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是对江苏的苏(州)、(无)锡、常(熟)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的概括与总结。它反映了在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迅速发展,剩余劳动力转移得以实现的城镇化模式。
苏南模式起因乡镇企业崛起,导致人口就地转移。苏南地区自明、清以来就有着发达的家庭手工业、纺织业基础,历来商贾云集。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南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基地,工商业传统成为苏南地区的文化。在农村家庭承包制实行后,苏南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着发展工商业的内在冲动。在重工业优先、二元对峙、城乡分割的时代背景下,农村企业的建立排除了向城市布局的可能,同时这些企业产权又隶属于集体,乡镇政府对企业享有决策主导权并获取剩余。基于地域和所有权两方面的原因,这种由乡、镇、村办或农民组办、联户办的社区企业统称为乡镇企业。这些乡镇企业是集体经济所有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其创办的早期,乡镇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节约了要素成本支出,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动了乡镇企业在早期的飞速发展。乡镇企业在聚集机制作用下,向小城镇集中发展,带动了苏南地区小城镇的兴起和繁荣。受小城镇聚集经济吸引,许多乡镇企业依傍小城镇建厂,农村工业向小城镇集中,以乡镇企业为空间载体的小城镇迅速成长。乡镇企业不仅奠定了苏南模式的经济基础,而且本身就是苏南农村城镇化中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
苏南模式注意撤乡设镇和乡镇整合,坚持走特色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江苏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省情决定了苏南城镇化模式必须更加重视规模经营、集约发展。2000年以来,江苏全省乡镇总数从1491个减少到902个,缩减幅度达39.5%,乡镇平均规模由3.71万人增加到5.13万人,镇区平均人口规模从0.43万人增长到1.88万人。在此基础上,培育区位条件优、现状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92个镇作为省级重点中心镇,并择优选取100个左右具有自然景观资源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特色、现代农业特色和传统手工业特色等的镇作为特色镇加以培育。城镇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有效推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进镇安家落户,全省63%的人口已经在享受城市文明。
苏南模式注意区域发展差别化。受区位、历史环境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苏南模式统筹考虑江苏省各地区位置、资源等特征,形成两大类城镇化发展空间:一是由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构成的城市群地区,二是由苏北水乡湿地和苏南丘陵山地为主要特征的点状发展地区。点状发展地区城镇密度较低、农业发展条件好,但具有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功能特殊的特征,空间格局上应依托现有城镇点状发展,避免蔓延成带连片,充分发挥保障农产品安全、为区域汇碳以及为居民提供休闲旅游场所的功能。因此,江苏制定了以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导向突出生态保护、特色产业发展、民生优先的差别化的考核政策协调区域发展,强化两类地区的城镇在全省新型城市化与两个率先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主导特色、发展模式和实现方式,按照现代化发展的共同目标,利用各自优势条件,统筹本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带(轴)的集聚效益,促进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协调,引导点状发展地区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及城市带(轴)地区有序转移,促进全省“带轴集聚、腹地开敞”区域空间格局的形成。(www.xing528.com)
苏南模式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江苏建立了以城乡规划为龙头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机制,按照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和综合效益最优的原则,积极促进城乡发展互动,合理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深入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坚持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的有力抓手,积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10年来,全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7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1万座,客运班车通村率98%,镇村公交开通率38%, 79%的乡镇实现区域集中供水,2/3的县(市)实现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集中处理”,建制镇污水处理覆盖率达65%。
苏南模式既注重宜居又注重宜业。尽管中小城镇对周边的农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就地城镇化需要一定的城镇经济基础和就业保障,才能吸纳和稳定农村转移劳动力。一方面加快构建和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小城镇空间功能品质,构建宜居的人居环境。在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上,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造公租房以降低政府成本的方法,强化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交通联系,完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对外交通体系,加大城镇公共交通投资力度,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另一方面注重扶持小城镇产业发展,避免分散化、小规模、同质化、低端化的发展方式和空间形态,加快小城镇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乡镇企业创新型转型。引导产业发展模式由资源消耗型向创新型、科技型转变;挖掘培育城镇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深、特加工以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提高小城镇土地资源利用率;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的大专院校开展科研合作,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科研成果落户县城和小城镇进行产业化生产,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推动产业快速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