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汽车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技术和资金,生产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汽车、摩托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增长。
1981~1998年,全国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452万辆,其中:轿车260万辆,累计投资(包括引进外资)近1500亿元。至1998年底初步统计,有20多个国家、地区在中国建立了6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100多亿美元。
中共十四大和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将汽车工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1994年国家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1992~1998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7年,主要体现在:
——汽车、摩托车产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改善。1992年全国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100万辆,1998年生产162.8万辆,世界排名第10位。1997年全国摩托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1998年生产879万辆,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排名第1位。1998年中国汽车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504.7亿元,工业总产值(现行价)2527.8元。
——产品品种增加,开发能力增强。全行业汽车基本车型6大类120多种,各类改装汽车、专用汽车750多种,摩托车15个排量1000多种。主要企业集团用于研究开发的投资,一般为年销售收入的1~2%,有的企业为3~5%,除轿车产品外,具有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
——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经济规模初见端倪。1998年全国生产汽车162.8万辆中,14家汽车企业集团(公司)生产148.5万辆,其生产集中度占全国年产量的91.21%。1998年全国生产轿车50.7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31.14%。1998年全国生产摩托车879万辆中,年产20万辆以上的11家,其生产集中度占全国年产量的60%。
——市场结构、产品结构趋向合理,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1998年全国商用车(货车+客车)产量的轻(包括微)、中、重型车比例为78.5∶17.8∶3.7;全国载货车产量的轻(包括微)、中、重型车比例为67∶27.7∶5.3;全国载货车与乘用车(轿车+客车)的产量比例为40.6∶59.4。1991年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96万辆(其中:客车、轿车30万辆)占当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606万辆的15.8%;1998年私人汽车保有量423.7万辆(其中:客车、轿车230.7万辆),占当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319万辆的32.1%。全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从1991年的5.2辆到1998年增长为10.7辆。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六五”、“七五”和“八五”这3个5年计划以平均17.54%和24.5%的速度大幅增长;1994—1998年产品结构调整,每年以3~7%的速度持续增长。1999—2002年为第三个阶段,是汽车工业持续再发展阶段,兼并重组以及资本多元化改造开始活跃,企业和市场获得了新的活力,年增长率在12%以上。2002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韩国,进入世界5大汽车强国行列。
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这是新中国自己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1956年7月14日8时,吉林长春,从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依次驶下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至此,中国汽车工业才算是诞生了。
1958年9月28日,上海也终于宣告了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结束了。1965年,凤凰牌轿车通过第一机械部的技术鉴定,同意批量生产,即后来更名的上海牌轿车。这就形成了在我国轿车史上北有“红旗”,南有“凤凰”(上海)的格局。长期以来,红旗牌轿车是中国的“总统车”,在老百姓的眼里,它是政治地位的象征。国外汽车收藏家也把此车列为收藏精品。相比之下,上海牌轿车比较亲切,也是当年使用最多的国产轿车。
1975年7月1日,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系列的第一个基本车型2.5吨越野车正式投产。(www.xing528.com)
1984年1月15日,首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中美合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生产当时的美国汽车公司切诺基XJ系列四轮驱动越野车。大规模地引入外资,中国汽车工业自此全面开放,合资企业从此开始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部、到目前为止也是中国唯一一部产业政策——《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1996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取消地方限制经济型轿车使用意见》的通知。
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法合资广州标致轿车项目陷入困境,最后双方不得不结束长达十年之久的合作。作为最早的中外合资汽车项目之一,广州标致的“失利”昭示了中外合资合作失败的可能。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时间里,德国大众、日本本田、美国通用等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大兴销售服务体系的建立与规范。随着一批中外合资轿车品牌专卖店的建立,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国有大型汽车销售企业陷入困境、有形汽车市场的境遇每况愈下、民营企业规模不够、生产企业销售力量独木难支……跨国公司销售体系的调整显然是大举进军中国汽车市场的前奏:国外汽车公司的争夺战已然全面打响。
1996年,中国摩托车产量超过1000万辆,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是摩托车产量上的大国,并不是强国。摩托车行业普遍存在的技术含量低、开发能力差、相互抄袭,市场环境混乱、假冒伪劣猖獗、无序竞争,出口竞争能力差等诸多弊病,阻碍着整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与进步。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200万辆。2002年产量具世界第5位。
私家车,曾是个陌生的概念。记得十多年前,一辆挂有自备车牌照的轿车停在上海展览馆门前好多人围着看不懂,议论了一番。为了避人耳目,怕露富,私家车牌照挂上了“Z”字头,甚至有人怕遭“麻烦”,干脆私车挂上公家的牌照。有趣的是,从前开公家车是个很风光,体面的事,现在倒过来了,开私家车的显得自信起来了。当造车人也买得起车时,人们才意识到中国汽车元年真的到来了。
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约占世界市场1/6的份额。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世界市场将大幅增长,零部件将是国际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