善项目的步骤与要点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慈善项目也并非只能在一个层面开展活动。逻辑框架是当前最常用的慈善项目规划工具,它有助于项目开发人员理清思路,明确项目如何实现目标的过程。对成果的表述是未来项目监测和评估的出发点。影响不是单一项目的可测量成果,而是终极目的。项目的成果通常只是项目影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项目的成果和影响之间应当存在直接的关系。项目成果应当有相应的指标。

规划慈善项目的步骤与要点

慈善活动最终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通常不是仅靠捐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像消除贫困、性别平等、教育普及等问题,涉及观念行为或政府政策改变,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去解决。为了实现这种系统性的改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入手。

针对目标受益人群进行干预。这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慈善活动形式,如为贫困家庭儿童提供奖学金、为自闭症患者提供艺术疗愈、为重返职场的女性提供培训,等等。直接为受益人群提供服务,可以回应群体当下的需求,在短时间内实现可见的成果。

针对服务于受益人群或从事相关议题的机构进行干预。在这个层面开展的慈善活动旨在为受益人群营造支持性的环境,如开发教材培训养老护理员、孵化为弱势人群服务的社区组织、支持同议题的社会组织形成工作网络,等等。这个层面的工作虽然不在一线直接面对受益人群,却是一线服务的基础与支撑。

针对社会机制进行的干预。这种方式可以使慈善资源的社会影响力最大化,但难度也最大。这个层面的慈善活动包括资助智库开展研究、支持对政策制定者的能力建设、组织针对法律法规的研讨,等等。实现长期系统性改变,经常需要预计的两到三倍时间,需要参与者有极大耐心。

不同层面的慈善活动没有高下之分,都是解决社会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没有直接对受益人群的支持,就无法获得需求的实证数据,没有对支持系统进行能力建设和知识创新,就无法让政策真正落地。

选择哪个层面来开展慈善活动,并没有一定之规。要综合考虑议题领域的不同、参与者个人意愿以及能调动的资源来决定。一个慈善项目也并非只能在一个层面开展活动。很多慈善项目最初是直接针对受益人群,在积累了对相关社会问题的认识后,逐步开始在支持环境和社会机制方面开展工作。

李兆基基金有限公司支持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同心温暖工程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项目以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为切入点,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少数民族青年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和一技之长,从而达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的目的。

项目从目标人群、基础设施工具以及政策倡导三方面入手,撬动地方政府和商业机构的人力财力资源,不仅是为受益群体提供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还加强建设基础设施和支持工具系统,促进形成相关政策机制,保障项目影响的可持续性。

长久以来的慈善活动让人们认识到,很难让多个利益相关方在解决社会问题方案上达成共识,问题的演变发展更是难以预测,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尝试多种方式(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协作共享、政策倡导等)才可能使问题系统有所改变。系统思维是将议题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范围,试图理解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最终的系统整体效果,从而寻找解决之道。系统思维的六个关键要素见表9-1。

表9-1 系统思维的六个关键要素(1)

系统思维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1.人:存在什么社会网络?如何对社会网络进行影响?

2.变量:哪些干预活动、行为、力量在影响系统?如何对这些变量产生影响?

3.模式结构:系统中存在哪些行为模式、原型与结构?如何对其产生影响?

4.经验:能从系统中学习哪些经验知识?

对社会问题的系统认识程度,是由慈善家自身的思维模式与心态意愿所决定的。随着慈善家在理论结合实践方面的经验不断增长,其系统思维深度也在不断演进。

逻辑框架是当前最常用的慈善项目规划工具,它有助于项目开发人员理清思路,明确项目如何实现目标的过程。逻辑框架的基本组成包括:活动、产出、成果和影响。(2)

活动:运用慈善资源,为实现预期产出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活动应是项目所能调动资源实现的。资源包括整个项目中可用的资金、时间、技能、知识、合作关系。每项活动都应当包括对应的产出。一项产出可以通过任务分解到多个活动。应当考虑项目产出所必需的情况、事件或行动来设计项目活动。

产出:项目交付的实物或产生的可获得的服务。产出是实现项目成果所必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有充分的论证。要在项目设计时就明确区分产出和活动。例如,对教师进行三场培训是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新技能是产出。应当考虑实现项目成果所必需的情况来制定项目产出。(www.xing528.com)

成果:项目预期在结束时实现的目标。项目成果应当能反映出项目希望解决的问题。对成果的表述是未来项目监测和评估的出发点。成果通常是受益人发生的“变化”,或某个系统或组织的“变化”,而非项目执行方的“行为”。成果代表个人、机构或环境出现某种变化(包括政策法律、行为、态度、环境状况等),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长期成果与影响不同。影响不是单一项目的可测量成果,而是终极目的。中期和短期成果都通过成果链与长期成果相关联,是长期成果的前提。

影响:通常是项目在某个部门或国家区域层面的目的。影响的范围广泛,可能需要在项目结束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才得以实现,并且受到项目以外的多种因素影响。项目的成果通常只是项目影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项目的成果和影响之间应当存在直接的关系。

项目设计时,可以从定义影响开始,倒推出实现影响所需的前提,也就是项目的成果,并分析每个成果之间以及活动产出与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假设,以及干预所需的资源投入和投入时间节点。

项目成果应当有相应的指标。指标是成果可测量可观察的部分,可以是定量的(如新增病例数量),也可以是定性的(社群新出现的特点)。指标应体现四个内容:①什么/谁发生变化;②发生变化的数量;③发生变化的程度;④何时出现变化。

逻辑框架通常还有相应的假设和风险。假设既有关系假设也有环境假设。活动、成果以及影响之间顺序和关系的基础就是关系假设。环境假设是逻辑框架每一级能够实现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接受某职业培训能够获得较好工作是关系假设,而社会有工作岗位需要受过培训的人员则是环境假设。)风险是对项目成果有负面影响或者使成果无法实现的情况,包括政治、环境、金融文化或气候等因素。只有在特定的假设为真,且特定的风险并未成为事实的情况下,项目才能按逻辑框架一步一步实现。

逻辑框架应当是项目设计者、执行者和受益人群在一起讨论而形成的共识。

如商业世界需要找到客户的真正需求一样,慈善活动需要针对真正的社会问题。找准“真问题”,才能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设计杠杆撬动更多资源,使慈善活动产生更大影响。

分析问题的第一步,是对问题的各个要素进行界定:

1.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谁而言这是个问题?

2.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

3.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4.谁是预期受益人?他的需求是什么?

有一些项目在设计时表面是要去解决社会问题,实际只是“拿着锤子找钉子”,因为自身有一些现成的服务或产品资源,就认为提供这些服务或产品就能解决问题。如果脑中先形成一个对策,在分析问题时就不利于准确接纳问题的实际前提条件和逻辑。

比如,“留守儿童缺乏手机与父母沟通造成心理不健康”,这是一个要解决的“真”问题吗?还是因为能够提供手机而想象出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于这种模糊的叙述,要澄清每一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不断提问:为什么认为他们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和父母沟通与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留守儿童?为什么没有手机?……像这样不停地问是什么和为什么,直到明确问题中每一个名词的具体确切定义,明确哪些是假设哪些有事实根据,确定哪些是界内哪些是界外。在界定问题的各个要素后,可以间接获得所需要的目标。

而准确描述问题后,要分析这是问题的症状,还是问题的病灶。如果不慎将问题的表面现象当作问题本身,则可能会选择针对表面现象的对策,而非改善现状可达到的最有效方法。比如,“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儿童上不了美术课”是问题的表象,其病因包括当地缺乏美术老师、现行美术教材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不适应、与农村儿童生活差距大以及缺乏绘画手工材料等等。

要找到“真”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了解真实的情况。目标受益人群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在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在针对某个具体社群开展项目设计时,不能忽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把受益人群当作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是要把他们视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