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边界:如何实现企业间的协同?

企业边界:如何实现企业间的协同?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经济学家契斯认为应该采用一种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企业组织的边界问题,这一视角涵盖与企业能力建立相关的整个过程、整个企业的内部知识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外部的交易过程。契斯首先定义了“企业动态能力”,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塑造和重组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整体能力”。然后,契斯以企业动态能力为切入点对企业边界进行研究,认为“企业的边界在于能力的适用边界”。

企业边界:如何实现企业间的协同?

所谓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它通过对市场的某种程度的替代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我们设想一种极端的情况:由单独的一个人来完成某一种产品,例如由一个人单独制造(装配)一辆汽车。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将不得不和汽车制造(或装配)所需全部中间产品的供应商进行交易。同时,汽车制造出来以后还需要和产品的需求者进行交易。在这一假设条件下,相当于个人在汽车制造中的所有交易都是通过市场来完成的。现代汽车通常由约2万个零部件组成,这意味着单独由个人生产一辆汽车需要与至少上万个其他个人进行交易。显然,这种交易是缺乏效率的。而形成企业的结果,就是将相当一部分“市场交易”变为企业内部的“行政过程”,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这种“行政过程”较之“市场交易”来得更为直接,因而成本更低。

当然,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市场交易”,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市场交易”。仍以汽车制造为例,就算汽车制造的主要环节可在一家企业内部完成,但不可能使汽车制造的全部环节都在该企业内部完成。因为企业的内部交易在消除或降低一部分市场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会带来企业所特有的另一种交易成本。例如,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信息的不完全性是导致企业特有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具体地说,这些交易成本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契约关系,其中包括企业与劳动者的契约关系、企业与管理者的契约关系等。企业要对其所雇用的工人、产品推销员,甚至经理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还要激励他们为企业努力工作。所以,企业在签订契约和监督激励等方面存在着相应的“信息成本”。第二,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进行信息传递,当企业规模过大、内部层级过多时,信息传递会阻滞、失真和扭曲,这也会导致企业效率的损失。第三,企业规模的下级往往出于利己的动机向上级隐瞒或传递错误的信息,以使上级做出有利于下级的决策,或者下级对上级的决策仅传递或执行对自己有利的部分,从而导致企业效率的损失。一般说来,企业的规模越大,这些效率损失也越大。所以,当企业因规模扩张而导致的“内部交易成本”增加超过因减少外部市场的交易所带来的成本节约时,规模扩张就会导致“负效率”。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张是有限度的。(www.xing528.com)

那么,企业规模的边界究竟应当由什么来确定呢?在这方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钱德勒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企业边界的概念,但是他从大量实证材料的研究中发现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是效率。当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不能产生效率时,企业应停止扩张活动。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将企业构造成一个技术上的生产函数,认为企业是为“外部”进行生产(包括服务)的专业化生产单位。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自给自足相比,为“他人”生产是有效率的,这种效率来自于企业在规模经济、专业化活动等方面的优势。科斯在解释企业存在的问题时使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他认为如果通过市场安排协调资源的费用(即交易费用)超过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的费用,企业内部管理的资源配置就是十分必要和合理的。因此,科斯认为“企业组织的边界”扩张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美国经济学家契斯认为应该采用一种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企业组织的边界问题,这一视角涵盖与企业能力建立相关的整个过程、整个企业的内部知识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外部的交易过程。契斯首先定义了“企业动态能力”,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塑造和重组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整体能力”。然后,契斯以企业动态能力为切入点对企业边界进行研究,认为“企业的边界在于能力的适用边界”。应该说,以上理论从不同方面揭示了企业边界的影响因素,但总体归结起来可以看出,决定企业边界变化的最终力量是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