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高效城镇化治理水平

打造高效城镇化治理水平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出现了若干快速城镇化地区,这些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社会治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尤其突出。解决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社会治理问题,对于健康推进中国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社会治理困扰,与农村的传统集体经济有重要关系。理顺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创造条件。

打造高效城镇化治理水平

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城乡社会治理方式转换。克服社会治理的二元结构,是城乡社会治理改革的基本任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社会治理改革的核心所在。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治理问题,尤其是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社会稳定、社会治理、城乡产权关系的转换及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对于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的重要一环。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步伐的战略构想,其主要内容是:2020年之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通过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地享有各项社会保障权,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教育、文化设施和卫生医疗设施。通过乡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农村的社区化治理。(1)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出现了若干快速城镇化地区,这些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社会治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尤其突出。解决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社会治理问题,对于健康推进中国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社会治理困扰,与农村的传统集体经济有重要关系。解决传统集体经济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彻底与目前这种集体经济割裂开来,在适当范围内保留集体产权,树立全新的以公有制为主导的观念。

创新公共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公共治理一体化。创新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城乡社会保障转换接轨的通道,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农村财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府公共财政城乡全覆盖。农村社区实行“政经分开”,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质量。依据人口布局新形势,因地制宜划分社区范围,调整行政隶属关系,增强公共服务效率

创新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公共财政城乡全覆盖。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乡镇以上政府财政预算体制。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中的集体留用部分纳入公共预算收入,公共预算支出不足的部分由上级政府预算补足。村(社区)预算支出包括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环境治理、公共设施建设与维护、社会福利等。

在城乡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已进入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多发期。单靠政府包揽社会服务的思路,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的趋势。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能促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能的提高。政府应该探索建立起以设置项目为基础,以服务社区困难群众、长者为重点,以覆盖城乡范围的综合服务中心为主要平台,形成市、区、街(镇)三级同步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格局。(www.xing528.com)

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建立产权明晰、农民入股、功能明确的基层组织系统。理顺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创造条件。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目标。在村(社区)层次上,把村委会(居委会)的公共服务职能与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分开,村委会(居委会)提供公共服务,股份合作社负责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彻底改革股份社,把现行成员不易退出“共同共有”的股份社产权结构改造为真正的产权可交易的“按份共有”产权结构,创造出股份社解体、重组和股份“实物化”的公平合法路径,实现产权明晰化。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改造现有股份合作社,使股份具有可交易性,股份合作社具有开放性。建立股份交易中心。政府成立股份交易监管机构,制定交易规则。股份合作社的资产由交易中心代管。各个股份合作社仍然拥有农地使用和未来农地转用的权利。

建立注册农户制度,培育专业农户。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地保护利用制度,农户各地承包权永久不变。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民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的改革精神,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集体农户一致同意的前提下,集体与农户订立永久承包合同。实行“注册农户”制度,构造全新农村微观经济基础。建立注册农户制度旨在更有效地瞄准支农政策实施对象,提高支农效率,加快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步伐。对于加入股份合作社的农地,要通过股份合作社改革,最终实行农地实物承包权的永久化。

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慈善事业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继市场的初次分配和政府的再分配之后的“第三次分配”。社会转型期下的中国,社会矛盾快速积聚,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凸显,迫切需要发挥包括慈善事业在内的多元社会资源体系调节社会冲突的作用。政府、慈善组织、企业和公民是最为重要的四个从事慈善事业的主体。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数据分析,从2010年至2013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一直是主要捐赠力量,其次是个人捐赠,其他捐赠主体(如政府、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等)捐赠占比最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群体的捐赠潜力尚需激发,它们占据了高收入的群体位置,却居于捐赠排行榜的末端,这不符合文明社会的常规。

未来中国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一是在社会转型期由政府主导慈善事业,以后应逐步取消“双重管理”体制,建立新型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利益分配的功能。二是建立信息公开及监督机制,利用市场等社会机制决定慈善组织的生死存亡。三是鼓励全民参与到慈善事业发展之中,支持、引导和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中华民族具有行善、助人、济困、扶贫的传统美德。志愿者是使捐赠款发挥效用的载体。通过志愿者的服务,把各方的爱心传递到贫困者和其他受助者的手中,使受助者真心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四是培育包容型慈善文化。感恩不同人群的慈善之举,尊重每一个以慈善为志的善良品格,宽容慈善组织的成长之痛。五是允许善款支出在计算当年企业所得税和当年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2)

(1) 肖金成、党国英:《城镇化战略》,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4年版,第337页。

(2) 李鹏主编:《决战百年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年版,第1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