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狭义和广义机会成本的划分
机会成本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被用来分析经济选择和决策问题。按照西方学者的定义和解释,资源的多种用途不可兼容,如果这些用途的收益不等,那么选择收益最大的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次优用途的收益。萨缪尔森认为:“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是另一种可得到的最好决策的价值。”[40]斯蒂格利茨认为:“在我们考虑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我们应该考察其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这种次优用途就是机会成本的正式的度量。”[41]曼昆认为:“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42]这些定义有充分的代表性,都是以资源用途不可兼容为前提。假设某种资源有a、b、c、d四种用途,各种用途在一定时间内单独利用的收益分别为10、8、6、4单位。选择收益最大的用途a,收益为10单位,其机会成本按照上述定义是被放弃的b的收益,即8单位。如果两种以上的用途可以兼容,机会成本究竟是被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的收益,还是未能兼容的其他用途收益之和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为了分析资源多种用途兼容时的机会成本和收益变化,有必要区分狭义和广义机会成本。当一种资源的多种用途中的部分用途具有兼容性时,可以同时选择两种以上的用途加以利用,总收益等于这些可以兼容的用途收益之和;被放弃的各种用途的收益之和定义为所选用途的广义机会成本;在被放弃的所有用途中,收益最大的那种用途称为狭义机会成本。有些资源的不同用途难以兼容,因此机会成本总是存在的;但是有些资源的多种用途能够兼容,当它们被单一利用时所放弃的收入在综合利用时却可以兼得。
(二)虚拟总收益和广义机会成本向收益的转化
假设某种资源有m(m为正整数)种用途,当它们分别在各个用途上得到利用时,第i种用途的收益为ri(i=1,2,…,m),m种用途的收益之和设为Rm:
Rm是一种虚拟收益,因为m种用途通常不能完全兼容,而且有些用途的收益并不明确,难以计算出确切的总量,所以在现实中不一定存在Rm。但是它作为一种参照系可以用来分析机会成本的收益化。如果对这种资源实行单一利用,选择收益最大的用途,收益为rmax;狭义机会成本为cmax;广义机会成本设为Cm:
这时,Cm是被放弃的除rmax以外的全部收益。假设在m种用途中有n种用途可以兼容,其中包括原来所选择的收入最大的用途。在n种用途中,第j种用途的收益为rj(j=1,2,…,n),当n种用途得到兼容时,单项收益不变,则总收益设为Rn:
特别当n=1时,是单一利用;当n=m时,是完全兼容;当2≤n<m时,是部分兼容。n值的大小反映资源兼容的范围和程度。因此,(3)式能够表达资源多种用途兼容的概念。因为Rn包括rmax,所以同量资源的总收益大于单一利用时的收益,即在不增加资源消耗时增加了收益。得到兼容的某些用途的收益也可能表现为减少消耗或支出。设这时的广义机会成本为Cn:
对得到兼容的n种用途来说,广义机会成本是未能兼容的那些用途的收益。显然,Cn小于Cm,两者的差额就是原来的广义机会成本中转化为收益的部分,即:(www.xing528.com)
所谓机会成本收益化,就是指广义机会成本在资源多种用途兼容时转化为收益。如果一种资源的多种用途能够完全兼容,那么机会成本将等于0,也就是全部转化为收益。
(三)在扩大兼容过程中总收益和广义机会成本的逆向变化
表1是假设的某种具有a、b、c、d四种用途的资源单一利用时的收益、狭义和广义机会成本。每一种用途的狭义机会成本是被放弃的另一种收益较大的用途的收益,广义机会成本则是被放弃的另外三种用途的收益之和。当不同用途的收益存在数量差异时,收益最大的单项用途的广义机会成本最小;反之,收益最小的单项用途的广义机会成本最大。因为表1假设资源单一利用,所以不存在机会成本收益化。
表1 资源单一利用时的狭义和广义机会成本
当资源多种用途逐步扩大兼容时,总收益和广义机会成本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为说明这种趋势,分别考察四种情况:第一,在a、b、c、d四种用途中,单一利用用途a,放弃b、c、d三种用途,收益是10,广义机会成本是18;第二,a、b兼容,c、d不兼容,单项收益不变,总收益增加到18,广义机会成本减少为10,原来的机会成本有8单位转化为收益;第三,a、b、c三种用途兼容,总收益增加到24,广义机会成本减少为4,原来的机会成本中又有6单位转化为收益;第四,a、b、c、d四种用途全部得到兼容,总收益增加到28,广义机会成本减少为0,原来的全部机会成本都转化为收益。
表2 资源多用途从单一利用到综合利用时总收益和广义机会成本的变化
同资源单一利用相比,实行综合利用可能在短期内增加某些成本,也就是增加某些资源的消耗,比如对各种废弃物的利用要增加一些设备和辅助原材料等。但是在长期内,资源多种用途兼容能够节约资源,增加收益,减少污染。只要资源多种用途兼容所增加的成本低于所增加的收益,在经济上就是可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