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算起,到现在整整10年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行动方案存在明显偏向,在实施中出现尴尬局面。这是值得反思的。
(一)一些西方国家片面强调减少碳源,相关行动方案遭到国际社会反对和抵制
鉴于近代以来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为减缓温室效应,必须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减源增汇实现净吸收,直到源和汇在适当水平上达到平衡,最终保持稳定。应该说,目前地球碳循环失衡程度并不大,变化也比较缓慢,只要各国加强分工合作,从减源增汇两个方向不断努力,修复碳循环平衡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只减少碳源,碳汇继续下降,或者二者发生任何导致长期净吸收为负值的变化,则不能恢复平衡。这是人类应当力求避免出现的后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反映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共识,都有减源增汇两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文件往往是各种意见妥协的产物,未能明确提出修复地球系统碳循环平衡机制的目标,也未能根据各国不同情况提出有差别的行动方案。
值得指出的是,英国提出的低碳经济方案中的重减源轻增汇倾向尤为明显。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提出的减排目标是,在2050年之前将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当时水平上减少60%,在2020年之前取得切实进展;没有增汇目标。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方案也是强调减少碳源,不提或少提增加碳汇。英国等国家能源短缺问题突出,开发新能源和减少碳排放问题相当紧迫,潜力较大,也有技术优势;在增加碳汇方面则无潜力和优势可言。所以,这些国家强调减少碳源甚于增加碳汇。但是各国国情差异很大,要求各国都按照英国提出的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和模式来减少碳源,难免遇到种种困难,实际上不太可行;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认识和行动也有很大分歧。
国际上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在行动中步履维艰,同方案对目标方向定位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2009—2012年先后在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和多哈召开四次世界气候大会,发达国家总是片面强调减少碳源,轻视乃至忽视增加碳汇,致使各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争论不休,难以协调行动。撇开某些发达国家的自私心态不说,从行动方案上看,减排思路过于狭窄,主要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和技术优势,没有合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努力方向。2008年,欧盟单方面立法宣布将国际航空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遭到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20多家航空公司的反对;欧盟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将国际航空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规定其可对所有进出欧盟国家机场的航班征收碳排放税;2012年2月22日,国际民航组织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在内的23个国家签署《莫斯科会议联合宣言》,共同反对和抵制欧盟的做法;2012年11月12日,欧盟被迫暂停上述做法。[65]英国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但是多年来本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还把1200万吨垃圾运往亚洲国家填埋。[66]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按照所谓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来减排,路子可能越走越窄,无法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
(二)低碳经济产业的畸形结构:农业的缺失和跌落
在世界经济中,碳利用的最大产业是农业或第一产业,而不是第二三产业。如前所述,世界农业发展呈现高碳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农业碳产量不断增长(见图2);二是农业碳吸收水平逐步提高,向净碳汇产业方向发展。表2反映了2007年全世界主要农产品及其秸秆年产量和碳含量。当年全世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总产量为106.68亿吨,小于农业生产中的生物物质碳含量。如果在农产品中加进木材和饲养动物、家禽的碳含量,碳产出总量会更大。
表2 世界主要农产品及秸秆碳含量 单位:亿吨
资料来源:根据《2009国际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249页。
英国2003年能源白皮书主要讲工业服务业(二三产业)节能减排和开发新能源等,没有讲如何通过发展农业来增加碳汇。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有关研究报告和方案或者不提农业增汇,或者对农业增汇的定位较低。这些国家在考虑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往往忽略或小视农业,因而忽略农业比重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增汇潜力。在英国等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极低,2010年英国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到一个百分点,而且也没有什么发展潜力。这实际上是一种畸形产业结构,难以想象由此能够形成一种新经济形态。
中国一贯重视发展大农业(包括林业),其战略定位和贡献成就远远超过英国等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不限于应对气候变化。十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1995—2011年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3.4%提高到20.36%,净增森林面积66.82万平方公里,现在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约24.5亿吨,相当于目前每年全国排放总量的30%。与此同时,中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由33.7亿吨增加到约80亿吨,净增46.3亿吨,扣除因森林面积增加所增吸的二氧化碳数量,2011年比1995年净增21.8亿吨。这意味着,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净排放总量约为55.5亿吨,大体与美国的排放总量相当,并没有西方国家渲染的那么多。[67]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最近数十年来没有增加,因此净吸收能力没有提高。英国高调要求减排,但是2000—2010年10年累计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只有几千万吨,大大少于中国森林面积增加所多吸收的数量。但是这些国家在每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总是抓住中国不放,甚至围攻中国,只看中国碳源增长,不看中国碳汇增长和人均排放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要求中国与发达国家一起承担相同的减排义务。国内一些地方也顺着西方国家的思路高调谈论减排,轻视大农业的增汇作用,急于降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体现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这种脱离国情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茧自缚。
农业在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中的缺失或跌落,不能不说是低碳经济的一种行动尴尬。诚然,农业中的种养殖业也要减少碳排放,但是种养殖业并非只排放温室气体,它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只要种养殖品种结构合理,耕作方式得当,就能够实现净吸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耕作,农田土壤可以起到固碳作用;农产品生产吸收二氧化碳,这些产品消费又排放二氧化碳,生产中的碳汇和消费中的碳源基本上能够平衡;农业总体上究竟是碳源还是碳汇,关键看农作物秸秆和一些残留物如何利用。如果对秸秆简单做燃烧处理或遗弃,可能造成净排放;但是如果实行综合利用,则可能形成净吸收。例如,目前我国农村户用沼气池大约有3500万座,各类农业废弃物处理沼气工程3.95万处,每年生产沼气约122亿立方米,沼肥3.85亿吨,相当于替代185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多万吨。[68]农作物秸秆、皮渣和人畜排泄物通过沼气池转化为清洁能源和肥料,可以实现农业发展对二氧化碳的净吸收。有人运用中国1990年的数据计算,当年农业碳排放为5.8亿吨,碳吸收为6.5亿吨,净吸收为0.7亿吨。[69]这说明中国农业总体上属于碳汇产业。从碳汇视角看,农业发展是呈现高碳趋势,而不是低碳趋势。
(三)减源增汇任务优化组合:摆脱尴尬的出路
各国国情不同,减源增汇两方面的潜力有差异。有些国家减少碳源潜力较大,增加碳汇潜力较小;有些国家增加碳汇潜力较大,减少碳源潜力较小;有些国家两方面的潜力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宜按照单一减排思路来制定目标和分担义务。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协商,制定包含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方面内容的组合式目标体系,各国分别选择适当的目标组合为修复碳循环平衡机制承担义务。例如,加拿大、巴西等国碳汇规模大,碳源规模相对较小,目标组合是维护和保持碳汇规模,同时控制碳源使之不显著扩大;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碳源规模较大,碳汇规模及其潜力较小,主要努力方向是减少碳源;中国、美国等国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都有较大潜力,相对来说,中国增加碳汇和美国减少碳源的潜力更大。
国内一些地方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规划,内容基本上是以前制定的发展循环经济方案的翻版。有的地方根本不知道本地究竟有多少碳排放,也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匆匆制定发展低碳经济规划,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一方面说要发展低碳经济,另一方面碳排放大幅度上升,凭空提出的减碳任务不能完成,实际上已经陷入行动尴尬。由于中国人口多,目前人均碳排放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全国排放总量在世界各国中占第一位,今后一个时期内还会继续增加,短期内难以显著减少;同时,中国增加碳汇的潜力很大。显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绝不能局限于西方国家提出的低碳减排思路,而必须坚持减源增汇双管齐下,特别是通过增加碳汇抵消增加碳源的影响。国内讲发展低碳经济用意无疑是好的,但是这套话语体系存在前述局限,不宜对低碳经济定位过高。诸如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等概念构成的话语体系更适合中国国情,尤其是更便于广大干部群众理解和行动。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之中,学者们是否也应从热衷于引进加工式研究向更加注重原创性研究转型升级呢?
(原载《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24页。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83~38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0~79页。
[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609页。
[8]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9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2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1~642页。
[11]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20~621页。
[12]参见张纯元主编:《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07~533页。
[13]周恩来:《经济建设的几个方针性问题》, 《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231页。
[14]参见汤兆云:《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59~67页。
[16]毛泽东:《关于农业问题》,《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
[17]周恩来:《农村卫生工作和计划生育问题》,《周恩来选集》,第445页。
[18]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19]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20]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2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5、286、289~290页。
[2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79页。
[24]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1页。
[25]胡锦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第78~79页。
[26]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30页;王爱华、程恩富:《我国实行“一胎化”生育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27]中国地震局门户网站:2005—2008年中国五级以上地震目录,http://www.cea.gov.cn.(www.xing528.com)
[28]财经网,2009年3月8日。
[29]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
[30]根据1995—2005年《国际统计年鉴》有关资料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05年。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43页。
[33]孙本文:《八亿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文汇报》1957年5月11日。
[34]毛志锋:《适度人口与控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1~353页。
[3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36]曾毅:《试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7]王爱华、程恩富:《我国实行“一胎化”生育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38]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39]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0页。
[40]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775页。
[4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0页。
[42]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43]刘德玉、王志:《鲁北:打造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半月谈》2006年第8期。
[44]郑志国:《加拿大环境友好理念和行动》,《世界环境》2006年第1期。
[45]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4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47]Ann p.Kinzig and Daniel M.Kammen,“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Vol.8,No.3,183-280,1998.
[48]D.Mcevoy,D.C.GibbslandJ.W.S.Longhurst.The employment implication of a low carbon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Sust.Dev.8,27-38,2000.
[49]Andrew Jordan.A climate for policy change?The contested politics of a low carbon Economy.The Political Quarterly Publishing Co.Ltd.2001.
[50]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
[51]潘家华、庄贵阳、陈迎:《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8页。
[52]潘家华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
[53]张坤民等主编:《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4]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世界环境》2008年第2期。
[55]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56]联合国人口基金信息和外部关系司: 《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国际能源网2012年7月26日。
[57]陈阅增主编:《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90页。
[58]江泽慧主编:《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59]陈沣勤主编:《地球系统碳循环》,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60]郑志国:《低碳经济概念的科学性质疑》,《理论月刊》2009年第11期。
[61]巴巴拉.沃德、雷内.杜博斯主编:《只有一个地球》,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4年版,第272页。
[62]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编著:《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6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64]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995—2011年《国际统计年鉴》(网络版),http://www.state.gov.cn.
[65]孙天仁:《欧盟征收航空碳汇被迫暂停》,2012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66]史蒂夫.道蒂:《英国承认上千万吨垃圾运往亚洲》,2013年4月7日《参考消息》。
[67]根据1996—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1年《国际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68]李力:《我国农村沼气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8月31日《经济日报》。
[69]于贵瑞主编:《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积蓄》,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